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2020-12-28邓宽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邓宽

【摘  要】目的:就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对其实施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结果: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应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后,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结论:针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来说,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发挥的作用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0041-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近一年内(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0例),在基于不同治疗方法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患者占比较大,男女比例为20:15,年龄区间为19至59岁,中位年龄为39岁,平均病程为(32.16±7.65)d;观察组的男性患者同样占比较大,男女比例为21:14,年龄区间为18至5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7岁,平均病程为(31.95±7.12)d。已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异常、所用药物过敏及资料不全者,提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了有关内容,征得了他们的同意。将患者的一般资料予以分析、比较,数据间呈现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实际的治疗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即单孔鼓膜穿刺抽液;观察组则以此为基础给予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注药内容:在患者的外耳道实施消毒处理,在外耳道滴入1.0%丁卡因,以到达麻醉的目的,待5至10分钟后将患者的外耳道清理干净;将注射器和穿刺针头进行连接,注射器选用5毫升的作用适宜,在患者鼓膜后下方低处,亦或是紧张部前下方予以穿刺处理,直至鼓室将黄色液体抽搐,待液体完全被抽吸干净后拔出;使用5毫升的注射器,留3毫升空气,之后与穿刺针头天街,在前次穿刺部位的高处予以穿刺处理,直至鼓室后将空气注入,此时前次的穿刺口就会有液体流出,然后重复的将空气注入,直到观察到没有液体流出为止;将地塞米松、氨溴索注射液、糜蛋白酶进行混合处理,剂量依次为5mg、2毫升、4000IU,任意选择一个穿刺孔将混合液注入,之后将针头拔出,告知患者要偏向对侧,并将耳屏予以按压处理,以患者咽部感受到苦味感为宜。最后,将患者外耳道液体擦拭干净,嘱咐患者1周内不可再用药物或进水,该周采用抗生素、氨溴索、呋麻滴鼻剂滴鼻等治疗,连续治疗7天,给予复查处理,对于未痊愈的患者,开展二次治疗,总疗程不可超过21天[1]。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中实施不同治疗后,要注意留意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其有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合理评估临床疗效,显效:经相应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给予耳镜检查后,结果提示指标正常,没有出现复发情况;有效:经相应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给予耳镜检查后结果提示耳膜趋于正常,颜色、标志等无异常,听力超过10db,半年内疾病没有复发;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亦或是变化不明显。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处理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分别采用t、X2进行,P<0.05表示满足了统计学条件。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在观察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应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呈良好趋势,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则相对较差,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明显,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

在观察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应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低,短暂耳鸣1例,占比为2.9%,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则相对较高,短暂耳鸣2例,占比为5.7%,依从性眩晕1例,占比为2.9%,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明显,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

3 讨论

针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来说,其是临床常见病,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得到统一,认为与呼吸习惯感染、中耳局部损伤感染等有直接关系,受中耳内长时间停留分泌积液的影响,就极有可能造成肉芽组织的形成,故在治疗时,操作者需先给予排液处理,以起到预防肉芽组织形成的作用,且也能将急性转为慢性,常见治疗方法为单孔鼓膜穿刺抽液,但此方法无法彻底的将鼓室内的积液清空,加之强行抽出極易对患者的中耳腔造成负压,而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有利于残留积液的挤出,会在一程度上降低炎性物质的残留,且药物本身也发挥着抗炎作用,可避免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在预防并发症、清洁软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意义[2-3]。

通过本研究可发现,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应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后,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说明,针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来说,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应用价值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祖林,等.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杂志,2019,24(1):16-18.

[2]    车德安,等.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2(27): 3032-3033.

[3]    刘勇,等.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21(6):57-59.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