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起蛋鸡肝脏破裂出血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2020-12-28张勇

家禽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腺病毒肝炎鸡群

张勇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0)11-0030-05

禽病种类繁多,混合感染多发,如何快速明确动物疫病诊断方向,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肝脏破裂是造成蛋鸡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造成的经济不容忽视。其发病原因非常复杂,深深困扰者广大兽医工作者和蛋鸡养殖户。本文从肝脏的典型病变——破裂、出血出发,概述了几种造成蛋鸡肝脏破裂出血的常见疾病,并就其初步诊断进行了鉴别分析,希望有益于诊断实践。

1  肝脏破裂过程

肝脏作为重要的营养器官和解毒器官,受到毒素、病毒、细菌的损伤,第一步是发生代偿性增生阶段,即肝脏肿大(有的病对肝脏损害严重,不表现肿胀阶段);第二步是肝脏组织形成病灶,如肝细胞脂肪化、血管壁损伤、形成血管瘤、组织变脆等;第三步是量变导致质变,当肝脏病变达到一定的水平,肝脏严重受损,凝血酶原分泌不足,血液的凝血能力下降。一旦有诱发因素比如剧烈运动、挤压、踩踏、产蛋和排便异常等就可以造成肝脏破裂、大出血,继而死亡。

2  引发肝脏破裂出血的原因

2.1  病毒

2.1.1  戊型肝炎感染(HE)  是肝炎-脾脏肿大(HS)综合征的主要病因[1],可导致肝、脾肿大出血[2-3]。本病单独感染前期症状较轻,死亡率也不高,但是发病周期长,100 d后可导致全群90%的死淘率。与其他病混感时情况会很严重[4-7]。

2.1.2  腺病毒  腺病毒感染又称包涵体肝炎[8],可造成肝脏变形、坏死和细胞变化,同时会造成产蛋量下降10%,生长缓慢、脂肪沉积过多,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下降,以及引起呼吸道症状、腱鞘炎[10]。

2.1.3  禽白血病  可导致肝脏显著肿大、变硬,有弥漫性灰色肿瘤浸润,导致肝脏呈花斑状或颗粒状,肝脏变得很脆,肝脏和脾脏中有血栓形成,引起梗死和破裂。个别型可出现内脏器官多发性血管瘤,易破裂出血[3]。

2.2  细菌  如空肠弯曲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4]、鸡白痢沙门氏菌、败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细菌多为鸡群的常在菌群,一般情况下不发病,但是当鸡群免疫力下降时,一旦鸡群感染病毒病时,常伴随这些细菌继发感染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2.2.1  空肠弯曲杆菌  自然感染家禽时,通常无临床症状,但和别的疫病混感时或者当鸡群免疫力极其低下的时候,可导致弧菌性肝炎,肝脏肿大坏死出血[12]。

2.2.2  鸡白痢沙门氏菌  可导致肝、脾、肾肿大和充血[13],有时可出现腹水,雏鸡可出现无症状突然死亡;成年鸡主要病变表现为卵泡变形、变色,出现囊肿或结节状,输卵管干酪样渗出,纤维素性腹膜炎和肝周炎;心包炎,心包膜透明度降低,增厚,心包液浑浊增多。

2.2.3  禽霍乱  可造成肝脏肿大,可见多发性小的局灶性凝固性坏死区,异嗜细胞浸润区。

2.2.4  败血链球菌  可导致肝脏充血、肿大,有粟米状到1 cm大小的红色、褐色、白色的坏死灶。

2.2.5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可造成多器官坏死(包括肝脏),肉芽肿。

2.3  原虫病  如组织滴虫病(黑头病)、住白细胞原虫病等。

2.3.1  组织滴虫病  又名传染性盲肠肝炎或者黑头病。本病单独存在时一般不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是和其他病菌混合感染,例如柔嫩艾美耳球虫、大肠杆菌、梭菌等,可出现严重的病变,主要病变器官在盲肠和肝脏;盲肠壁变厚、充血,并有大量的渗出物,并逐渐干酪化,最终形成干酪样肠芯;肝脏形成圆形下陷的坏死灶,且肿大、变为绿色或黄绿色。

2.3.2  住白细胞原虫病  又名白冠病,可导致全身性出血,肝、肺、肾等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一些内脏器官及肌肉组织有白色的小点结节(裂殖子)[14]。

2.4  中毒  如霉菌毒素中毒、药物中毒等。

2.4.1  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主要是霉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麦角生物碱、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镰刀菌毒素、赭曲霉毒素、卵孢霉素、桔霉素、烟曲霉素等组成,可导致肝脏中毒、组织增生、多灶性坏死出血、组织结构破坏及蛋白、DNA合成受阻,肝脏坏死、变性,肝功能衰竭,肝细胞空泡化,肝脏颜色发白、黄绿色。早期肝脏组织代偿性增生肿大,后期萎缩。此病多发,诊断时应当首先排查饲料霉变问题。

