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密油注水吞吐影响因素研究及数学模型建立

2020-12-29王君如杨胜来曹庾杰王梦雨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采出程度产油量岩心

王君如,杨胜来,曹庾杰,王梦雨,许 洋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2.海洋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天津300450)

目前,致密油勘探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甜点”预测、快速钻完井、体积压裂、注水吞吐等配套技术[1-4],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前人[5-12]对注水吞吐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注水吞吐可行性和增油机理上,但是对注水吞吐的主控因素不清楚,对注水吞吐实验开展较少。本文通过柱塞岩心开展注水吞吐实验,利用带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的致密岩心,进行注水吞吐影响因素的室内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注水吞吐时机、吞吐轮次、焖井时间下岩心采出程度的变化。利用单井注水吞吐数值模拟对注入量、焖井时间、吞吐轮次、注入速度和采液速度等注水吞吐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注水吞吐经验公式,优化注水吞吐参数,提高注水吞吐效率,实现致密油气的高效开发。

1 岩心实验

1.1 实验内容

从新疆吉木萨尔油田的岩样中,以渗透率为基准,在0.1~2.0 mD中挑选5块致密岩心,其中岩心4、5带有天然裂缝,岩心参数见表1。

表1 实验岩心基础数据Table 1 Basic data table of experimental cores

图1为注水吞吐装置,该实验装置主要由驱替系统、岩心夹持器、计量系统(刻度软管)组成。

图1 注水吞吐装置Fig.1 Device of water injection huff and puff

主要实验步骤:

(1)岩心清洗、烘干,测孔渗基础数据,抽真空饱和水。

(2)驱替饱和油并计算含油饱和度。驱替时打开开关A、B、D,关闭开关C。

(3)注水吞吐实验,计算吞吐采出程度。注水时打开开关A、B,关闭开关C、D。注水停止时关闭A,进入焖井状态。采液时打开开关C,采液速度通过精密开关C控制,采出油和水量由刻度软管计量。

1.2 结果分析

1.2.1 不同焖井时间的影响 图2为不同焖井时间对采出程度的影响。由图2可知,当岩心5焖井时间逐步增加时,采出程度逐渐增加,这是由于焖井时间的增加,渗吸作用油水置换效率会得到提高,进而提高注水吞吐采出程度。

图2 不同焖井时间对采出程度的影响Fig.2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oak time on recovery degree

1.2.2 不同吞吐时机的影响 岩心4初始压力为45 MPa,衰竭开采至33 MPa后进行注水吞吐。图3为不同注水时机对采出程度的影响。由图3可知,最终采出程度为11.15%,而未经衰竭开发直接进行注水吞吐的采出程度为12.40%,增幅为1.25%。可见,越早注水吞吐,岩心原始含油饱和度越高,吞吐产油量越高,吞吐效果越好。

图3 不同注水时机对采出程度的影响Fig.3 Influence of different water injection on recovery degree

1.2.3 不同吞吐轮次的影响 图4为不同吞吐轮次累积产油量。

图4 不同吞吐轮次对采出程度的影响Fig.4 Influence of different huff and puff cycles on recovery degree

岩心3由45 MPa衰竭开采至33 MPa后,由图4可知,相同注水压力45 MPa下,第一、二、三轮次吞吐采出程度分别增加了1.23%、0.59%、0.36%。可见,多轮次吞吐有利于提高最终采出程度,但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单轮次吞吐效果变差。

2 单井注水吞吐研究

为研究油藏尺度下各因素影响规律。以昌吉油田JHW023井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单井注水吞吐进行研究。JHW023井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约17 km,构造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层富集区吉37井区[13]。模拟工区面积为2.36 km2,油层构造顶深2 030~2 242 m,孔隙度12.61%~16.64%,平均15.40%;渗透率2.60~4.59 mD,平均3.25 mD,含油饱和度38.84%~59.22%,平均58.50%。共压裂27级85簇,缝长226 m,缝宽2 mm,缝高50 m,渗透率10 mD。JHW023井压裂后从2017年10月开始投产,现制定28种生产方案,对单井注水吞吐进行数值模拟,如表2所示。

表2 生产方案设计Table 2 Production plan design table

2.1 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文献调研[8-10,14-16],单井注水吞吐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注入量、注入速度、焖井时间、吞吐轮次及采液速度。

2.1.1 注入量 注水量越大,地层能量恢复的程度越高。单井注水吞吐,如果注入量太少,地层能量得不到有效补充,油井开抽后产液量也低。另外,注入压力达到油藏破裂压力,增加了裂缝或微裂缝条数,加大了注入水流入基质的量,使更多的原油置换出来。图5为注入量与周期产油量关系。由图5可知,周期产油量与注入量用三次多项式拟合,拟合相关系数达99.9%,故将周期产油量与注入量确定为三次多项式关系。

2.1.2 注入速度 注水速度会影响地层能量的恢复,当注水速度较大时,地层能量的升高速度比较快,同时注入速度也影响现场施工周期长短和施工难易程度,因此需要选择经济较优、技术可行的注入速度。

