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

2020-12-29江鹏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22期
关键词:安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

江鹏飞

【摘要】移动互联网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间接体现出国家综合实力。笔者对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进行概述时,首先对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体系结构、参考模型、技术特征进行阐述,而后对移动终端技术、接入网络技术、移动应用服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探讨,最后对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进行论述,基于技术多样化、物联网、定位技术、IPv6技术等视域进行讨论,旨在阐明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更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现状剖析;发展趋势;应用程序;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0.22.014

5G移动通信技术的商用背景下,使得全球迈入“5G”时代。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应当抓住5G技术发展机遇,科学统筹规划,部署5G商用计划,推动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在“4G”向“5G”过渡阶段,需对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未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研判,有序推动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高质量发展。

1. 移动互联网技术

1.1 概念

移动互联网涉及领域非常广,给其定义造成一定难度。在我国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背景下,工信部出台相关意见,对移动互联网进行明确界定,主要包含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应用服务。

1.2 框架

在对移动互联网进行解析可知,在其运行框架中,移动终端是其核心业务,其他相关业务,主要围绕核心业务开展。在其框架相关业务工作开展时,为保证核心业务运行的整体可靠性,需保证其系统具备一定信息屏蔽功能,可在主网拓扑时,保证数据信息交互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笔者通过资料搜集,归纳出其系统运行框架,具体框架模型,如下图1所示。

图1  移动互联网框架

1.3 特征

其一,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特点,为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应当保证技术开放性,为业务融合提供更多可能性。

其二,移动终端操作用户,可在任何时间接入互联网,保证多种应用的同步运行,突出移动互联网便捷性。

其三,在其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可满足终端用户多样化诉求,给予用户稳定可靠的移动通信支持。鉴于企业与个人对移动通信的需求不同,运营单位则可客户定制专属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模式。

其四,现代网络发展背景下,技术更加开放多元。通过对不同领域、多个学科的专业技术进行交叉融合,使得移动互联网得到质的飞跃,带给用户全新的业务提样,提升客户的整体满意度。

其五,鉴于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度可知,在部分领域发展应用时,仍旧受到技术瓶颈的影响,导致系统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在5G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部分国家已经着手进行6G移动通信的研发,进而取得战略制高点,有效弥补当下技术短板,提高移动通信的发展水平。

其六,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用户隐私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用户应用移动互联网时,则会输入个人信息与数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保密协议,系统应当主动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营造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合理发挥出其系统运行价值。

其七,移动互联网运行语境下,为保证系统服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需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诉求,如网络、博客、论坛、短视频等个人社交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其八,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系统支持下,可为用户提供极大的生活便利,如网络约车、网络点餐、网络支付、网络交易等,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

2.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2.1 移动终端

2.1.1 技术概述

移动终端硬件技术,可实现移动互联网信息交互与储存,主要包含处理器芯片技术、移动终端节能技术、移动定位等,而软件系统主要包含,操作系统、芯片系统、定位系统等。在硬件技术与软件系统的结合下,充分发挥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优势,提高移动终端的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

2.1.2 应用程序

基于移动操作系统运行,基于用户发出的指令,运行对应移动应用程序,满足终端用户的操作需求。移动应用程序分为,本地应用程序与第三方应用程序,在实际开发应用时,需对移动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行评估,保证移动应用程序的整体运行可行性。

2.1.3 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技术是现代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特点,传统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无法实现高效的人机交互,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在4G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智能计算的支持下,可高效地完成人机交互,并学习用户的操作行为,为用户提供参考意见,有效发挥出人机交互技术应用优势。

2.1.4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核心,如微软公司开发的Windows系统,在经历了多个技术更迭时期后,操作系统不断升级,现代操作系统更加便利化、安全可靠。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时,需得到操作系统的支持,以保证人机交互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合理发挥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价值。

2.2 接入网络技术

2.2.1 管理技術

通过对移动互联网的接入网络模式分析可知,主要是通过多种接入并存的异构无线融合网络,并在移动组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无缝切换。移动网络管理技术,主要包含IP移动性管理与媒体独立切换协议。如IP移动性管理技术,可支持移动终端在异构无线网络中漫游,属于网络层的移动性管理技术。随着IPv6协议的逐渐推出,可有效提高地址的空间与安全性,使其实现自动化地址配置,很好解决三角路由问题。

