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用品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风险分析

2020-12-29张彤

大经贸 2020年7期
关键词:海外并购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日益突出的现实背景下,我国体育品牌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部分企业试图通过扩展海外市场的方法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以安踏并购亚玛芬为例,分析其并购动因和风险,为体育用品企业的海外并购战略提供经验教训。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并购动机 并购风险

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最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之一,并且严重影响世界贸易的发展格局。我国体育运动用品行业蓬勃兴起,但已不是发展的黄金时期,寻找新的业绩增长方向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行业龙头安踏体育近些年来不断进行跨国并购活动,是体育用品企业为了扩张海外市场而进行跨国并购的缩影,并且极具代表性。

一、案例陈述

(一)并购双方概况。安踏品牌正式成立于1994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为国内首个营收破300亿的国际体育用品企业,2020年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港元。2009年安踏收购了FILA大中华区业务,其后FILA凭借话题度高的时尚单品和强势的宣传策略,零售表现屡超预期。在FILA大获成功之后,安踏近些年选择继续海外市场扩张,通过并购海外成熟品牌,逐渐完善自身的多品牌矩阵策略。

被收购方亚玛芬体育是一家享誉全球的芬兰体育用品公司,旗下拥有13个品牌,产品线覆盖网球、高尔夫、高山滑雪、及潜水等多种运动项目。其主要品牌(如始祖鸟,所罗门等)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二)并购过程。2018年12月7日,安踏体育正式发布公告称,与方源资本等组成投资者财团,以40欧元每股的现金要约价收购亚玛芬体育全部已发行的流通股份。总收购价约46.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66.7亿元,本次收购是中国鞋服业金额最大的一笔对外收购。

安踏采用要约收购+全现金的方式并购了其在全球的业务。在并购方案中显示在并购完成后,预计安踏将持有57.95%的股份。2019年3月29日,最终要约人共收购了亚玛芬体育98.11%的股份,标志着安踏成功并购了亚玛芬体育集团。

二、并购动因及风险分析

(一)并购动因分析。1、拓展细分领域,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对于安踏来说,市值突破千亿背后是存货上升、巨额广告费用和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的重重隐患,所以如何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成为安踏的一大难题。而亚玛芬体育旗下的品牌和产品,既是中高端路线,又满足运动产品差异化和专业化。此次并购进一步扩大安踏集团在不同层次上的消费者覆盖范围。亚玛芬旗下的十几个运动服饰、鞋履及配件品牌,它们均是各个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它们将帮助安踏进入更具发展性的细分市场。2、增强品牌影响力,推动国际化战略进程。2018年安踏正式启动了全球化战略。虽然目前安踏已经是国内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但是想要成为国际巨头,仅依靠自身的品牌发展十分困难。亚玛芬的许多子品牌在海外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对亚玛芬的收购可以帮助安踏打开海外市场。此次安踏的并购目标是一个世界级的多品牌运动公司,将这些品牌本土化,撬动中国市场,能够获得业绩的上扬;而通过收购国际品牌本身,可以获得全球的知名度。如果收购完成,后续业务整合运营成功,亚玛芬将成为安踏“曲线”追赶阿迪达斯和耐克两大巨头的一个重要武器。3、积极布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亚玛芬旗下多为冬季运动品牌,如果收购成功则有望增强安踏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的地位和变现能力。通过此次并购,安踏有望利用借助北京冬奥会这一大型国际赛事向中国引入国际高端户外品牌,并在户外运动领域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无论是从品牌升级还是市场开发的角度来看,安踏收购亚玛芬的逻辑都能说得通,因为既可以搭冬季奥运会的便车又可以多元化平滑风险。

(二)并购风险分析。1、并购价格过高。安踏的并购报价是40欧元/股,溢价43%,业内普遍认为这个价格太高,对于以后的经营来说有风险。此外本次并购还利用了大规模的杠杆融资。杠桿的作用具有双刃剑,既可以放大收益,也会放大损失。对于如此大规模的交易而言,由于动用了企业更多的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如果整合管理不慎,对收购方的影响可能是致命的。2、面临整合和消化难题。从经营业务和品牌特点层面来看,安踏一直专注于国内三四线市场,对高端品牌及户外运动产业的运营经验和能力都很欠缺。在安踏的规划中,亚玛芬收购完成后将重点打造中国市场,但是亚玛芬的品牌能否在中国市场做得风生水起仍是一个未知数。

三、结论与启示

由于近年来获得了红利,安踏体育对于跨国并购愈加大刀阔斧。的确跨国并购对于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来说,有望实现多元化品牌发展和大规模的海外业务扩张,但是其风险也不容小觑。此次安踏的巨额并购看似一本万利,实则危机四伏。新冠疫情作为黑天鹅事件冲击了安踏对于日本奥运会和亚玛芬的海外零售业务,也给安踏此次的收购效果画上了一个问号。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在积极谋求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度量自身的能力,在保证充裕现金流的情况下进行扩张活动,以避免大举并购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苏敬勤,刘静. 中国企业并购潮动机研究——基于西方理论与中国企业的对比[J]. 南开管理评论,2013,16(02):57-63.

[2] 郭锐,陶岚,汪涛,等.民族品牌跨国并购后的品牌战略研究——弱势品牌视角[J]. 南开管理评论,2012,15 (3):42-50.

[3] 刘青,陶攀,洪俊杰.中国海外并购的动因研究——基于广延边际与集约边际的视角[J]. 经济研究,2017,52 (1):28-43.

[4] 廖东声,刘曦. 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问题研究[J]. 会计之友,2017 (2) :44-47.

[5] 苑泽明,顾家伊,富钰媛.“蛇吞象”海外并购模式绩效评价研究——以吉利集团为例[J]. 会计之友,2018(16):60-65.

作者简介:张彤(1996——),女,满族,河北承德人,金融硕士,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代理问题与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