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压和频率对CO2 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2020-12-29叶田园赵越阳常正实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0年6期
关键词:灰度脉冲间隙

王 聪,叶田园,赵越阳,常正实*

(1.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西安710049;2.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3.航天机电产品环境可靠性试验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0 引言

随着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使用量的急剧增长,排放出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威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如何有效控制已排放CO2的水平,在排放源头对CO2进行转化利用以及降低碳排放,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同时,火星表面大气环境主要成分是CO2(95.6%)[1],利用火星表面丰富的CO2资源生产燃料、改善火星环境、构建火星能源基地,对于开发火星资源、延伸深空探测半径具有重要意义。由于CO2分子结构十分稳定[2-3],高化学惰性使其难以活化[4],通常在高温、催化下才能将其分解[5];而CO2加氢燃料化过程是放热反应,高温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因此在低温下实现CO2的分解活化是其燃料化的关键。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活化手段[6-7],能够利用放电产生的高能电子和活性物种活化CO2分子,使其在常温下实现分解转化,降低反应能耗[8]。综上,开展不同条件下CO2放电特性的研究,进而优化放电条件,对于揭示CO2分解机理、促进CO2资源化进程十分重要。

近年来,关于CO2放电转化的研究逐渐增多。Danhua Mei 等[9]利用同轴圆筒型介质阻挡放电结构研究等离子体参数对CO2分解的影响发现,放电功率是影响CO2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而CO2流速是影响能量效率的重要参数,当放电功率为15.8 W、CO2流速为41.9 mL·min-1时,CO2转化效率和能量效率分别为14.3%和8%。Shaojun Xu 等[10]发现,在等离子反应器中填充BaTiO3能够提高CO2的转化效率和能量效率,当输入能量密度为36 kJ·L-1时,纯CO2气体的转化效率为19%,而掺杂80%的Ar 或N2时,转化效率可分别提高至36%和35%。

目前关于CO2转化的研究多集中于提高CO2转化效率方面,对于CO2放电特性的研究较少,但是分析CO2放电特性对于探讨CO2的放电机理以及调控CO2的能源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推进CO2的燃料化进程,有必要对不同条件下的CO2放电特性进行研究。本文设计了棒‒棒介质阻挡放电结构,施加kHz 正弦交流电压,研究了电极间隙为2 mm 时,电压幅值和电源频率对大气压下CO2的介质阻挡放电光电特性(包括电压/电流波形、放电起始电压和熄灭电压、放电功率和放电图像)的影响规律,可为优化CO2放电转化的运行参数,拓展低气压条件下的CO2能源化研究积累经验和数据。

1 实验系统

本文采用的棒‒棒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如图1所示,铜棒电极直径为4 mm,外部覆盖一层内、外直径分别为4 mm 和6 mm 的氧化铝陶瓷作为阻挡介质材料,电极长度均为80 mm,间隙0.5~20 mm 可调,左侧接地,右侧连接幅值和频率均可调的交流正弦高压。利用电位移平台将棒‒棒电极间隙调至本次实验设定的固定间隙2 mm,实验气体采用高纯CO2(99.999%,5N);实验前先将腔体抽真空至5 Pa,然后利用高纯CO2冲洗真空腔2~3次,以降低残余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冲洗完毕后,将高纯CO2通过流量控制器通入真空腔至1个标准大气压。

图1 棒‒棒介质阻挡放电结构Fig.1 Discharge structure of rod-to-rod dielectric barrier

为研究CO2放电等离子体的光电特性,搭建光电特性测试系统如图2所示。实验时,采用中心频率为20 kHz和40 kHz 的驱动电源,频率10~50 kHz可调;电压信号通过高压探头(P6015A)进行测量,电流信号利用电流互感器(Pearson 2877)或无感电阻进行测量,并连接四通道示波器(Lecroy Wave 400)进行数据记录;利用ICCD(Andor iStar334T)获取不同条件下以及不同时刻的放电图像。