2.2.2 组网技术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组网技术得到迅猛发展。通过对传统局域网组网技术进行解析可知,传统网络运行时,主要基于数据星型结构交互运行,使得数据无法完成高效的纵横交互。通过对现代移动网络运行模式进行探析可知,新时期的移动网络运行时,采用分式组网技术,没有应用相关核心节点,各个节点都可完成数据交互,为用户提供可靠稳定的数据传。如固定Mesh路由器的支持下,架构点对点的网络结构,可具有較好的拓扑稳定性,且该移动互联网的传输带宽较高,可满足大容量数据传输要求,合理降低数据传输的时延性,给予用户更好的移动上网体验,发挥出分布式组网技术的应用优势。

2.3 移动应用服务技术

2.3.1 HTML5技术

HTML5是当前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最新版本,可为移动互联网提供更多网络应用标准,进而满足不同移动用户的需求。通过对该技术进行分析可知,该技术的应用具有更好的网页表现能力。同时合理引进本地数据库,将内容和展示进行合理分离,充分发挥出该技术应用优势,替代移动终端中的Flash程序。

2.3.2 企业移动设备管理技术

自带设备办公逐渐成为企业发展趋势,移动设备办公给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带来新的问题。企业移动设备管理技术发展时,需对以下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数据安全、策略管理、环境感知、应用隔离、移动桌面等技术。

2.3.3 编码技术

移动网络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使得用户的生活与工作,逐渐进入“扫码”时代,任何事物数据进行信息交互时,基于二维码技术支持,则可高效完成信息交互与数据共享。现代二维码技术的发展,则基于传统编码技术,在编码技术的合理应用下,有效降低冗余的数据处理步骤,提高用户数据传输交互效率。现代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编码技术不断进行技术更迭,使得编码技术具有更高的应用安全性与可靠性。

2.3.4 搜索技术

现代网络运行背景下,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实时开展网络数据搜索,进而获得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对现代搜索技术应用现状进行解析可知,现代搜索技术更加灵活、多变,可满足用户多样化诉求,充分发挥出搜索技术的应用优势,有效提高用户搜索效率与应用满意度。

2.3.5 社交技术

传统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用户之间的社交圈受到约束,且用户仅可以开展单一形式的社交沟通。如微博、QQ、短信等,同时在地域国家的制约下,用户的社交圈被约束在一定范围内。现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用户的社交圈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用户进行社交时,可跨越地区、民族、国家、文化,以多种形式进行网络社交,如短视频社交、直播社交、社区沟通等,如抖音、哔哩哔哩动画网、微信、快手、支付宝、推特、脸书等。

2.3.6 通信技术

该技术基于Web浏览器基础架构,合理应用实时音频与视频的通信技术,使得开发者不安装其他插件,则可快速浏览网页信息,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体现出实时通信技术应用优势。

2.4 安全技术

2.4.1 应用安全

通过对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应用安全技术进行分类可知,该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含:内容过滤技术、安全隧道技术、安全审计策略控制技术等。其中内容过滤安全技术,可实现对Web网页中的内容进行过滤,对网页中的关键词与移动代码进行过滤,或对移动用户的邮件位置、附件名、关键字等进行合理过滤。

2.4.2 位置隐私

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突出问题,则是用户个人位置隐私信息的泄漏。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用户个人隐私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给用户的网络通信造成很大影响。目前,移动网络位置隐私保护工作开展时,应当通过技术手段,从源头对客户个人位置隐私进行保护,避免系统管理者越权访问客户个人隐私,埋下隐私泄露风险。

如现代移动互联网运行时,对个人位置隐私保护工作不断优化,通过数据加密、密钥加密、授权管理、位置加密等措施,使得用户个人位置隐私得到有效保护,避免用户隐私泄露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用户隐私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导致用户出现隐私泄露恐慌,不利于移动互联网的良性发展。为此,技术部门需不断推动隐私保护技术更迭,搭建现代化隐私保护技术体系,使得人民群众的个人隐私得到有效保护。如合理应用隐私保护技术审计策略,发挥出审计策略控制的工作效能,对应用程序审计事件进行控制,避免应用程序肆意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造成市场中用户信息泄露问题恶性循环。