图6为注入速度与周期产油量的关系。由图6可知,当注入速度小于4 000 m3/d时,注入速度与周期产油量关系用二次多项式关系拟合,拟合结果较好。

图5 注入量与周期产油量关系Fig.5 Curve of injection volume and cycle oil production

2.1.3 焖井时间 焖井是为了利用油层的亲水性,充分发挥毛细管吸水排油的作用,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渗吸油水置换作用,井底含油饱和度就越高,吞吐效果就越好,但开发周期就会增长。图7为焖井时间与周期产油量关系。由图7可知,两者呈对数函数关系。

图6 注入速度与周期产油量关系Fig.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jection rate and periodic oil production

图7 焖井时间与周期产油量关系Fig.7 Relation table between steaming time and periodic oil production

2.1.4 采液速度 采液速度主要影响初期含水率,采液速度越大,初期含水率越高,但单周期累积产油量减小。这是由于油水黏度存在差异,油水在储层中的流动速度不同,采液速度越大,油水两相的流动速度差异就越大,从而导致含水率高,但采液速度的增大能够缩短单周期的生产时间。图8为采液速度与周期产油量关系。由图8可知,两者呈较好的二次关系。

图8 采液速度与周期产油量关系Fig.8 Relationship between liquid recovery rate and cycle oil production

2.1.5 吞吐轮次 通过多轮次的注采开发,逐渐扩大水驱波及半径,提高驱油效率。因此,多轮次注水吞吐能增大累积采出程度。但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含油饱和度降低,单轮次吞吐效果变差,采出程度下降明显。将第n次吞吐周期产油量与第1次吞吐周期产油量的比值定义为递减比率。图9为注水吞吐轮次与递减比率关系。由图9可以发现,第n次吞吐周期产油量与第一次吞吐周期产油量呈指数递减关系。

图9 注水吞吐轮次与递减比率关系Fig.9 Relationship between cyclic water injection and decline ratio

2.2 经验公式拟合

2.2.1 五参数公式 综合分析影响注水吞吐周期产油量的主要参数包括:吞吐轮次N、注入量Q、注入速度V、焖井时间T、采液速度J五个自变量。

设注水吞吐周期产油量F1公式为:

根据影响因素分析,

式中,F1为周期产油量,m3;N为吞吐轮次;Q为注入量,m3;V为注入速度,m3/d;T为焖井时间,d;J为采液速度,m3/d;a、b、c、d、f、g、h、i、j、l、m为拟合参数。

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自定义函数拟合,拟合参数结果见表3,相关系数R为0.997 7,误差较小。

表3 拟合参数Table 3 Fitting parameter table

对吞吐轮次、注入量、注入速度、焖井时间、采液速度五个自变量运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因素权重进行分析,各因素相对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吞吐轮次(28.91%)、注入量(22.64%)、焖井时间(20.38%)、注 入 速 度(15.42%)、采液速 度(12.65%)。

2.2.2 三参数公式 考虑到油田实际生产情况,注入速度受施工条件限制较大,采液速度受油井限制,两者不易控制。对影响注水吞吐周期产油量的主要生产制度包括:吞吐轮次、注入量、焖井时间三个自变量拟合成三参数公式。

注水吞吐周期产油量F2:

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自定义函数拟合,拟合参数结果见表4。相关系数R为0.985 2,拟合效果较好。

表4 拟合参数表Table 4 Fitting parameter table

3 生产预测

对吞吐轮次、注入量、注入速度、焖井时间、采液速度五个自变量任意设定。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种方案周期产油量进行预测,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周期产油量经验公式预测Table 5 Empirical formula prediction table for periodic oil production

图10为各方案的周期产油量与经验公式预测对比。由图10可知,模拟方案周期产油量F与经验公式计算周期产油量误差在8%以内,两公式对模拟方案都能较好预测。公式F1计算结果偏大且预测较稳定,公式F2计算结果偏小。

图10 周期产油量与经验公式预测对比Fig.10 Comparison chart of plan cycle oil production and empirical formula prediction

4 结 论

(1)室内柱塞岩心注水吞吐实验和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注水吞吐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吞吐轮次、注入量、焖井时间。主要影响因素权重占总影响因素的72%,注水速度和采液速度对注水吞吐影响较小,约占28%。

(2)室内柱塞岩心注水吞吐实验结果表明,越早注水越有利于注水吞吐提高采收率。实际生产过程中体积压裂过程可看作是早期注水,即生产初期压裂为最好的“注水吞吐”时机。

(3)首次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自定义函数拟合,分别得出吞吐轮次、注入量、注入速度、焖井时间、采液速度五参数经验公式和吞吐轮次、注入量、焖井时间三参数经验公式,预测误差均控制在8%以内,对注水吞吐开发方案的预测和参数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采出程度产油量岩心
保压取心工具连续割心系统设计
文179东块恢复注采井网技术研究
交联聚合物在岩心孔隙中长期滞留性能研究
——以双河油田Eh3Ⅳ5-11岩心为例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中高渗厚油层水驱流线特征研究
配方施肥对澳洲茶树枝叶产量和产油量的影响
不同海拔条件下春油菜光合生理和产油量的响应
岩心对复配型驱油剂采油效率的影响
浅议地质岩心实物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