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完善北京城乡结合部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2020-12-28何志达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动员应急基层

何志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考验了首都北京的公共卫生水平、应急管理能力,更考验了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作为典型的超大城市,北京人口和经济密集型,城与乡的特点和发展差异明显,而城乡结合部更是治理的痛点和难点。在这次大考中,城乡结合部基层治理总体上经受住了考验,但疫情也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治理中的诸多短板和不足。下一步,必须统筹考虑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一背景,切实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化危为机,持续推动城乡结合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疫情凸显首都城乡结合部治理短板

城乡结合部的治理难题,源于其在城市快速扩张中规划建设管理的缺位:规划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生态环境较差;建设滞后,水电气热、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有短板;管理滞后,流动人口大量聚集,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瓦片经济”严重;公共服务滞后,社区(村)人财物有限,社会安全保障压力较大……多种原因互相交织,带来了纷繁复杂的治理问题。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笔者梳理了城乡结合部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组织动员能力不足

一是应急准备不足,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社区(村)普遍在应急管理的思想认识、物资上准备不充分,疫情初期仓促应战,口罩等基本防护物资严重匮乏;二是动员手段单一,基层干部大多通过“敲门行动”、微信群等方式开展群众动员工作,缺乏全面、系统的互联网动员平台;三是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工作部署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方式推动,在人员配置上主要依托社工(村两委班子)、市区镇干部下沉社区(村)和党员志愿者,其他治理主体并未有效跟进参与协同治理,同时社会组织由于不掌握社会资源、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二)基层管理服务能力偏差

一是社区(村)工作人员的职业化水平低,城乡结合部的社区组建时间均不长,人员经验不足,精细化管理能力不高,村级两委班子虽然熟悉情况但多存在老龄化问题;二是经历几个月超负荷工作,部分社区(村)工作人员难以获得物质激励与心理认同等,也是造成管理服务能力偏差的重要因素;三是部分小区服务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准物业小区、“三无”小区社区居委会管理覆盖不到位,自身组织能力差,居民参与度不高,而部分有物业小区的物业企业也存在怕得罪人、管控不够严的现象;四是基础工作延伸不够,楼门长、街巷长等作用发挥不到位;五是利益协调解决能力有待提升,在处理12345市民热线所反映的社区(村)整体诉求、小群体诉求和个体诉求之间关系时,受制于资金、权限等短板,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三)科技支撑基层管理能力不足

一是基础信息整合应用不足。部分之前建立的智慧社区平台、网格化综治平台等,由于在录入时数据信息不完善或后期更新不及时,在关键时刻难以发挥预期作用。疫情初期,大部分社区(村)对辖区住户、出租房屋、外来人口等情况精准掌握不够,对驻区企事业单位、商务楼宇、“五小”门店等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存在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信息不准等问题。二是部门之间存在数据壁垒。基层市场所、综合执法队、派出所、社区(村)、产业园区等部门之间,各自对基础情况的掌握都有局限性,且有些数据平台是封闭式的,缺少互联互通,网格之间也缺乏动态联系,不仅难以减少线下工作量,而且疫情初期数据报表耗費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与精力。三是数据信息传递不及时。没有通达社区(村)的信息化办公系统,各类数据无法第一时间传达到基层,利用微信群等又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导致不时暴露出辖区内新增病例不掌握、病人运送对接不及时、联防联控出纰漏等问题。四是“智控”作用发挥不到位,主要还是依靠人力进行封控,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电子测温等应用不足,精细化管理无法实施到位。

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也为我们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多元协作的组织动员体系。

1、加强基层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是制定完善社区(村)级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经常性地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二是构建政府力量、专业应急队伍、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的社区(村)级应急队伍,划定动员等级,确保可以根据不同程度第一时间实现应急人员力量组织。三是加强街乡、社区(村)两级应急资源的科学储备和统筹调配机制,强化基本应急条件下的应急物资储备,确保能够满足第一时间的应急需求。

2、完善社会动员力量数据库,建立现代化社会动员保障体系。一是开展社会动员力量普查工作。结合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由组织部门、应急管理、民政、市场管理等联合开展社会动员能力普查,对社会动员的速度、规模、效能等进行摸底,形成社会动员能力底数。二是建立可动员力量数据库,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应急物资、资源储备、交通运输装备、社会组织等专项数据库。三是同步建立相应的数据中心、信息安全中心等基础设施,由此形成全市统一、分级管理的社会力量动员信息平台。

