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型城市非机动车系统优化研究

2020-12-29杜岷宣卢莹李佳毅崔世斌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11期
关键词:系统优化综合治理

杜岷宣 卢莹 李佳毅 崔世斌

【摘 要】当今时代,中小型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张,对城市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自行车和电动非机动车辆的数量急剧增加,这与传统的非机动车辆和机动车辆的运行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文章对宿州市城区展开研究发现:宿州市区城市交通四要素,即人、车、路及环境之间相互干扰,存在各类交通安全隐患,并常常造成城市道路大面积交通拥堵。对宿州城市道路网的非机动车交通运行状态进行评价与研究,以期建立一种道路安全的综合治理方案,据此进一步研究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系统的规律,为有效治理非机动车交通拥堵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中小型城市;非机动车;系统优化;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11-0033-03

0 引言

非机动车具有绿色环保、健康低碳等特点,在城市居民的短途、远途、首末出行和换乘出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市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非机动车在城市交通工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但目前我国发展的重点和交通管理措施仍以机动车为主,非机动车的交通管理水平仍停留在原有基础上,难以满足当前城市非机动车发展的需求。

1 中小型城市非机动车系统现状及其背景

近年来,交通拥堵问题开始从大城市向中小型城市不断蔓延,尤其是在当地内部的城市化进程中,主城区人口日益密集和交通容量严重超荷之间的矛盾加大了治理城市堵塞的难度。同时,交通工具的转变——汽车时代之间与我国电动汽车时代的同步,交通瓶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叠加使得交通秩序紊乱,道路拥堵现象在中小城市的主城区愈演愈烈。明确交通堵塞所产生的空间特征及其原因,有利于提升城市交通规划的准确性,为城市交通管理与规划奠定基础。

宿州市作为安徽省的一个中小型城市,截至2019年,宿州市区面积为2 907 km2,市区人口为188.09万,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机动车在人们生活和旅行质量的提升方面作用明显提高,但是在公共设施的建设速度方面,如道路和桥梁在宿州城市区域远未跟上汽车的普及,这使得大多数城市居民会选择在生活和工作等出行距离较短时采用非机动车。目前,宿州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和车辆迅速增加,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在城市主要路段和日常特殊时段经常出现拥堵现象,严重影响城区居民工作和生活出行。

2 成因分析

2.1 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规划混乱,功能不完善

当前,宿州市非机动车路权不明确,机动车道不断向非机动车道拓宽,使得非机动车无路可走;停车问题日益严峻,城市道路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的规划范围过窄、停放区域过少,停车位供不应求;非机动车交通规范缺乏、执法力度不足,加之非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肆意违法交通规则,易造成交通事故频发。这些问题都是缺乏完善的非机动车交通系统造成的。

2.2 混合交通布局设计不合理

根据研究调查发现,宿州市区目前主要道路的混合交通布局设计不合理。首先,在交叉口处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采用相同的通行规则,这势必造成非机动车数量增多后严重影响机动车的正常通行。其次,当前左转非机动车待转区还未完善,使得左转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相互干扰较大;部分交叉口相邻的人行横道交叉等;而且非机动车在交叉口的停车线距交叉口距离较近,路段高峰时期,非机动车道出现大面积堵塞,有些非机动车为争夺时间,常常违反交通规则,超出非机动车停车线,甚至比机动车停车线更靠前[1],而且这些非机动车与行人混行一起等待绿色信号灯,当绿灯通行时,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三者混行,极易造成交通混乱拥堵甚至突发交通事故。

以宿州市区淮海中路和胜利路交叉口为例,当前此交叉口为市区拥堵路段之一。不管是平峰还是高峰时期,此交叉口总是人车混行,使该路段交通拥堵问题十分严峻。该交叉口的现状简图如图1所示。

根据对此交叉口调查研究后发现以下问题。

(1)红灯时,非机动车都聚集在停车线边缘,而许多非机动车直接停在机动车之前,与等红灯的行人混行。不仅阻碍了准备右转的机动车,而且在绿灯刚亮起时极易形成拥堵,甚至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2)绿灯时,非机动车通过交叉口的交通冲突点相对较多,特别是与机动车之间的冲突现象十分严重。高峰时期非机动车、机动车与行人抢行,在绿灯末期和黄灯时仍有一些非机动车为节省时间加快通过交叉口,加重了交通冲突。与此同时,有部分非机动车逆向行驶,严重扰乱了交通秩序,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以上现象是此交叉口长期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而这些现象发展的结果不仅会造成交叉口的交通秩序混乱,还严重影响通行能力,交通安全隐患也会日益严重。

2.3 非机动车停车难且乱停乱放

现阶段,城市非机动车的专用车道比例正在飞速下降,非机动车常常被迫挤入机动车道行驶,从而造成机非混行、交通秩序混乱。城市的交通主管部门并没有为非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安全行驶道路环境,从而使得駕驶员经常违反交通规则,妨碍道路的通行。有些机动车占用道路施划的临时非机动车停车位解决自身的停车问题,从而迫使非机动车无处停放,造成日益严重的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更有甚者,直接把机动车停在人行道上,严重阻碍了来往行人的通行,使得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紊乱。