2.4.3 移动网络

移动网络时代发展背景下,移动终端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在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时,不法分子可能伪造基站或IP地址,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盗取或截获,给用户的个人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部分黑客为达到非法目的,越权对互联网资源进行违法获取,使得移动终端用户的隐私信息大量泄漏。为合理规避该问题的频繁出现,应当合理应用移动终端网络安全技术,如主动修复计算机程序漏洞、提高计算机的防火墙系统、及时更新计算机系统病毒库、合理应用计算机移动终端加密技术。笔者认为,现代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背景下,生物加密成为移动终端加密的主要方式,如人脸识别加密、指纹加密技术、瞳孔加密技术、声音加密技术、移动密码加密技术等,有效丰富了数据加密的技术手段,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不断提升移动网络的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

3. 发展趋势探讨

3.1 技术向多样化发展

移动互联网基于传统互联网、媒体、娱乐、移动通信发展而来,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与学科。基于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视域分析可知,技术多样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必然发展趋势。

如网络接入技术多样化,突出移动性、宽带化;如移动终端问题解决方案多样化,突出功能集成化与便携性的平衡发展;如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多样化,突出操作系统的开放性;如内容制作多样化,突出移动通信用户体验效果;如移动互联网业务模式多样化,突出多种业务的协同发展。

3.2 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

物联网逐渐成为现实,通过万物互联互通,打造生态智慧生活圈,物联网将成为世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高度。尽管,物联网技术已经得到一定应用,但由于多种客观因素制约,物联网技术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应用优勢。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应当推动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有效提升物联网运行效率与安全。

物联网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移动终端可为物联网信息采集提供节点支持,并通过无线网络接入的方式,实现组网工作目标,保证物联网系统运行可靠性。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合理应用下,很好提升了物联网的运算处理能力。同时,将移动互联网定位技术、传输技术、节能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推动我国物联网系统建设,挖掘出物联网技术的现实应用价值。未来物联网生态系统建构时,需政府、企业、个体等多方主体参与,提升国家社会整体运行效率。

3.3 定位技术高效精确发展

定位技术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应用之一,目前定位技术研究工作开展时,主要在于提升某一定位技术的定位精度。在多类定位技术重叠的区域,移动互联网技术如何合理应用定位技术,对感知定位、网络定位、卫星定位进行位置研判,进而为用户提供高精准的定位服务。由此可见,定位技术高效精准发展,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主要趋势。例如,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成功组网,实现了全球卫星信号覆盖。未来,我国移动互联网系统发展时,将突出5G移动通信技术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深入结合,打造中国特色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路径,引领世界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提出中国解决方案与技术标准,不断提升我国在技术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3.4 IPv6技术过渡发展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IPv4互联网地址协议,无法满足移动终端用户的日常需求,且移动互联网节点,不能仅使用私有地址,将直接影响到移动互联网终端到终端的连接特性。未来,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应当对IPv4互联网协议进行合理升级,建构IPv6互联网协议技术。通过对IPv6互联网协议技术分析可知,该技术具有庞大的地址数量,可满足更大规模的网络结构需求,有效提高了移动互联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同时,在自动配置、移动技术、网络路由聚类、数据组播的支持下,可有效改善移动互联网的服务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文中对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探讨,基于多个视域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现状进行解析,并对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笔者认为,鉴于我国国情特点,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时,应当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使得5G移动通信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全面普及,挖掘出技术换代的社会发展红利,推动社会整体高效率运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推动我国综合实力提升。

参考文献:

[1]胡亚晖,陈兴,王彦博.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三大通信运营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17):237.

[2]郭绍青,贺相春,张进良,李玉斌.关键技术驱动的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网络学习空间内涵与学校教育发展研究之一[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5):28-35.

[3]王兴伟,李婕,谭振华,马连博,李福亮,黄敏.面向“互联网+”的网络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53(04):729-741.

猜你喜欢

安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
删除Win10中自带的应用程序
谷歌禁止加密货币应用程序
Domino安全策略研究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
三星电子将开设应用程序下载商店
微软软件商店开始接受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