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12-29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467000徐春燕许克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5期
关键词:奥马哈个案出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467000)徐春燕 许克璞

有研究指出,给予PICC带管出院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正确维护PICC管,对减少置管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个案管理模式为持续性个体化管理模式,强调合理地选择可用资源,最大程度满足患者需求[2]。奥马哈系统由问题分类、干预、结局评价3个系统组成,可为个案管理模式的实施提供理论框架。本研究选取我院104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探究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PICC带管出院患者10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2)。对照组女25例,男27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8.52±8.17)岁;观察组女23例,男29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9.06±8.24)岁。两组基线资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前1d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包括管道护理、饮食、用药、活动等。观察组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1)评估。出院前2d及出院后1周、2周、4周根据奥马哈系统的问题分类系统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进行评估,明确不良健康行为、护理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2)实施。①健康指导、咨询。活动:讲解活动的益处,指导活动时间、方式等,避免进行剧烈的手臂运动(游泳、打球等)、高温家务活动(炒菜、煮饭等)等,以防止导管移位、脱落。饮食:根据患者的特点,指导其进行均衡、营养饮食。管道护理:讲解固定方式、引流液观察、引流处敷料与皮肤处理、拔管前注意事项、脱管后处理方式等,并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观察,发生穿刺手臂肿胀、贴膜破损与松脱、发热等,立即到医院处理。②随访。出院后1周、2周、4周进行电话随访,并借助QQ群、微信群等信息网络,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密切沟通。内容:a评估:评估新的护理问题(奥马哈系统的问题分类系统),及时调整护理计划。b心理社会支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充分给予疏导、支持,满足其心理需求。

1.3 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②干预前后以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估两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与评分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1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2.2 QLQ-C30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QLQ-C30评分(71.35±8.74)高于对照组(62.48±8.53)(P<0.05)。

3 讨论

PICC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医护监督、对管道护理知识缺乏认知等,可能放松自我行为约束,管道护理依从性较差,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为一种合作性的、系统的、灵活的方法,通过个体化持续性地动态评估及干预,强化患者对管道护理知识的掌握,指导其学会自我观察,发生贴膜破损与松脱、穿刺手臂肿胀等,立即到医院处理,提高其对躯体功能、症状管理的能力,减少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PICC带管出院患者,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通过电话随访,评估新的护理问题,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指导日常生活中的管道护理方法、技巧,如洗澡时用保鲜膜将引流管覆盖、睡觉时避免压迫穿刺肢体等,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充分给予疏导、支持,满足其心理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PICC带管出院患者,可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PICC带管出院患者,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奥马哈个案出院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奥马哈海滩诺曼底战役登陆地(环球360)
股神盛会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