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理工类博士科研工作开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0-12-28李翛

价值工程 2020年32期
关键词:科研博士困境

李翛

摘要:理工类博士的引进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目前高职院校理工类博士科研工作开展困境的主要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打破理工类博士教师科研工作开展困境的对策。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cto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necess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main causes of current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conducting dilemma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ct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lative solutions.

关键词:高职院校;博士;科研;困境;对策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doctors;scientific research;dilemma;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32-0061-02

0  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引进博士研究生人才。博士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类博士研究生的加入可以提高院校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如何发挥这些理工类博士自身的价值,如何使其价值实现最大化,以及如何快速有效的取得科研成果,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需要面对的问题。

1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工作是我国高职院校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工作的支持。首先,通过开展科研工作,教师们可以随时掌握自己专业领域内的最新优秀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从而增强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其次,科研工作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实验科研工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最后,科研也是高职院校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企业急需要一批有先进的科技观念,过硬的科技水平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而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和发展就是为社会和企业输送所需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要培养优秀的学生,理论学习和科研研究,两者缺一不可。

2  高职院校理工类博士科研工作开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引进博士的基本出发点是提升院校科研质量与水平,这也是博士的优势。普通本科高校培养的是学科博士,而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引进理工类博士往往需要面对转变思想、调适研究方向等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理工类博士面临的科研压力主要来源于四大主因:

2.1 教学任务重,导致科研时间受到挤压

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同时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一方面理工类博士在研究生阶段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学技能培养,所以其在入职之初,通常需要花多的精力来提升教学技能,以便获得学生和学院对其的教学认可。另一方面,新加入的青年博士教师基本都是按照讲师或者副教授的要求标准进行年度绩效考核,每学年要求的课时基本工作量较大,高强度的教学工作量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博士教师可用于科研上的时间受到挤压,制约了科研发展。

2.2 平台低,实验仪器设备不足,项目申请较难

和普通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平台低,项目申请途径少,理工类博士老师无法申报国家级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条件欠佳,科研基础较差,没有相应的专业平台或者优秀的研究团队支撑,实验所需仪器设备严重不足,甚至不具备博士人才开展工作所需的基础软件和硬件。不少高职院校由于粗放型扩张,甚至实训设备都存在配置不充分的问题。而理工科博士做科研最关键的是平台,仪器设备不足,科研工作开展困难。

2.3 缺乏长远规划,后期管理不到位

一方面,相当多高职院校由以前成人高校合并转制或普通中专升格而来,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另一方面,在引进博士人才时,院校对其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位,也没有给其规划明确的职业发展。在引进博士人才之后,人们普遍认为博士研究生就代表着“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所以院校对博士老师的培养不够重视,也缺乏合理的管理体系,如人才引进后的明确职责机制,完善的奖惩机制等。

2.4 目标不明确,缺乏坚定的科研信念

一方面,有些博士老师缺乏坚定的科研理想,缺乏明确的、具体的、长期的科研工作开展规划,一直未找到适合自己科研工作开展的最佳切入点。所以即便部分学校会给引进博士提供一笔可观的科研启动金,但由于博士老师本人对后续科研工作规划的不足,导致其的科研工作开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部分博士就職高职院校后感到“水土不服”,发现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和自己就职之前预期的差距大。尤其是对于引进的应届博士毕业生,高职院校可提供的科研平台与其以前就读的高校或者研究所的科研平台相比,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特别是有的博士还是跨专业的,所以引进博士在心理上会有落差感,从而会对科研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3  高职院校理工类博士科研工作有效开展的对策

为了化解高职院校理工类博士科研工作开展中面临的困境,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岗位培训机制

为了把握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了解职业属性,应当建立培训机制。一方面,建立良好的岗前培训,可以帮助新加入的青年博士教师快速完成角色转换,从学术角色转换为教师候选人。通过岗前培训,首先新进博士教师可以尽快的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相关科研项目申报政策要求等。其次,新进博士教师可以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包括教学方法和项目申报技巧等。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开展长期的实践培训和项目培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到与自己所在岗位相关的最新信息,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