3、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多措并举激发社区(村)组织动员能力。一是着力推动“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的途径和载体,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构建公共服务机制、村(居)民自治机制、社会共治机制,同时通过赋权赋能、权力下移、人员下沉,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最后一公里”。二是建立社区治理多元化主体网络。充分利用疫情防控中动员起来的资源,以现有社区组织为主体,加大社区社会组织扶持力度。同时,建立社区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协商、协同合作机制,充实社区工作力量。三是构建社区居民动员体系,以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调查为起端,既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又引入居民自我服务和主动参与,从而提升居民参与的能力和水平,使得社区在危机时期能够有效动员居民力量。

(二)突出自治法治德治,提升治理手段和治理能力。

1、着力推动“三治”融合,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一是必须运用刚性法律法规明确各主体的社会责任,强化法治。明确党委、政府、社会、公民等主体在社会治理共同体中的责任边界和角色定位,明确不同治理场景下各主体的权、责、利,从源头上杜绝推诿扯皮现象。二是制定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强化自治。培育村(居)民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将现代法治观念渗入基层社会,形成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典型宣传和舆论引导,强化德治。发挥党员、志愿者、各级道德模范、乡贤等“身边好人”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人人有责”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着力满足合理诉求,更好调动各方积极性。一是完善利益协调制度,引导共同体成员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理性合法地表达合理诉求。二是充分发挥12345市民热线发现问题、反映问题的能力,第一时间响应、及时解决、寻求满意,从而把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通过街乡大部制改革,理顺并整合管理职能,明确基层治理的服务主责和履职边界,进一步落实网格化属地管理机制,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有职有权。四是健全群防群治机制,把群防群治的触角延伸到户到人。全面建立楼门长、街巷长、庭院长等自治管理队伍,全面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真正形成一呼百应、来之能战的群防群治局面。

3、着力完善基层工作者激励保障机制,激发担当作为。一是要赋予基层更多的权力,鼓励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讓基层工作人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二是要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付出和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增进彼此间的信任感、认同感;三是要完善培训制度,增加基层工作人员在职培训的机会,提升能力水平;四是要给予适当倾斜政策,如在表彰慰问时加大一线优秀基层工作者比例,落实对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的相关补助政策等。

4、着力落实《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提升物业服务水平。2020年5月,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将物业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理范畴。一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健全物业管理体制。结合党的组织与工作覆盖率要求,全面实现“红色物业”管理,完善落实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和小区党组织、居民志愿者、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共治机制,破解物业管理难题。二是以落实条例为契机,将物业管理与常态化疫情防控、老旧小区改造、爱国卫生运动等多项工作结合起来共同推进,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以此逐步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健全“三无小区”服务管理机制。借鉴马驹桥镇在疫情防控中设立临时党支部代管的经验,破解“三无小区”日常管理难题。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加快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设立工作,提高覆盖面。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

1、加大信息技术的场景应用,实现智能化治理。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大智能化服务设备的投入。加快智能门禁、人脸识别等技术应用,将原有的人工查验由机器替代,快速实现人脸识别、智能测温、健康宝验证、公安系统联网等。

2、强化基础信息的收集整合更新,实现基层数据共享。充分利用疫情期间全面排查的信息,进一步整合汇聚一户一表等基础数据资源。注重基础数据植入,包括社区(村)的人、建筑物、企业等数据,尤其是居住人口的数量、年龄、职业、租住户、健康状况等信息要保持动态更新,做到查房知人、查人知房。同时,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打破“数据壁垒”,加快部门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交换共享,加快完善政务大数据支撑平台,推进相关数据资源下沉,为基层治理提供强有力大数据支撑。

3、构建基于网格化的“智慧大脑”,实现大数据管理。以网格为基础,编织一张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大数据网络,用数据互联互通保证人员跨网格流动的实时动态管控。加快网格数据在横向和纵向上的互联互通,破除网格“数据孤岛”。

4、搭建覆盖基层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便捷高效。一方面,建设覆盖基层的政府政务办公系统,满足日常电子化办公、网络办公、视频会议以及信息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推广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政务服务平台,优化办理流程,为社会提供服务有效集成、办事便捷高效、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本文作者系通州区马驹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猜你喜欢

动员应急基层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海底总动员
应急管理部即将举行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准备好应急包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