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飞翔史》

2020-12-29

全国新书目 2020年5期
关键词:风车飞行器鸽子

[法]夏尔·多尔菲斯 [法]亨利·布歇 编著

袁俊生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0.3

118.00元

[法]夏尔·多尔菲斯

法国具有丰富驾驶热气球和飞艇经验的飞行员,他曾与人合作创建了法国航空博物馆,并亲自担任馆长;曾出任法国国立航空高等学校航空史教授、海洋科学院院士。还曾花费30年心血收藏有关人类航空史的版画、书籍及文献,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用来研究航空史。

[法]亨利· 布歇

1914年加入法国空军,1915—1918年担任法国空军中尉,后晋升为上尉,曾多次驾驶侦察机执行空中侦察任务。还曾担任法国航空公司副总裁、《航空》杂志主编,亦是研究航空史的史学家。

本书从古代有关飞行的传说讲起,介绍了人类航空史上五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无动力飞行器阶段、有动力飞行器的试验阶段(1843—1900)、活塞式发动机及装备此类发动机的飞行器阶段(1900—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阶段、大范围使用航空器的早期阶段(20世纪30年代)。书中大部分文献收集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来自战争博物馆和战斗机飞行员,此前从未发表过。同时书中收集了近1700幅飞行器的设计图纸、机型结构照片、飞行路线图、战争场景图、航空版画插图及人类航空史上重要人物的照片等,这些图片来自当时的书报杂志、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及私人藏品,其中有些甚至是当时空军摄影师拍摄的照片,极为珍贵。

古代传说中的空中飞行

借助于各种方法升入高空,并在空中翱翔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尽管如此,在古代文明当中,很少能看到有关人类尝试制作飞行器的资料。不过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古代确实有过制作无动力滑翔机的记载,古埃及人和古代中国人都曾在这方面做过尝试。同时,在古代神话故事里,总能见到长着翅膀的神仙及各路天兵天将仰仗各种神器穿梭于蓝天的描述。

本章的开篇放置了一幅古埃及青铜浮雕画,画中的人物是伊西斯女神,或奈芙缇丝女神,女神展开双翅,但翅膀并不是象征着她要飞上天,而是象征着她在保护自己的臣民。

在中国,在最引人注目的传说当中,就有《山海经》记载的奇肱国,这个国家的人只有一只胳膊,却有三只眼睛,出门远行乘坐风车。从插图上看,这些风车显然就是一种飞行器。我们在此采用的插图来自出版于17 世纪的《山海经》和18 世纪出版的葛饰北斋创作的《北斋漫画》。这两幅插图描述出风车形态:一只箱子或一只小船,配备两只带叶片的轮子及两只翅膀。葛饰北斋甚至还添加了一把伞,也许是用来当作降落伞吧。

在欧洲,所有关于飞行的传说都来自于神话故事,也许只有代达罗斯和其儿子伊卡洛斯的故事除外,他们俩的故事描述了人类的飞行尝试。

代达罗斯和儿子伊卡洛斯被国王米诺斯软禁在一座岛上,为了从岛上的迷宫里逃出去,他将羽毛粘在一起,用蜡封住,制成翅膀。在飞越爱琴海时,伊卡洛斯因飞得太高,翅膀上的蜡被太阳晒化了,随后跌入大海里死去,而代达罗斯则成功地飞越爱琴海,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希腊神话及罗马神话插图里,能看到许多描绘这一故事的画面。17 世纪,佛拉芒艺术家也用浓重的笔墨来描绘这一场景,创制出许多油画和版画。

飞马、神车、洛克鸟、阿巴里斯箭、以利亞先知的火战车、在里昂阿戈巴尔主教时代载人飞来飞去的云、借助烟雾飞入天空的西亚人:人类在天空中飞翔的想象和尝试不胜枚举。在位于菲律宾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加罗林群岛上,流传着一个传说:一个名叫欧勒法的年轻人得知自己的父亲是天神后,便想飞到天上去找父亲,他还真的飞起来了,但很快就摔倒在地上。后来他又做了一次尝试,“点燃一个大火堆,借着烟雾飞上天”,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父亲。这也许就是热气球的一种尝试吧。

古波斯文献《列王纪》记载了波斯王的故事,这位传说中的国王曾乘坐由四只仙鹤抬的轿子,飞上天空。这种空中旅行方式在许多神话故事里都有记载:伊索驯服了几只小鹰,让小鹰载着孩童飞上天;亚历山大大帝曾让一群飞鸟驮着飞上天,他把前方的诱饵指给飞鸟看,诱使飞鸟载他飞行;据说宁录也曾乘坐一架风车飞上天,风车由四只老鹰驮着。

柏拉图的朋友阿尔库塔斯既是物理学家,又是一个能工巧匠,他制作了许多飞行器,尝试着飞上天。据说风筝就是他发明的,但这一说法并不靠谱,不过他确实用木头做过一只会飞的鸽子。古罗马作家格利乌斯在《阿提卡之夜》里描述了这只木鸽子:“一套机械结构能让鸽子飞起来。鸽子靠震颤悬在空中,一股神秘的气流驱动着木鸽子,这股气流就来自于鸽子体内的装置。”

公元60年,为颂扬罗马帝国长治久安,尼禄在罗马城举办欢庆活动。在活动当中,一个罗马人尝试飞上天空来表演自己的技能,但不幸的是,此人从空中跌落摔死。古罗马历史学家苏埃托尼乌斯讲述了这段轶事。

在英国,李尔王的父亲布拉杜德也是在一次飞行尝试中被摔死了。

在西方古代,没有任何描绘风筝的图画和文字。而在中国,有关风筝的文献可以一直上溯到汉代(公元前206年):韩信将军想测量一下被围困的城市中心距离围城部队有多远,便命人制作风筝,待风筝放飞到城市中心上空时,再测量风筝线的长度。因此,韩信被认为是风筝的发明者,他把这一方法应用于战事是极有可能的。中国古代文献指出,只是在几百年过后,风筝才成为供孩子们娱乐的玩具。

在暹粒,柬埔寨人很喜欢放飞天灯,早在孟格菲兄弟发明热气球之前,这一做法就已流行开来。古文献在记述民间节日时,也提到过天灯,在高棉语里,天灯又被称作“会飞的灯笼”。尽管如此,在东方古文献里却看不到这类飞行器的图画。

比利时有一个关于飞猫的古老传说。在中世纪,让小动物们飞起来是一个流传很广的做法,这一做法甚至一直延续到19 世纪,在法国和意大利的许多城市里,都有类似的做法:每逢重大节日时,人们给动物穿上用帆布做的飘浮装备,将动物,尤其是驴子从一座高塔上推下去。动物下落时帆布打开,形成一顶巨大的降落伞,能确保其安全落地。

猜你喜欢

风车飞行器鸽子
小风车
飞去上班
基于STM32的四轴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四轴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自制纸风车
哪个风车转得快?
鸽子
小鸽子
飞翔的鸽子
神秘的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