3.2 建立“buddy plan”制度

结对导师,融入专业团队、科研团队,加快角色转变。通过“buddy plan”方式,学院给每个新加入的博士教师匹配一个资历老、优秀的教师。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以在工作上给博士教师一些指导,以便博士老师可以较快的上手新工作,融入新的专业团队、科研团队。后期,通过互相合作,两位教师可以团队名义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在此过程中,两位教师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

3.3 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

高职院校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可以创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有助于人力资源优化。对教师实施分类管理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必然趋势。如高职院校可以将教师分为以教学为主体的老师、以科研为主体的老师以及以管理为主体的老师等,根据不同类型承担不同比例的教学运行工作、科研工作,各司其职却又相辅相成,共创繁荣。博士教师属于科研型教师,教学课时量要求可以适当的降低,以便其有更多的时间用在科研项目上,出高数量、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3.4 协助博士明确科研方向,做好科研工作规划

完善教师发展中心职能,帮助博士规划职业发展,明确其专业及科研发展方向。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应该关注博士教师的职业成长,根据每个教师的特殊情况设立差异化政策,协助其明确自己的专业及科研发展方向,鼓励其去专业内代表性高校进修、访学。同时,博士教师也可以通过培训、企业挂职、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拓宽自身的交流渠道,提高自己的见识,明确自己的科研理想,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做出符合自身的科研工作规划。

3.5 通过合作的方式,拓展项目申请渠道

以前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有限,申请基金项目较为困难。然而,近年来随着大量博士人才的引进,高职类院校的科研实力显著增强,为基金项目的申请奠定了基础。对于重大项目,博士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申请,如通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促成与有资格申报国家基金的本科院校合作,申请国家青年基金等;通过挂职博士后,进行基金申请;通过与企业合作申请项目;直接引进携带基金项目的高层次人才。

3.6 提供良好科研条件,营造浓厚科研氛围

高职院校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在学院现有的科研基础上,努力改善科研条件,对理工类博士的科研工作尽可能的给予支持,如配备相关的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以及其它所需的资源。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建立更加公正化、规范化的科研管理制度,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调动博士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热情。鼓励教师积极加入科研团队或者作为团队负责人组建科研团队,构建院校多学科、多领域的科研团队。

3.7 强化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支持力度。博士群体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科研主体型教师,以校企共聘为手段,共建研创平台,与中小微企业进行有深度、有高度的合作,将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应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过程中。另一方面,合作一家企业,了解行业趋势及岗位特点,实现科研反哺教学。通过和一家引领行业发展、把握行业话语权的企业合作,博士教师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收集典型的项目和案例,改造后用于教学,构建特色鲜明的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3.8 搭建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交叉学科的研究合作

通过博士联合会平台,一方面,对正在进行中的项目进行跟进。另一方面,分享各位博士在科研方面的新想法,促成新项目的产生。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现交叉学科合作。建立相关项目团队,在专业律师团队帮助之下,仔细研究市场中产品的专利保护项,对比国内外产品的优缺点。通过研发改造,研究出既优于市场中现有的产品又可以应用于市场的产品,建设属于学校的子品牌,带动学校特色专业的建设发展。

高职院校要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方针,建立科学引进、合理配置、开发利用人才资源的有效机制,全面促进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博士人才的自身发展也要紧密结合院校建设目标的战略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鲁娥,吴梦倩,刘丽娟,户克玲.高职院校博士引进与发展激励对策研究[J].高教論坛,2019(36):16-17.

[2]聂小武.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发展剖析:问题、现状与路径[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0(3):6-11.

[3]陈安琪.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20(07):95-98.

猜你喜欢

科研博士困境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博士蚊
润博士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