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话桑麻
——乡村风物的历史书写

2020-12-29曾兴

星星·散文诗 2020年34期
关键词:乡野乡愁大地

曾兴

本辑作品《乡村帖》对现实乡村进行了深层次的透视与思考,具有相当广阔和开放的视域,且不囿于怀旧抒情或者苦难痛诉这类固化的书写模式。作品中,无论是通过“四合暮色”来展开旧日的想象,还是在“北疆棉花地”中看到一种“短暂的和煦”;无论是借助“山泉”的生命史来咏叹命运或抒发情志,还是在深山的景物中感到了“人间苦楚,草木悲伤”;无论是通过古典传统的视角来理解“云朵和远方”的关系,还是通过一种纯然个体性的“小隐于野”来感受万物无争的存在……它们在总体性的乡村书写中表现出了带有地域性的风俗画面与地方色彩。

李发模的《我》极尽隐喻,从“人”与“利”延伸的想象中,使得乡村书写从僵化的大地表征回归到“岁月悠悠”的大地之上。李之平的书写,清新之中却又有岁月的斑驳,“母亲的白发与笑脸/即将出现/小小的激动/悄悄挤进列车的咔嗒声”。 廖江泉的《简历》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活着,我就活成了/山野中的草木、荆棘、藤蔓/活成了,陡峭之上,幽谷之间/那一声鸟鸣,那一缕云雾”,乡野山川被诗人赋予层层言说与阐释,最后终将与“我”相应,相融,互相感化。这种与“物”拉近距离的质感在《一棵罗汉松》的字里行间缩减到最小,朴素的寄情于景却闪烁着古老的乡愁。

乡村支离破碎,乡愁何处安放?黄金明的《深山》正包含着与这些处境息息相关的、深刻而切身的生存经验,“深山中大雪纷飞/仿佛天地间有一只被失眠症折磨的大白鹅在揪扯着羽毛/每一朵出走的蒲公英/必有新生的婴孩在通过生死桥/每一棵枯萎的大树/必有一尊拒绝出世的神像在树根自焚”。时代的前进,致使弥漫于乡村的浪漫主义情怀正在被现代性消解,这正如野川写下的那句刻骨铭心的句子,“山中柏树葱郁,稍小的可做扁担/稍大的可做桶,更大的可做棺材”。

作为乡村文化的捍卫者,徐庶在《飞蓬》中书写了“人”与“物”之间的亲密关联,“它从《诗经》中翻个身/便是一个茄子,一根玉米,一个鸭蛋”,将读者带进大地和田野,带进每个人即将言说的乡村,带进乡村温暖的记忆与经验。同样不失于传统,余洁玉的《小隐于野》代表着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隐逸,“隐”所构成的原乡意象,是诗人从外部世界进入乡村的方式。

《鹿柴》的凉意和他乡的《驼铃》将日常乡村的景致推远,诗人左右借“童话”的尺度,敞开肺腑,在抒情之下隐匿两个动人的故事。李冈描绘了置身于乡野村景中的人,以此表示无常与流逝,诗人笔下的风景与情趣更加接近于道。《野渡》有“独钓寒江雪”意趣,《苦荷听雨声》有“独坐敬亭山”的况味,残藕、小舟以及淅淅雨声即是乡愁。

《乡村帖》在新的表达方式中,获得无边乡野和漫漫山岚。有一份沉默与天真,还有甘于卑下的淡然。人在乡野,不争不群不党,能独善其身,则会多一份嶙峋的风骨与气格。

猜你喜欢

乡野乡愁大地
大地之歌
春天的乡野
永远的乡愁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从乡野飘向世界的芬芳
乡愁
九月的乡愁
大地之灯
大地黄好
乡野闲时
回头一望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