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日本乙型脑炎的诊断及防控

2020-12-29曾凡盛广西省昭平县昭平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46899

兽医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饲养场乙型脑炎

曾凡盛/广西省昭平县昭平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46899

日本乙型脑炎由于猪感染了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后而引发的自然疫源性的传染性疾病,猪的感染率可达100%,但发病率和病死率不高。对于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日本乙型脑炎的预防控制工作是生猪养殖企业不可忽视的主要工作之一。

1 病原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irus)为RNA病毒,其隶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对称的二十面体,病毒粒子有衣壳和囊膜,囊膜外有纤突。病毒粒子对动物的血液具有溶血性,在人种制备弱毒株时,溶血性减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病毒粒子具有神经损伤性,病毒侵入动物机体后主要在神经系统和睾丸内进行增殖。体外培养时,可在1周龄的鸡胚的卵黄囊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内进行增殖。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不高,给予病毒56℃处理半小时后,即可将病毒杀灭。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对酸碱环境,氯仿,乙醚等物质具有敏感性,常规的消毒剂也可将其灭活。

2 流行病学

很多动物可自然感染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例如人,牛,羊,猪,犬,鸡,马属动物等。其中马属动物的易感性高于其他动物,而猪主要作为病毒的储存器和散毒器。动物感染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后均可发生病毒血症。对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易感的动物均为日本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1],蚊子是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贮存宿主,也是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器,其中三带库蚊是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者。因为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流行于蚊的繁殖和吸血有关,所以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一年中的7~9月流行呈暴发趋势,热带地区在一年中均可流行。

3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条件下,猪感染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后的潜伏期为2~4d,患病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有少数病例会出现发烧症状,稽留热可持续2周左右[2]。患病猪精神沉郁、可视粘膜潮红、粪便干燥呈团块状、粪便表面有灰白色的粘液,患病猪的尿液呈现深黄色。也有的病例出现神经症状、乱冲乱撞、视力障碍、后驱麻痹。怀孕的母猪会出现流产现象,但一般不会影响下一次的配种。公猪表现一般的临床症状为睾丸炎(一侧或双侧)。

4 病理变化

感染了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患病猪的主要病理变化主要集中怀孕母猪和公猪上,可见公猪发生单侧或双侧性的睾丸炎,病猪睾丸肿胀严重,并且有出血、充血现象,此外可有散在的坏死灶。流产的胎儿发育不全,皮下血样浸润,胎儿脑部积液,神经系统不完善。

5 诊断

该病的诊断可以结合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中的特征性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的诊断,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可以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3]。如:病毒的分离鉴定,病理学实验,血清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此外,日本乙型脑炎与布病,猪蓝耳病等均具有流产现象,应注意区分。

6 防控措施

对饲养场的猪进行免疫接种。进行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检测,对于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猪,应立即进行隔离。严禁多种动物进行混群饲养。对饲养场周围进行彻底的灭蚊,防止因为蚊虫叮咬从而使大量的健康猪发生感染防止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金钱。

7 小结

猪日本乙型脑炎预防主要在对饲养场周围和场区内进行彻底的灭蚊,防止贮存宿主带毒对健康猪进行感染。此外,应该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加强对病原的检测,淘汰病原为阳性的猪。对健康猪和患病猪进行分群饲养,防止造成大群发病。总而言之养猪过程要积极预防此病,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猪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饲养场乙型脑炎
猪乙型脑炎概述及其防治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研究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
浅谈动物饲养场标准化生产
猫和鸡
我在干校饲养场
临床护理路径在2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