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小麦品种混种产量浅析

2020-12-28陈企村

种子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小麦产量

陈企村

摘    要:為了解小麦品种混种产量的变化趋势,从而为我国有机小麦生产及种业开发提供依据,利用混种产量实测值比混种组分单种产量实测值的平均数增减的百分数方法,从我国已发表文献中获取小麦混种产量效应值307个,分析其频率分布情况。总的来看,这些效应值有负向偏斜分布特征,但不显著,与混种组分单种产量的平均数相比,混种产量增加3.8%,混种有效率达75%。

关键词:小麦;品种混种;产量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1-0023-02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文献标志码: B

品种混种是指在播种或插秧时,借助品种多样性的特征所运用的栽培方法,其操作简单、灵活,不需要增加额外劳动力,具有明显的防治谷类锈病、白粉病、稻瘟病等叶部病害的效果,对一些虫害也有防治作用[1]。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品种混种已有较多研究,涉及大麦、小麦、小黑麦、玉米、水稻、大豆、蚕豆、油菜、棉花、红麻、甘蔗、萝卜、大白菜、苜蓿、茶树、烤烟等作物。几乎所有研究都将产量效应作为考察混种价值的唯一或主要指标,普遍认为混种能增产。然而,由于不同研究对混种产量效应的评价方法不同,因此,有关混种增产效应难有比较一致而清晰的数量概念。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麸皮也可充当饲料。本研究基于我国小麦混种文献,利用统一评价方法,对混种产量变化趋势作一分析,为我国有机小麦生产及种业开发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和提取

1.1   来源

利用CNKI数据库,以品种混种、混播、混栽、混植、混作、间种、间栽、间作等为主题,对品种混种文献进行系统检索,时间为1915年—2018年8月,相关文献包括试验和非试验报道类198篇,涉及小麦51篇。

1.2   提取

混种产量效应评价方法在不同文献中是各种各样的,本文采用混种产量实测值(观测值)与其组分单种产量实测值的平均数(预期值)相比较的方法,每个混种产量的效应值(%)=100(观测值-预期值)/预期值,当效应值≥0 时,混种有效。本文直接采用混种文献中以此方法得到的效应值,没有以此方法得到的效应值也可用,但从文献中可获取该方法所需各项数值的需重新计算。当文献中试验结果数据是用图形表示的,这种计算自然不够准确。所有效应值除个别是不同试验年份、地点或混种群体的平均值外,其余均为特定年份、地点或混种群体的特定数值。具有相同混种组分而有不同混种比例、混种程度或试验条件的,作为不同混种群体处理,因而具有不同效应值。各效应值都取整数,然后归入5组,即<-10%、-10%~0%、0%~10%、10%~20%、≥20%,统计效应值在各组中出现的次数,计算其平均数、标准误、极差和分布斜度及其显著性。本文中产量均为经济产量,没有考虑以籽粒产量构成因素为指标的数据。

2   结果与讨论

小麦品种混种增产幅度不大,与混种组分单种产量的平均数比较,混种产量平均增加3.8%(见表1),和欧美小麦品种混种产量研究结果5.4%(效应值数目741)基本一致,两者平均为4.9%(1048)。

2.1   有机农业应用

尽管混种增产幅度有限,但由于表1中数据出处的原始文献其试验材料均为现代改良品种或品系,其中不乏当地推广甚至是主要品种,且其试验结果数据多是在没有病害或病害不严重的情况下获得的,所以小幅度的增产优势仍有现实意义。有研究指出,混种产量在病害发生情况下比其在病害不发生情况下会有进一步小幅度增加。有机农业及其认证在我国已推广多年,其优点在于该方法不允许使用合成肥料和农药,提倡保护包括品种多样性在内的生物多样性。但为了防止生产中碰到的各种病害侵袭,有机农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生态防治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品种混种就是一个可选的生态防治措施,而通过预先混合种子制备工作以交付有机生产企业,可保证混合种子的质量和增产或抗逆的有效性。

2.2   混种机制应用

混种产量效应值往往集中于0%~10%,然而较大偏离0%~10%的数值仍时有出现。例如,混种产量与组分单种产量的平均数相比,增产幅度不少于20%的例子如[3-4、7、11、13、15],最大可增至26%,而减产幅度超过20%的只有1例(21%),因而说明进一步提升增产效应的空间是存在的。为此,需要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或进一步研究发现更多的混种作用机制。以往研究多采用小组分数目(2-4)混种群体(见表1),从生产及混合种子制备角度看,小组分数目也适宜。

3   结论

有机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我国迫切需要引入新概念、新技术或新设备。品种混种在传统农业良好实践的基础上带有现代农业特征。小麦品种混种优势常大于劣势,混种组分与组分间以及组分与周围环境(包括生物性或非生物性逆境)间的相互作用,其基本是朝着经济上有利的方向发展, 尽管程度通常较低,与混种组分单种产量的平均数相比,增产幅度较小。然而,小幅度的增产作用至少能够达到平产或不减产,为有机小麦生产及种业开发提供了必要基础或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 1 ] Smithson J B,Lenné J M.Varietal mixtures:a viable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productivity in subsistence agricultures[J].Annul of Applied Biology,1996(128):127-158.

猜你喜欢

小麦产量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国家统计局: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 下降21.3%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兄弟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