APP下载

运用“三课七平台”模式形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特色*
——基于临江中心小学省级课题《形成山区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特色的实践研究》的启示

2020-12-30温燕玲

读与写 2020年33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课题组师生

温燕玲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临江中心小学 广东 河源 517000)

2017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教师会朗读、学生会朗读要成为基本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并反复强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

全国特级教师余映潮曾说过:“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可见,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何等重要。

河源市江东新区临江中心小学地处粤东北乡镇,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朗读教学的研究,其中语文科组研究的省级课题《形成山区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特色的实践研究》力图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对江东新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情况(对语文教师及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形成了调研报告)进行全面了解,以“三课七平台”的实践模式给学生进行科学的多途径的朗读方面的训练,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特色,全校师生的朗读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阐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及策略,以期对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有所帮助和启示。

1.狠抓“三课”质量,夯实朗读基础

要提高朗读水平,除了上好朗读教学常态课,还得要有专门训练朗读的课程,以及比朗读更高层次的艺术形式的训练课程,那就是朗读评议课和朗诵兴趣小组活动课。

1.1 朗读教学常态课。语文教师都知道提高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不少语文教师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探讨出各种不同的策略。因此要想在朗读教学常态课探讨出有新意的朗读策略,是有难度的。笔者与课题组成员从不同角度另辟蹊径,探索出朗读教学常态课一些实用策略。例如:文言文朗读指导“四读”:一是把握节奏,读在“头”上;二是把握情感,读在“脸”上;三是把握文意,读在“心”上;四是把握通篇,读在“口”上。现代文朗读指导可以建立有效的朗读评价体系:针对学情进行个性化朗读教学指导,利用信息技术建构沉浸式朗读学习氛围,点拨学生对朗读内容进行深层次文化解读,针对性训练朗读技巧等等都是实用有效的策略。

1.2 朗读评议课。朗读评议课是本课题创新的一种课型,突出“评议”二字,旨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及评价能力。评议课由三个环节组成:口齿篇、语音篇、文本篇。即“我做口部操,口齿更灵巧”“轻声儿化我常练,语音基础需打牢”“文本朗读我评议,正确流利有感情”。口齿篇重点是进行口部操训练,口部操是课题组根据师生的朗读实际情况,特意设计的一套十小节,分别针对舌头和嘴唇进行强化训练的动作。口部操训练能提高师生的口齿灵活度和敏锐度,使师生的咬字吐字更清晰更精准。语音篇重点是夯实师生的语音基础,语音基础的学习要求师生必须做到发音准确,字音无误,只有把好语音基础这第一关,才能更好地提高朗读能力。文本篇即文本的朗读训练,既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又是提高师生朗读能力最直接的实践方法,因此朗读评议课三个环节的设计是有理有据的。这种课型最突出的特点是每个环节都体现生生、师生的互动评价,只有师生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促进朗读能力的提升。

为了上好朗读评议课,课题组编撰了一本名为《让朗读伴我成长》的校本教材,分为七个级别,每个级别分别有口部训练教材、朗读基础知识和技巧教材、朗读素材三大板块的内容。其中朗读素材有轻声词、儿化音、绕口令或贯口、古诗词、现代散文或故事以及现代诗歌等六部分内容。每一部分内容都有相关的朗读提示,旨在指导师生如何进行朗读。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朗读评议课深受学生欢迎,他们更有胆量和自信,朗读鉴赏能力及评价能力都得到锻炼,学生朗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1.3 朗诵兴趣小组活动课。朗诵是比朗读更高层次的有声语言艺术,朗读能力强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再往朗诵方面发展。因此,朗诵兴趣小组活动课能给这类学生提供一个极好的平台,充分挖掘他们这方面的潜能,培养朗诵人才。朗诵兴趣小组活动课突出“表演”二字,旨在培养学生自信、大方的舞台朗诵能力。朗诵兴趣小组每周授课一次,主要进行口齿训练,学习语音基础知识和文本朗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给学生提供小舞台进行朗诵表演训练。《朗读伴我成长》这本校本教材也为朗诵兴趣小组的学习内容提供了保障,课题组还录制了22节朗诵知识微课作为配套的教学资源。专用教材、配套教学资源的使用,加上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朗诵基本功及舞台表演能力从量变到质变,显著提升。

2.巧用“七平台”,提升朗读能力

为了更好地提高全体师生的朗读水平和能力,巩固和运用课堂中所学的朗读方面的知识,课题组集思广益,力争创新,为学生开拓了七个学习与展示的平台,这些平台为师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每周一诵活氛围。“每周一师一诵”活动的开展,激活了校园的语言艺术氛围,每周四早上全校师生集中到舞台前,由朗诵者进行表演。朗诵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由最初的教师个诵发展到师生同台诵、亲子朗诵、教师合诵、中英文版对诵、课题主持人教授朗诵知识等。活动深受师生关注和喜欢,不少学生主动要求上台朗诵,全体师生的朗诵水平逐渐提高。

2.2 阳光朗读传万家。课题组在“蜻蜓FM”网络平台申请了“阳光诵读”栏目,这是一个时尚而有影响力的平台,在网络电台栏目上传较好的朗读作品,也是一个不错的举措。每个作品上传前,先由语文教师或家长给学生录制作品,再由课题组负责人审核,审核过关的作品由课题组成员撰写导读语,再上传。截至目前,“阳光诵读”电台栏目总共推送师生朗诵作品57个,收听人数最高达到7.2万。此平台的宣传力度强,对促进师生的朗读能力的提高有益处。