2.4 非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意识不足

根据走访调查结果发现,目前我国非机动车可大致分为电动车和自行车两类,而电动车又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在这些非机动车中只有电动摩托车需要经过统一的学习培训取得驾驶证,其他非机动车是不需要驾驶证就可以行驶的。机动车驾驶员在获取机动车驾驶证之前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理论知识培训和驾驶技术考核,相对而言,严格的惩罚条款更是束缚着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行为。根据对宿州城区居民走访调查结果发现,非机动车驾驶员文化水平普遍不足,没有良好的安全意识,不遵守交通规则,无视交通信号灯,经常超速行驶,肆意变道,以上是造成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

3 优化设计

3.1 优化交通系统

(1)适当拓宽城市道路横断面,增加机动车车道数,在原有宽度基础上拓宽非机动车道,保证非机动车可以行驶通畅。将非机动车道宽度拓宽0.3 m,并在保证城市机动车通行连续的原则上,使得非机动车通行不发生中断。

(2)严格执行道路分离,使得各类交通工具互不影响。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可以增加中央分隔带或设置为机非隔离的“四块板”的道路横断面形式,也可以采用上下车道分离的模式。对于有阻碍的道路可采用防护栏进行分离,使电动摩托车等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相互分离,解决路权冲突等问题,减少事故发生。

(3)严禁利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规划机动车临时停车位,尽量避免机动车驾驶员占用非机动车道;对于以电动摩托车为主体的非机动车车流借助机动车道行驶产生的冲突点应当及时消除。将原有行人道拓宽0.5 m,缓解高峰时期的人流量带来的拥堵压力。

(4)对市区道路主要交叉口、拥堵路段采用科学、有效的设计。根据交叉口的车流量和人流量对非机动车与行人过街的方式进行科学设计,如增设渠化岛,使行人和非机动车实现“二次过街”的过街方式;采用“非机动车车道停车线提前或非机动车先行准则”,减少与机动车通行时的冲突;在交叉口相交道路上根据车流量和行驶方向,增设机动车进出口车道数。最大限度地实现人、车快速有效分流及精确引导。根据以上4项优化措施,对宿州市区淮海中路和胜利路交叉口进行改善设计,成果简图如图2所示。

(5)针对市区非机动车停车难问题,相关责任部门应结合城市拆迁改造,加强公共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的规划和建设,规定住宅小区、新建商业公建项目的非机动车停车场配套建设比例,挖掘现有道路、场地资源,规划建设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做到合理布置、严格管理,使得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相互分离,互不干扰,从根本上解决非机动车停车难和乱停乱放问题。

3.2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当非机动车被限制后,城市居民会优先选择城市公共交通,而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减轻非机动车给城市造成的交通压力:一是增加连接市郊的公交线路,例如目前宿州市区和大学城之间只有15路、27路、35路3条公交线,在大部分运营时间段内几乎每辆车都人满为患。二是提高公交车准点率及延长公交车的运营时间,例如宿州火车站到大学城的15路公交车每天晚上7点就停运了,给大学城的学生及沿线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出行困难。三是改善现有公交站牌,增设公交电子显示屏,让乘客及时得知公交车具体到达站点时间。四是推动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当前,国内许多大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都已初步完善,而中小型城市还未及时引入和发展,使得中小型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各中小城市政府应带头推动和鼓励各界对智能交通系统提出宝贵建议并积极研究开发公共交通实时查询系统,让公交车乘客可以及时得知公交线路的运营情况和道路拥堵状况。

3.3 增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

交通执法者对自身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应注重,还应增强执法人员的管理意识,把解决道路拥堵问题和保证出行人出行安全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对当地群众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使交通安全意识深入每位市民的脑海中,以此增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从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执法人员对于非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违章行为也要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由于警力不充足等因素,所以在日常的例行检查工作中难以做到全面。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出行者出行目的变得多元化,使得出行者对出行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每种交通方式的出行效率达到最高,是满足出行者出行需求及改善交通分配方式的重点。目前,我国中小型城市的交通问题十分严重。虽然机动车出行的比例持续上升,但仍有近一半的人选择非机动车出行。如果能有效改善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就可以快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交通发展。如今,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突出。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方向和相关法律及政策,非机动交通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交通主管部门应当从法律规章、技术管理、道路控制等方面加强管理,对中小型城市的非机动车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参 考 文 献

[1]韩勇,武艳青,杜东阳,等.中小城市交通秩序混乱的空间特征及其影響路径分析——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5):1-6.

[2]江文平.非机动车交通的精细化设计和管理[J].交通与港航,2019,6(5):21-27.

[3]樊晓珂.基于非机动车交通的治堵对策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9(1):25-27.

[4]吴剑雄,汤本祥.合肥市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研究[J].交通工程,2017,17(6):49-53.

[5]张军辉,耿智化,焦洁.浅谈非机动车对中小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7(21):242.

[6]代艳萍.基于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非机动车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系统优化综合治理
学生服务系统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精益生产的持续改善系统优化研究
“系统优化”乃是王道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的节水优化措施分析
涉毒案件场所变化趋势的分析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
浅谈企业保卫部门在综合治理中如何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