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计

2020-12-28张出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能力素养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张出兰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丰富的研学旅行和探究活动设计,可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学的过程中,亲近自然,愉悦身心,敬畏生命。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素养和能力,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能力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0)012-084-03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在立德树人的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其中的重要形式的研学旅行更要从教会学生知识向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向转化。学生研学旅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在与高中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长白山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地质地貌特点,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性高山气候,经历了多次火山爆發后又经冰川雕塑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景观,从而造成长白山生物的垂直分布特点。长白山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首选地区。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强调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因此,我校将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融入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中。学生通过调查长白山地区的生物,能够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地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成为一个有理想抱负、有情怀的人。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及研学旅行要从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及创意物化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培养。长白山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与地理和生物学科的研学活动有较好的结合。学生们通过身临其境的研学旅行,能够培养理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有意愿去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

2.整体思路

长白山拥有丰富的动物、植物、菌物等生物资源,适合开展生物和地理学科融合的研学活动。长白山研学旅行主要以考察探究的活动方式展开,实现生物和地理跨学科相融合。

教学设计主要以长白山植物资源的探究为主线进行,为使学生有丰富的研学体验,长白山研学系列活动的课程共分为三个课题。课题一内容为长白山植物种类“我识别”,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植物识别、认知的一般方法,掌握植物分类的一般依据。在课后学以致用,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鉴别植物,以此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二内容为长白山植物标本“我制作”,旨在让学生在体验植物标本制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兴趣,学生的作品也可作为长白山研学活动的纪念品带回家珍藏。课题三内容为长白山植物分布“我探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层次更高,学生学习掌握植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并通过探究式学习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这三个课题知识与能力要求层层递进,逐级深入,让学生先从最初的动手操作和对知识的学习、归纳入手,产生兴趣后,再深入到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3.主要教学过程

这三个课题主要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与理性思维及科学探究的能力。课程分为15分钟线上微课学习和长白山实地考察探究两部分。线上微课主要讲解长白山植物分布的特点、样方采样调查方法的原理与操作方式、文献资料查阅方式及数据分析方法等(表1)。实地考察探究主要采取小组分工合作,小组需要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记录调查数据并分析及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学汇报,并由教师与学生进行研学成果的综合评价。

科学探究方法

1.相关资料的收集和研究

在开展研学旅行之前,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查阅相关资料,对长白山植物分布特点有一定了解,对研究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有一定的认知。资料查询平台有中国知网、百度文库、百度学术、维基百科等。在实地取样调查前,学生一定要明确自己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学生要明确探究什么,怎么探究,结果如何分析等问题。

学生在长白山实地调查之后,仍需要通过查阅文献了解调查数据分析的方法,并需要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尝试根据已有结果总结推导出实验结论。

2.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生根据学习线上15分钟微课、学案及前期查阅的资料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如探究某种特定植物的种群密度随海拔上升的变化等,设计实验实施过程,如确定实验的自变量(海拔等)和因变量(植物种群密度)、调查路线、样方调查方式及数量并预测实验结果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后,小组内进行明确的分工。为确保学生调查的准确性,由教师设计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记录表格,使学生明确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学生也能以此表格为基础,设计出与自己探究问题更相符的数据表格。调查研究结束后,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简要分析,利用如Excel、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作图。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后,要和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对比,找出与前人研究的异同并尝试分析原因。

3.研学成果的呈现

本课程对研学报告的写作形式分成两个阶梯:低阶的研究报告和高阶的研究性论文。低阶的研学报告要求学生在报告中写清小组分工、研究的问题、实验操作基本步骤、初步结果和反思等。高阶的研究论文主要针对有一定科学素养、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遵照科研论文的写作形式,如摘要、研究背景(需查阅一些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用软件绘图及对比差异等)、讨论(主要与前人的研究成果作对比、提出本研究的创新性及意义等)这五个环节规范地书写科研论文。完成论文后,按照一般科学研究的方法,尝试以PPT形式做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并在同学之间交流。

课程设计的意义

本课程的设计与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及生物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科知识结合较为紧密,在三个小课题的逐步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实现与学科知识结合,更能够通过实际参与和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国际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大环境下,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疫情和一些突发状况的限制和影响。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今后各类教学活动设计的新形势。因此,如何设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学课程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课程的整体设计可操作性较强,适用范围较广,如遇疫情反弹等其他不可控因素,学生也可通过研学网络平台学习微课,并通过小组合作查阅资料的方式撰写研究报告,教师也可通过线上平台完成课程评价。此外,样方采样调查法不仅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也同样适用于移动范围不大的小型动物的研究,操作容易,易学习和掌握且可用于任何城市绿地、公园、景区、山区等生物种群的调查。可用于组织不同省份地区的学生就近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总之,研学课程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创新,更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及时地修改和调整,开发出更多适用于本校学生学习实践的研学旅行课程。

参考文献

周竞超. 研学旅行活动如何实施——以“港珠澳大桥探秘之旅”为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9): 87-89.

猜你喜欢

能力素养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浅谈企业政工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企业政工师能力素养分析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