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35、IL-17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0-12-29张宇沈雪吴青青方宗宇马莉

山东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炎症性亚群细胞因子

张宇,沈雪,吴青青,方宗宇,马莉

1 贵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贵阳550004;2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中轴脊柱和骶髂关节受累为主的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1]。大量研究[2,3]表明,免疫功能异常与AS发病密切相关,尤其以CD4+T细胞亚群紊乱最为显著。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CD4+T细胞亚群,Treg/Th17细胞亚群比例或功能失衡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白细胞介素-35(IL-35)是一种主要由Treg细胞分泌的抑制性细胞因子,属于IL-12家族新成员,由α亚基IL-12 p35和β亚基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经二硫键结合形成[4]。作为一种新型抑制性细胞因子,IL-35可通过促进Treg细胞增殖、抑制Th17细胞分化和IL-17分泌参与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研究[5~7]发现,IL-35在多种免疫介导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炎症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变应性鼻炎等。IL-17是主要由Th17细胞分泌、具有促进炎症发展的特异性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白细胞的迁移和活化,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8]。目前关于IL-35和IL-17在AS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鲜有报道。本研究观察了AS患者血清IL-35、IL-17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S患者77例,记为AS组,男67例、女10例,年龄14~48岁,年龄(28.61±8.26)岁,病程1个月~32年,病程(5.62±5.80)年,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均为阳性,采用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表对AS患者进行评分,平均(3.49±1.57)分。77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CR)1984年修订的AS诊断标准[9]且未接受过激素、抗风湿药物及生物制剂等治疗。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44例、女15例,年龄19~42岁,年龄(27.40±5.01)岁,所有健康体检者均无自身免疫疾病史、近期感染史,心肝肾功能均正常。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免疫相关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心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急慢性感染、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本研究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核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试剂和仪器 HLA-B27试剂盒购自BD公司,ELISA试剂盒购自eBioscience公司,Hs-CRP试剂盒购自德国罗氏公司,流式细胞仪FACSCantoTMⅡ购自美国BD公司,SYM-BIO EGATA2310全自动洗板机、SYM-BIO2510酶标板振荡器购自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Well Scan K3酶标仪购自芬兰雷勃公司,罗氏702全自动生化仪购自德国罗氏公司。

1.3 两组血清IL-35、IL-17检测 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5 mL,置于未添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中,3 8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35、IL-17水平,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两组血清炎性活动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 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2 mL,枸橼酸钠抗凝,采用魏氏法检测ESR。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5 mL,置于未添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中,3 8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IL-35、IL-17水平比较 AS组血清IL-35、IL-17水平分别为(20.79±11.26)、(24.19±14.56)pg/mL,正常对照组血清IL-35、IL-17水平分别为(41.09±18.56)、(7.21±4.67)pg/mL,两组相比,P均<0.05。

2.2 两组血清炎性活动指标ESR、Hs-CRP水平比较 AS组血清ESR、Hs-CRP水平分别为(22.23±13.59)mm/h、(11.03±11.61)mg/L,正常对照组血清ESR、Hs-CRP水平分别为(7.72±3.28)mm/h、(2.22±1.58)mg/L,两组相比,P均<0.05。

2.3 AS患者血清IL-35水平、IL-17水平与ESR水平、Hs-CRP水平、BASDA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S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IL-17水平、ESR水平、Hs-CRP水平和BASDAI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327、-0.349、-0.287、-0.353,P均<0.05),血清IL-17水平与ESR水平、Hs-CRP水平和BASDAI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9、0.358、0.479,P均<0.05)。

3 讨论

AS是一种常见于青年男性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既往研究[10,11]表明,AS的发生与CD4+T细胞亚群比例或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Th1/Th2和Treg/Th17细胞免疫失衡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失调,而引起其免疫失衡的机制尚未阐明。

IL-35是最新发现调控Treg/Th17细胞分化的重要细胞因子,可促进Treg细胞增殖,同时抑制Th17细胞分化及其相关炎性因子IL-17的分泌[12]。有研究[13]发现,在CD4+T细胞亚群与胰岛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加入重组IL-35(rIL-35),能够促进Treg细胞增殖,抑制Th17细胞分化,调控Treg/Th17比率,提高胰岛细胞活性。此外,在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模型中过继转移IL-35能促进Treg细胞增殖,抑制CD4+CD25-细胞增殖、分化,抑制IL-17分泌,并增强干扰素 (IFN- γ)的产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胶原性关节炎症状[14]。同样有研究[15]发现,Treg细胞在刺激后可分泌大量的IL-35,通过对CD4+T细胞的负向调控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因此,我们推测IL-35在AS的发病过程中可能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IL-17是一种由Th17细胞产生的炎症性细胞因子,可招募、活化中性粒细胞,诱导T细胞激活和刺激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IL-1等,进而诱导炎症产生[16]。已有研究[17,18]表明,IL-17升高与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AS组患者血清IL-35水平较正常体检者显著降低,并且与疾病活动度评分BASDAI呈负相关;而AS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较正常体检者显著升高,与BASDAI评分呈正相关。以上结果提示,血清IL-35变化趋势与IL-17相反,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AS患者血清IL-35水平进一步降低,而IL-17水平进一步升高。IL-35水平降低可能诱导Treg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减弱,导致AS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活化,自身免疫耐受丧失;同时Th17细胞过度活化,释放大量IL-17等炎性介质,IL-17可能通过增强炎症反应而加重疾病进展,从而介导AS疾病的发生发展。另外,在相关性分析中也发现,AS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IL-17水平呈负相关,也印证了IL-35对Th17细胞增殖和IL-17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血清IL-35、IL-17水平检测有可能成为监测AS疾病活动度的新指标。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AS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临床炎性活动指标ESR和Hs-CRP水平呈负相关,IL-17水平与ESR、Hs-CRP水平呈正相关,我们推测在AS患者中血清IL-35水平降低、IL-17水平升高可能间接通过体内复杂的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网络促进炎性活动指标ESR、Hs-CRP表达水平上调,促进AS炎症的发生发展。但其确切调控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AS患者血清IL-35水平降低、IL-17水平升高,血清IL-35水平与IL-17水平、ESR水平、hs-CRP水平和BASDAI评分呈负相关,IL-17水平与ESR水平、Hs-CRP水平和BASDAI评分呈正相关。IL-35水平下降可能会导致Treg/Th17细胞免疫平衡紊乱,促进炎性因子IL-17的产生,进而在AS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IL-35、IL-17水平检测有可能成为监测AS疾病活动度的新指标,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行相关基础实验,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炎症性亚群细胞因子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CD11b和CD27定义人类NK细胞新亚群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