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淋巴瘤易误诊发现异常要及时筛查

2020-12-28黄子慧

家庭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淋巴瘤靶向恶性

黄子慧

众多肿瘤中,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又因为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很多淋巴瘤患者没有第一时间被确诊,影响了治疗效果。

淋巴瘤发病年龄呈现两个高峰,51%的患者辗转多家医院

近年来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发现,淋巴瘤发病年龄呈现两个高峰:一是老年患者增多,80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常见,可能与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和医疗诊断水平提高有关;二是年轻患者多,可能与工作生活压力大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2019年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的数据显示,约43%的患者曾有过误诊经历,51%的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后方得以确诊。患者从初次诊断到最终确定所患亚型,平均耗费时长为2.5个月。调研表明,大部分患者为了确诊,需要奔赴北上广等医疗资源集中的大城市,异地就医成为许多患者无奈之下的选择。

经常有患者问淋巴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淋巴瘤学术定义上都是恶性的,没有良恶性之分,只是恶性程度不一。比如说霍奇金淋巴瘤、惰性淋巴瘤,病人可以长时间存活;而有一些高度恶性的淋巴瘤,病人从发现到死亡可能短短数月。

重视多学科团队的作用,有助第一时间确诊

临床上很多患者因为没有第一时间确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加重了病情。设立淋巴瘤筛查门诊,就是希望患者能少走弯路,及时确诊。淋巴瘤的诊疗可能涉及所有临床科室,因此特别重视多学科团队(MDT)的作用。这一点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19)》中已经有强调。淋巴瘤患者通过MDT会诊进行精确诊断,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更高效的诊疗服务。

以精准的病理诊断和分子诊断为向导,推动了淋巴瘤靶向及免疫治疗的飞跃。其中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能够达到70%~80%,甚至更高。这些是淋巴瘤治疗领域的巨大进步。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的“金标准”

淋巴瘤的病理诊断相对于其他肿瘤较为困难。最常需要鉴别的是良性疾病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此外,还需要与淋巴结转移癌相鉴别。此时的主要依据是病理诊断,也就是在显微镜下寻找恶性细胞。临床医生丰富的经验、高水平的望闻问切、精细的检查和化验,有助于提出正确的诊断方向、可能的疾病类型以及适宜的诊断手段。但这些都不能替代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也是所有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不管病灶的深浅、位置、大小、形状、硬度如何,必须进行病理活检才能诊断或排除淋巴瘤。浅表淋巴结可以切除后进行活检,深部病灶需要在B超或CT引导下行粗针穿刺活检;胃肠道、鼻咽部、呼吸道病灶可以行内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胸腔或盆、腹腔病灶可行胸、腹腔镜检查和活检,必要时可能需要开腹、开胸探查,取病理组织做活检。虽然比较麻烦,但对于确诊淋巴瘤是不可缺少的。即便过去曾经患过淋巴瘤,再次出现淋巴结肿大考虑复发时,也要尽量再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淋巴瘤是否复发,另一方面是因为某些淋巴瘤类型可能会发生病理转化,转变为其他类型的淋巴瘤,治疗和预后往往也会随之而变。

淋巴瘤早期症状不典型,三个部位有肿块要警惕

淋巴瘤分为很多种,不同分类的淋巴瘤症状都不完全一样。比较常见的是患者无意间发现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一般自己能触摸到的部位有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如果这些淋巴结在不痛不痒中逐渐长大,要引起重视。

另外,有些患者会出现发热,持续性的低热或周期性发热。伴随消瘦、短期内体重下降明显、晚间盗汗等症状,也有患者會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还有的患者会有皮肤瘙痒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特别是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时,需要及时去医院专科筛查。

中西医结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故治疗上差别很大,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淋巴瘤,无论从治疗强度还是预后上都存在很大差别。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化疗、放疗、骨髓移植、靶向治疗等。其中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中医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一是放化疗后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的身体情况比较差,可以用中药来调节体质,把疗程顺利地走完;二是治疗结束后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全方位地对病人进行调理,对预防疾病复发也有一定帮助。

猜你喜欢

淋巴瘤靶向恶性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UC1靶向性载紫杉醇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