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索

2020-12-28宋才国

成才之路 2020年36期
关键词:道德观念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宋才国

摘 要: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重要的思想支撑,其富含传统美德,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重要影响。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及传统文化素养,结合教材内容合理渗透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不断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品德修养;道德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36-0090-02

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语言及认知教学的任务,而且担负着文化传承的职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此,本文对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进行探讨。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儒家思想提倡“尚志”,鼓励培养人们的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道家提倡“去我,去己”的思想观念,不受任何观念的影响,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更是对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最好的诠释,体现的是一种独立人格思想。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体现,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了有利依据,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

2.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财富,在教育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1.对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缺乏认识

当前,大部分教师都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做到对传统文化教学高度重视,能够将课本上提及的传统文化知识细致地讲解给学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外拓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但仍有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认识不足,缺乏重视,甚至有的教师认为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是“无用功”,会浪费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2.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较为单一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一般都会采用讲授的方式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这种方式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及空间较少,对学生的引导力不足,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3.忽视了传统文化渗透工作与语文课堂的结合

部分教师忽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的结合,没有将课本内容与传统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更没有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不能理解教师讲授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的体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语文教学有新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能力,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及民族自豪感。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采取有效策略,努力提高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

1.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技能及传统文化素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包含丰富的文学历史知识,还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要让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首先要具备传授的能力,而传授的能力来自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钻研。因此,语文教师作为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引导者,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教学技能,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广泛涉猎经典名著,在日积月累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养分。教师还要提高对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工作的重视程度,认识到语文本身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而且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应努力寻求语文教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难点问题,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2.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体验、感受和研究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在促进学生思考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及背景的理解,达到渗透传统文化的目的。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的学习过于枯燥无味,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科学、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方式,在讲解教学的过程中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抓住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通过传统节日了解其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和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3.结合教材内容,合理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在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要注重结合教材内容,将二者互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教学《出师表》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自己阅读赏析文章,了解文章的大体意思和结构,再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了解文章背后的故事,使学生充分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这时,教师再跟学生讲明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中心主旨,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采用生硬的方式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明白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再结合教材内容来进行深入教学。在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找到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方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和课后思考,反复琢磨学过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在课后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扩展阅读,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承担着育人任务。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端正学生行为、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应在传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自身携带浓厚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因此,教师应重视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断探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柳旭,王雪.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吉林省教育學院学报,2020(01).

[2]招力雪.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

[3]李芯.中学语文教学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5).

[4]徐倩.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趣味——论中学语文教学面向中国传统文化取材的三个标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6).

猜你喜欢

道德观念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由传统礼仪看中英传统人伦道德观念异同——以英剧《唐顿庄园》为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