2.3 专场较量促提高。校级的朗读活动,是能让更多师生参与其中的一个特别接地气的平台。每学期学校都举行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朗读活动,如亲子专场朗读活动、师生专场朗读活动、小组专场朗读活动等等,都是可以较大范围地锻炼师生的好机会。

如2019年12月举行的“阳光诵读”之“倾听读书的声音”全校性朗读活动,这次活动是全体学生都参与的,可以从整体上去衡量全校各班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各班朗读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020年4月,疫情期间举行了“用真诚之声,诵抗疫英雄”线上朗诵活动,师生都非常踊跃参加,录制的作品质量逐渐提高,获得家长好评。

2.4 定期评价提质量。语文朗读检测工作是一个可以锻炼每一个学生的重要平台。每学期的期中、期末,每个学生都要独自一个人在考场面对两个评委老师完成检测任务。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的检测内容有三项。一是词语朗读,词语包括轻声词,儿化音,两字词语及四字词语。二是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过并背诵过的文段。三是通顺、流利地朗读初读文段。朗读检测总分值为20分,每个年级有不同的评分标准,学生的检测分数分等级进行评定,并计入语文成绩表中,凡是获得一等级的学生,均可评为“朗读之星”,班级朗读成绩比较突出的,均可评为“优秀朗读班级”。朗读检测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朗读能力的提高,表演能力的锻炼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自从进行朗读检测以来,学生整体的朗读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能获得“朗读之星”的学生从最初的32个提升到52个。

2.5 群内展示来竞争。课题组充分发挥微信群的作用,建立“享读乐读”朗读群,朗读群分为教师朗读群、朗诵兴趣小组朗读群及班级朗读群,由课题组成员每周发送素材到朗读群。朗读素材的安排也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分为轻声词、儿化音、绕口令和文本四版块,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朗读,再由课题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这个平台的运用,培养了不少的学生朗读爱好者,他们体验到朗读的快乐,并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每天在群里比赛朗读,看谁读得多,读得好。这样的朗读氛围大大地促进了师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2.6 校园广播出人才。广播室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平台,每周有指定的专题,由朗诵兴趣小组的骨干学生每天早上广播各种充满正能量的内容,而拿着麦克风对着全校师生发声,朗读广播稿,必须要认真对待,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有一定的胆量和朗读基本功。因此对广播员的高要求,也必定会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提高。目前为止,学校共有优秀广播员8人,他们能在学校广播工作中独当一面,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较娴熟地主持校级各项活动。

2.7 舞台展示成绩好。区级、市级比赛对农村学校的学生而言,自然挑战是比较大的,因此能真正参加这些比赛的师生并不多,但这是不可多得的更高难度的锻炼师生综合能力的平台。因此,对于这类比赛,课题组都不会错过这种极好的磨炼机会,总是尽可能地组织师生参加各项比赛,两年多来师生参赛能力逐步增强,取得的成绩有明显的进步。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3.深入探究两抓手,形成朗读教学特色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山区农村小学朗读教学,通过深入研究,形成了以下三个鲜明的朗读教学特色。

3.1 “三课”与“七平台”是提高朗读效果的有力抓手。“三课”的实施,使全体学生能在学习朗读基础知识和朗读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和表演能力。“七平台”的展示,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胆量,提升自信,强化能力的平台,从而使提高朗读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3.2 量化评价成为检测朗读教学效果的方法。为了更好地检测课题研究的效果,语文科组在期中、期末都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朗读检测,并把朗读检测得分折算成20分加入到语文成绩中,充分凸显朗读的重要性,形成了朗读评价的常规化,量化评价成为检测朗读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3.3 校本教材《让朗读伴我成长》凸显朗读特色。课题组精心编辑的校本教材《让朗读伴我成长》及22节配套微课,内容安排科学合理,能扎实提高学生口齿灵活度和敏锐度,提升学生朗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校本教材《让朗读伴我成长》凸显朗读特色,课题成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临江中心小学运用“三课七平台”的实践模式给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各种训练,让朗读这一最好的语文实践得到充分落实,切实提高了师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习作水平及艺术素养,形成了山区农村语文朗读教学的特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丰硕研究成果。

附校本教材简要说明:

《让朗读伴我成长》一书在主编温燕玲和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结合《声音者》(孙悦斌著)、《跟窦桂梅学朗读》(窦桂梅著)、《中国语文朗读指导手册》(詹泽主编)、《朗诵水平等级考试纲要》等相关朗读、朗诵方面的专著,对朗读内容和技巧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书分为九个篇章,第一篇章是口齿训练,第二篇章是朗诵基础知识和技巧,第三至第八篇章是一至六年级及语文教师的朗读内容,每个篇章的内容分别有语音基础篇(轻声词、儿化音)、文本朗读篇(绕口令、古诗词、现代诗歌、散文)。根据小学一至六年级和语文教师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精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朗读篇目,并对每篇作品作了说明,作为师生朗读训练的参考依据。

本书内容丰富,口齿训练内容的设置,旨在提高师生的口齿灵活度和敏锐度,从而增强咬字吐字能力。增设朗诵基础知识和技巧的内容,旨在丰富师生的朗诵基础知识,使师生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为提高朗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语言基础篇训练点是轻声词和儿化音,旨在夯实师生的语音基础,为朗读能力的提升铺好基石。文本朗读篇中的绕口令或贯口的入选,目的也是为增强师生的语言表现力。书中所选择的古诗词、现代诗歌、散文都是朗读的最佳材料,是润泽师生精神世界的真正养料。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课题组师生
基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太原科技大学图形图像与计算机视觉课题组
艺术教育类课程与兴趣小组有效结合的策略
周末加油站(V)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以“绿色+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以乐山市为例
麻辣师生
课题组成员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