本文中的回路放电电流采用电流互感器采集,回路电流包括位移电流和传导电流,其中位移电流为容性电流,电流超前电压约90°,因此放电功率P采用定义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为了得到清晰的放电图像,不同电压和频率下的整体放电图像由1个完整周期的放电图像累积100次得到,不同时刻的放电图像根据放电电流脉宽设置合适的拍摄步长累积200次得到,单次放电图像拍摄曝光时间设置为2 ms。

图2 CO2 放电等离子体的光电特性测试平台Fig.2 Platform for testing the optical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2 discharge plasma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电学特性

2.1.1 电压/电流波形

保持电极间隙2 mm 和电源频率20 kHz 不变,不同外施电压下(本文所指电压值均为峰‒峰值)的电压/电流波形如图3所示。为了使放电相对稳定,调节外施电压分别为16 kV、18 kV、20 kV 和22 kV。由图3可以发现:在电压上升阶段出现电流脉冲;随着电压增大,电流脉冲数增多,幅值逐渐增大;电压由16 kV 增大至22 kV 时,半个电压周期内电流脉冲由2个增至10个,说明放电随电压的增大而更加剧烈。

图3 不同外施电压下CO2 介质阻挡放电的电压/电流波形Fig.3 Voltage and current waveforms of CO2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t different applied voltages

由图3还可以看到,电压大小会对放电起始时刻产生重要影响。在18~22 kV 的范围内,随着电压的增大,放电发生的时刻明显提前。这是因为上次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在介质表面积聚建立反向电场——电压越大,积聚的表面电荷越多,反向电场越强,该电场与外施电压产生的电场相互叠加,使放电在电压过零前发生。

2.1.2 放电起始电压与熄灭电压

保持电极间隙2 mm 不变,选取电源谐振频率附近的频率范围(15~35 kHz),统计放电起始电压和熄灭电压如图4所示。其中2种电压的记录方法如下:将电压从0开始缓慢增大,放电起始时刻的电压记为放电起始电压;经过一段时间后,将电压缓慢降低,直至放电熄灭,此时的电压记为熄灭电压。

图4 电源频率对放电起始电压和熄灭电压的影响Fig.4 Effect of power frequency on the threshold discharge voltage and theextinction voltage

由图4可以看出,在所有频率范围内,放电起始电压大于熄灭电压,随着电源频率由18 kHz 增大至34 kHz,放电起始电压由约17.01 kV 增大至约17.36 kV,熄灭电压由约13.85 kV 减小至约13.16 kV。可见频率变化对起始放电电压和熄灭电压的影响甚微。熄灭电压随频率增大而略有减小的原因是:当频率增大后,相邻2次放电的间隔变小,带电粒子耗散减少;此外,频率增大后,相同时间内发生放电的次数更多,因而间隙中聚集更多的带电粒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间隙的击穿电压,使放电更容易维持[11]。

2.1.3 放电功率

保持电极间隙2 mm 不变,计算不同频率(16 kHz、20 kHz、24 kHz、28 kHz 和32 kHz)下的放电功率随电压变化如图5所示。可以发现:不同频率下放电功率均随外施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当外施电压较低时,功率变化曲线的斜率较小,表明此时放电功率变化范围很小;当外施电压较大时,功率变化曲线的斜率明显增大,表明此时放电功率随电压的增大而有较大的变化。结合放电图像来看,这是因为:电压较低时,仅在两电极距离最近处产生丝状放电,放电通道少,放电区域小;当电压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放电细丝逐渐增多,且放电开始沿氧化铝陶瓷表面扩展至更大区域,表现为放电功率明显提高。同一电压下,放电功率随频率的增大略有增大。

图5 不同频率下放电功率随电压的变化Fig.5 Discharge power against voltage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2.2 光学特性