2.4.2  药物中毒  例如磺胺类药物中毒,可造成皮肤、肌肉、内脏广泛性出血,肝脏肿大,呈淡红色或黄疸,有散在的淤点和局灶性坏死。

2.5  营养代谢类疾病  如脂肪肝综合征,又称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是一种营养代谢类疾病,原因复杂,产蛋高峰期多发,可造成肝脏破裂,腹腔中有血水或血凝块,肝脏肿大、边缘钝圆、油腻多脂,褐色或淡黄色,易碎[15-18]。

2.6  其它原因

2.6.1  应激  比如转群运输、免疫注射、气温变化、饲料改变、通风不良等。

2.6.2  生理阶段的改变  比如开产或进入高峰期。

2.6.3  感染一些其他的疾病  导致免疫力下降或者免疫系统崩溃。

2.7  13种疾病的鉴别要點  见表1。

3  預防措施和治疗措施

3.1  开展场内疫病净化,从引种着手就要引进高质量的鸡苗,拒绝买一送一,买一送二。

3.2  开展场内环境控制,减少场内单位面积的细菌总数、病毒总量。

3.3  尽量减少、减轻或者避免各种应激。

3.4  确保饮水充足、卫生。

3.5  提供优质的平衡日粮,确保无霉变,维生素、微量元素充足合理。少添勤添,吃多少添多少,保证营养,减少浪费,避免霉变。

3.6  防疫过程中要经常换针头,避免人为地传播疾病。

3.7  根据蛋鸡的生理阶段,定期使用一些抗应激、保肝护肾的药物进行预防。

3.8  不养病,发现苗头要进行积极治疗,防止继发感染。有条件的要进行病因调查和追溯,把样品送到实验室分离毒株/菌株进行确诊。

3.9  发现感染了没有治疗价值的疾病,要果断止损,全群淘汰。

参考文献:

[1]  赵冀楠.我国鸡群禽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  甘孟侯.禽病诊断与防治[M](第一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26-232.

[3]  单虎,兽医传染病学[M](第一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360-363.

[4]  张智慧.一株新基因型禽戊型肝炎病毒VaHEV-HB株的致病性与全基因组分析[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0.

[5]  杨树青.禽戊型肝炎病毒与马立克病毒混合感染的鉴定及禽戊肝病原学调查[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7.

[6]  房健.禽戊型肝炎病毒的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6.

[7]  梁燕飞,朱明君,成子强.禽戊型肝炎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J].中国家禽,2019,41(15):64-66.

[8]  董振杰.胶东地区鸡Ⅰ群禽腺病毒的致病性及防控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9.

[9]  杨进强.蛋鸡肝破裂病因及防治[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2):116-117.

[10]  王海明,王春秀.鸡白血病诊断[J].四川畜牧兽医,2015,42(02):53.

[11]  蔺军.各种常见鸡病肝脏的病理变化及鉴别诊断[J]. 畜禽业,2015(10):64-65.

[12]  李建民,王志彬.鸡肝脏破裂的诊疗[J].中国兽医杂志,1998(05):3-5.

[13]  李一经,常连武.以肝破裂为特征的鸡白痢沙门氏菌病[J].内蒙古畜牧科学,1990(04):31.

[14]  梁娟.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 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04):34-35.

[15]  刘晓平.笼养鸡脂肪肝综合症的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8(02):44.

[16]  夏道伦.笼养蛋鸡脂肪肝综合症的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1997(09):27.

[17]  于千桂.防治笼养鸡脂肪肝综合征[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7(01):45.

[18]  梁广成,高巍,谢泉,等.一株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家禽,2016,38(19):25-28.

[19]  刘东,刘红祥,于静,等.Ⅰ亚群腺病毒在我国鸡群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家禽,2015,37(15):70-73.

[20]  牛玉娟.禽腺病毒分离鉴定及致病机制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8.

[21]  国纪垒.I群禽腺病毒山东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2.

[22]  张忠赞,匡加聪,张志川,等.浅谈鸡白痢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畜禽业,2019,4:89-89.

[23]  陈岩.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20(03):127-128.

[24]  常品丽.一例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治体会[J]. 现代农村科技,2017(09):47-48.

[25]  刘建涛,崔京腾. 脂肪肝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 山东畜牧兽医,2018,39(04):79-80.

[26]  张加力,蔡亚南,温伟. 中西医结合治疗蛋鸡脂肪肝综合征[J]. 养禽与禽病防治,2015(10):39-40.

猜你喜欢

腺病毒肝炎鸡群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认识腺病毒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画里有话
试论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宝宝持续高烧不退当心是腺病毒肺炎
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三种不同腺病毒基因组提取方法对全基因组克隆构建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