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职业院校美育课程体系架构

2020-12-28姜柯宇

职业·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

姜柯宇

摘 要: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职业院校必须构建合理的美育课程体系。本文以专业课程审美化、艺术选修课程审美化、社团活动课程审美化三个方面为切入点,阐述了如何挖掘学科美育要素、构建内涵丰富的“大美育”课程体系的方法。

关键词:职业院校    美育课程体系    审美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成为十九大报告的高频词。可见,当前中国社会对美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校的美育教育更是承担着提升中华民族未来整体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由于职业院校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这一特殊性决定了美育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不可或缺,因而必须构建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身心特点的美育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一、专业课程审美化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本专业学科特色,尽可能发掘专业学科教学中的美学要素,对学生实施美育渗透,将美育与专业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重点发掘专业教材中的内容美

教材是授课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和关键。职业院校的教师首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学要素,注重知识内容与美育内容的相互渗透,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美学教育。

教材的内容美可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自然美简言之就是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美,是人类最初的美感来源,也是最直观的、最易见的一种美感体验。自然美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长江黄河带给我们惊涛拍岸、雄浑壮阔的美,荷塘月色带给我们的静谧朦胧的美等等。以导游词课程为例,教师在授课中应深度挖掘教材中的自然美。如在讲授黄山风景区这一章时,教师可运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黄山的自然景色,并引导学生运用通感、联想、想象进行审美活动,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黄山客观的自然景色相融合,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黄山的秀美险峻。

社会美是美的形态之一,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人情美、传统美德、爱国主义美、劳动美等都属于社会美的范畴。以机电一体化等工科类专业为例,教师在进行专业授课过程中,可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恰当地引入钱学森、钱三强等一批大国工匠的感人事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形象之美。由于艺术美有一定的专业特性,因而教师在授课中要掌握相应的艺術知识以便更好地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艺术美。比如在面点制作中的蛋糕裱花技艺一课中,教师除了对裱花的技巧流程进行讲解外,还应发掘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绘画美,可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讲授美术绘画知识,如配色、构图知识等。

(二)善于营造教学过程中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是指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其时间流程。教学过程从古至今都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尤其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的专注性、主动性均比较差,因而教师要特别重视营造教学过程的和谐美,在授课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调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营造教学过程的和谐美可分为营造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教师与教法的和谐美,同时还应注意营造教学过程与周围教学环境的和谐美。营造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美,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给每个学生以期望和鼓励,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营造教师与教材的和谐美,即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大纲,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设计,突出重难点,挖掘教材的美育要素;营造教师与教法的和谐美,即教师教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教学的仪态,具备良好的语言、审美和艺术素养,善于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有趣。同时,还不能忽视周围教学环境对教学过程的影响,要从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这两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陶冶他们的情操,美化他们的心灵。

(三)注意突出教学过程的创造美

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积极地引导学生去了解美、发现美、创造美。这就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打破传统以理论知识和教师为本位的常规课堂模式,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觉创造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采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新颖、创新的授课方式,告别传统填鸭式的、学生依赖教师讲授为主导的课堂。

二、艺术选修课程审美化

艺术作为美的重要展示载体,可以作为学生美育的入口,让学生参与到美的实践创作中。因此,职业院校开设艺术选修课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但目前职业院校在开设艺术选修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受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开设课程较少;课程设置随意,质量不高;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等。因此,艺术选修课作为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的主阵地,在开设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提高学校整体重视度,规范艺术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应制定完善的艺术选修课的规章制度,由教务处负责对全院艺术选修课的教学管理、艺术实践活动和其他相关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统一部署,合理制定选修学分。

(二)根据学生特点及兴趣,开设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艺术选修课

学校在开设艺术选修课时,应注意开设的艺术课程及选用教材要符合职业院校学生青春洋溢的个性,尤其要关照学生的专业特点与专业学习有相关性。同时艺术选修课的开设还应多样化,使学生能针对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兴趣自由选择。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艺术类师资队伍建设

艺术选修课的开设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美育功能,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

三、社团活动课程审美化

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职业院校还应该提供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形式,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美育功能,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实现社团活动课程的审美化,职业院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如摄影社、话剧团、合唱队、篮球队、棋社等等,可以打破专业及年龄限制,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团结在一起,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同专业学生的交叉交流也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完善,打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发挥社团活动以美育人的功能。

(二)组建专业技能社团

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注重打造专业型社团。职业院校学生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因而在社团活动课程的设置上可将社团活动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为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三)加强社团规范化管理

学校要在宏观上规范社团管理,合理设置社团活动课程内容,配备责任心强的专业指导教师,重视社团活动的创新性。

(四)提供展示平台

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展示美育成果的平台,如定期举办艺术节、科技节、歌咏会、朗诵会、摄影展等等,并设立相关美育成果奖,鼓励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架构美育课程体系应以专业课程审美化、艺术选修课程审美化、社团活动课程审美化三方面为主体,让学生在了解美的同时,充分地在实践中去发现美、感悟美,真正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建明,王泰玄,谷长岭,金羽.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烟台工贸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的路径探索——以X职业院校为例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外聘教师管理探究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职业院校学生阅读能力调查
职业院校项目课程的功能与实践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