2.2.1 不同电压下的放电图像

分别保持电源频率16 kHz 和20 kHz 不变,采集不同电压下的放电图像如图6所示,放电图像均由1个周期内的放电图像累积100次得到。可以发现:2种频率下放电图像随电压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随着电压的增大,放电强度逐渐增大,放电区域逐渐增大;当电压较低时,仅在间隙最小处产生丝状放电,累积图像表现为1根放电细丝通道,如图6(a)中16 kV 时的放电图像以及图6(b)中15 kV、16 kV和18 kV 时的放电图像;随着电压增大,间隙其他部位开始产生放电,表现为随机运动的丝状放电,但间隙最小处的放电出现概率最大,累积图像表现为中间放电通道明亮,上下两侧放电通道较暗,如图6(a)中18 kV 和20 kV 时的放电图像以及图6(b)中22 kV 时的放电图像;电压进一步增大之后,放电区域逐渐沿氧化铝陶瓷表面向左右两侧拓展,且放电逐渐趋于均匀,如图6(a)中24 kV 和26 kV 时的放电图像。

图6 不同频率、不同电压下的放电图像Fig.6 Discharge images for different frequencies with the voltage asa parameter

为了进一步说明随机运动的丝状放电现象,保持电源频率为20 kHz,外施电压为19.5 kV,采用单张模式多次采集放电图像,如图7 所示,曝光时间设置为2 ms以便获得清晰的放电图像。可以发现,此时放电表现为随机运动的丝状放电,放电通道个数和位置均不固定。为研究该条件下放电的统计效果,采集1个周期的放电图像并累积100次,得到放电图像如图8所示。可见,放电图像中间明亮,上下两侧较暗,说明虽然此时丝状放电通道的位置表现出很大的随机性,但间隙最小处的放电通道出现次数最多。这是因为间隙外施电压不变时,间隙越小,对应电场越大,放电更易产生和维持。

图7 电压为19.5 kV 时的单次采集放电图像Fig.7 Discharge image at a voltage of 19.5 kV

图8 电压为19.5 kV 时的累积放电图像Fig.8 Cumulative discharge image at a voltage of 19.5 kV

2.2.2 不同电源频率下的放电图像

为分析不同电源频率下的放电现象,保持电极间隙2 mm 不变,采集16 kV、18 kV 和20 kV 外施电压下不同电源频率(16 kHz、20 kHz、24 kHz 和28 kHz)下的放电图像,如图9所示。由于频率跨度范围小,为了观察到放电图像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将曝光时间设置为2 ms,累积50次。由图9可以发现:当电压为16 kV 和18 kV 时,放电强度随着频率的增大略有增大;当电压为20 kV 时,放电强度随频率的增大明显增大。这是因为在相同曝光时间内,频率越高,电压周期越多,放电次数越多,表现为放电更强。但频率对放电区域的影响较小,电压为16 kV、18 kV 和20 kV 时,放电区域均未随频率变化而明显改变。

图9 不同频率、不同电压下的放电图像Fig.9 Discharge images for different voltages with the frequency as a parameter

为进一步定性分析电源频率对放电强度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对不同频率下放电图像的灰度值进行提取,并将放电区域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相加,代表该频率下的总体放电强度。统计图9中放电图像的相对光强来表征放电强度,如图10所示。可以看到,放电强度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且电压为20 kV 时的放电强度明显大于16 kV 和18 kV 时的。这是因为,当电压增大至20 kV 时,放电区域已经开始沿氧化铝陶瓷表面向左右两侧扩展,明显大于16 kV 和18 kV 时的情况,因而具有较大的放电强度。

图10 不同频率、不同电压下的放电强度Fig.10 Discharge intensity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with the voltage as a parameter

2.2.3 不同时刻的放电图像

从CO2在不同电压下放电的电压/电流波形可以发现,在1个电压周期内出现多个放电电流脉冲。为了明确不同电流脉冲对应的放电现象,对每个脉冲产生的放电图像进行采集分析。

固定电压15 kV、电源频率20 kHz,此时每个电压周期出现4个放电电流脉冲。分别采集每个放电脉冲对应的放电图像。根据放电电流脉冲宽度和幅值确定采集区间和拍摄时延,其中第1个脉冲不增加延迟、曝光时间为4.6μs,第2个脉冲延迟6 μs、曝光时间为4.6μs,第3个脉冲延迟25.2μs、曝光时间为4.8μs,第4个脉冲延迟31.0μs,曝光时间为4.4μs。门宽检测信号如图11所示,4个放电电流脉冲依次标记为(a)、(b)、(c)和(d),对应放电图像如图12(a)、(b)、(c)和(d)所示。

图11 不同时刻放电图像拍摄门宽Fig.11 Gate width for discharge images at different times

从图12可以发现:正、负放电均为贯穿电极间隙的丝状放电,且在间隙最小处发生;同时,正、负放电均在瞬时阴极出现明亮区域。分析可知,4个脉冲均为发生在同一位置的放电,对应同一位置不同时刻的击穿过程,正、负放电第2个脉冲对应放电图像的光强均强于第1个脉冲,且第2次放电在瞬时阴极形成的亮区均大于第1 个脉冲。

图12 不同时刻的放电图像Fig.12 Dischargeimagesat different times

为进一步描述不同时刻的放电过程,利用MatLab提取图12中放电图像的灰度值,将灰度值在与间隙垂直的方向上求和,得到灰度值沿间隙方向(即电极轴向)变化的曲线如图13所示。为得到整体的灰度值分布,在图13中绘制出了6 mm 长度的灰度值分布,其中2~4 mm 为放电间隙。由图13可以发现:正、负放电图像的灰度值在瞬时阳极和瞬时阴极出现2个峰值,且瞬时阴极放电强度大于瞬时阳极;正、负放电中,第2次放电的放电强度和放电区域整体大于第1次放电。这是因为带电粒子耗散需要一定时间,捕捉第2个脉冲对应的放电图像时,间隙中还残留着第1次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亚稳态和激发态粒子。结合图11中的电压/电流波形可以发现,正、负放电第2个脉冲的峰值小于第1个脉冲。这主要是因为第1次放电产生的电子在第2次放电开始时未完全消散,为第2次放电提供了更多的种子电子,降低了气隙的击穿电压,表现为放电电流峰值的降低。

图13 不同时刻放电图像灰度值沿间隙方向变化曲线Fig.13 The grey value of the image along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gap

3 结论

本文设计了棒‒棒型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固定电极间隙2 mm 不变,研究了电压幅值和电源频率对CO2介质阻挡放电光电特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在半个电压周期内出现多个微电流脉冲,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脉冲数增多,放电电流峰值增大,放电时刻提前;随电源频率的增大,起始放电电压略有增大,熄灭电压略有降低,但变化不大,即电源频率对起始放电电压和熄灭电压的影响较小。

2)放电功率随电压幅值和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电压幅值对放电功率的影响更明显,电压较低时,功率变化率较小;电压较高时,功率变化率较大,主要与放电强度及放电区域有关。电压较低时,间隙只有1个丝状放电通道;随着电压的增大,放电表现为随机运动的丝状放电;电压进一步增大,放电区域逐渐沿介质表面扩展,且放电趋于均匀。随着电源频率的增大,放电逐渐增强,但放电区域基本不变。

3)对不同时刻的放电图像研究发现,电压为15 kV 时,1个电压周期内出现4个电流脉冲,正、负放电均在瞬时阴极出现明亮区域,且4个放电电流脉冲对应同一位置、不同时刻的击穿过程,正、负放电第2个脉冲对应放电图像的相对光强大于第1个脉冲,这与间隙第1次放电中残余的带电粒子、亚稳态粒子和激发态粒子有关。

从提升CO2燃料化效果的角度出发,更大的电流峰值、放电功率和放电区域更利于CO2的分解与转化,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可知,更大的电压幅值和电源频率将有利于CO2转化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灰度脉冲间隙
基于非因果滤波和零点法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识别方法
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条带灰度调整算法
基于OpenCV的车身匹配间隙测量方法
采用改进导重法的拓扑结构灰度单元过滤技术
间隙
天津港智慧工作平台灰度发布系统和流程设计
Arduino小车巡线程序的灰度阈值优化方案
给你
苦难的间隙
大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