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浅谈都市报副刊的“四化”建设

2020-12-28黄勇

今传媒 2020年12期
关键词:都市报副刊四化

黄勇

摘 要: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环境下,副刊能否撑起都市报的“半边天”?不少都市报都在尝试和突破。本文从《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的实际编辑工作出发,提出了应从主题矩阵化、选题系统化、类型兼容化、生产社会化4个方面重构都市报副刊“四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都市报;副刊;“四化”建设;《华西都市报》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12-0074-03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5G技术的应用推广,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尤其是面向市場的都市报的新闻属性急剧减弱,新闻传播的效率越来越低。在过去都市报主要传播新闻信息的时期,彰显价值阅读的副刊是可有可无的“从属品”或一周一期的“点缀品”。如今,为了生存需要,都市报纷纷加大了副刊出版的力度。

副刊能否撑起都市报的“半边天”?不少都市报都在尝试和突破。以《华西都市报》为例,2012年12月31日全新改版之际,副刊强势崛起,固定在周末两天出刊,每天8个对开版面。2017年1月1日起,《华西都市报》副刊又改为每天出刊,每天4个对开版面;在周末两天,副刊的比重占到所有版面的一半。2017年6月30日,在《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的研讨会上,时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鹏进一步提出:“在当下,报纸副刊和新闻版面应该平分秋色” 。

副刊版面的增多,在有效留住读者的同时,也给副刊编辑部带来巨大的挑战:怎么做才能吸引读者?该给读者提供怎样的内容?怎样才能挑起“撑起都市报‘半边天”的重任?笔者从《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的实际编辑工作出发,拟从主题矩阵化、选题系统化、类型兼容化、生产社会化4个方面,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重构都市报副刊的“四化”建设。

一、主题矩阵化

2017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再次改版。与以往改版不同的是,因受新媒体冲击导致报纸版面大幅缩减的背景下,副刊《宽窄巷》却逆势大幅扩版,从周末两天总共8个版,扩为每天4个版,成为“天天文化副刊”。

从一周8个版扩为28个版,副刊不仅是版面数量上的增加,更是内容丰富性史无前例的扩容。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有什么就刊发什么,这样的副刊只能算是堆砌了事,毫无章法可言,不仅让读者看得一头雾水,更会让编辑部疲于应付,难以长久。因此,副刊主题矩阵化势在必行,即每天出版的副刊,都应有一个特色主题。

为此,周一至周日的《宽窄巷》副刊,编辑部确定的主题是:周一为“语闻成都”,报道成都都市新兴的生活方式,聚焦个性化的人物和有个性、有品质的成都式生活样本,反映当下多元化社会文化带来的不同生活类型、别样生活态度、趣味生活圈子。周二为“城市笔记”,记录大城小事,从不同角度展示城市生活,通过讲述与方言有关的习俗、趣闻等内容,原汁原味地展示巴蜀市井文化;同时开辟行游版,讲述“文化苦旅”的故事。周三为“市民档案”,以近期热点新闻为切口,通过档案馆的档案、地方志的史料,结合采访,还原历史图像;还有老照片、时光版,讲述普通百姓亲身经历的难忘往事。周四主打考古发现,定位为“四川发现”,以最新的考古发掘新闻为蓝本,通过对一些特殊器物的追寻,重现精彩历史。周五是“剧透”,主打热剧解读及娱评,近距离接触文艺大咖、明星。周六、周日则以文史、人文和文学艺术为主,间隔一周有一期4个版的《当代书评》。

这样的主题矩阵,不但能固定分众读者,也能让编辑部在策划选题时游刃有余,忙而不乱。当然,因实际情况的变化,主题矩阵也在不断进行着调整。如现在《宽窄巷》周六的主题已经改为文学(散文、小小说等);《当代书评》在每周日都出版等。

二、选题系统化

“天天文化副刊”以主题矩阵化的方式进行构架,为编辑部的组稿指明了方向。在每天的主题框架下,其内容的指向领域都是一座座富矿。面对这样的富矿,编辑部初期虽然积极策划重点报道,但也有过碰到什么就发什么、题材浅尝辄止等教训,导致选题杂乱无章,题材浪费情况严重。经过及时纠正,“对选题进行系统化报道”逐渐成为共识。

所谓选题系统化,一般是指针对某个重大选题,事先进行周详策划,深入挖掘,精细组稿,持续性刊发报道的系统化“工程”。这些系统化的选题,小的可做几期,大的可做几十期,有的甚至做几百期,并固定为特色版面,持续数年。在这方面,《宽窄巷》副刊的例子可谓是数不胜数。

2018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宽窄巷》副刊顺应这一热点,策划了《那一年,我的高考》系列报道,不仅有记者采写的稿件,更有名人、大咖的约稿文章。这个选题以每天2~3个版、持续数天的刊发为规模,将个人际遇和时代背景巧妙结合起来,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受到广泛好评。更为巧合的是,这个选题提前“预测”了当年高考作文题“我的高考”,在社会上和读者中更是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系统化选题报道,成为《宽窄巷》副刊的经典力作之一。

2017年年初,笔者从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获悉:该档案局负责档案编研工作的胡开全先生从日本东京国立公文书馆找到了世界上仅存的一套蜀王文集孤本,并将其完整拍摄回来进行研究。笔者由此策划了系统性选题“蜀王秘档”,深入挖掘各类史料,采访相关专家学者,最终形成了26期的系列报道。2020年5月,根据该系列报道形成的图书、2019年四川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项目之一的《走马锦城西——五百年前的诗意成都》出版。此外,笔者还在该档案局挖掘出一批民间文书、契约,策划了系统性选题“尘封的乡档”,形成了34篇系列文章,字数近20万字。

目前,《宽窄巷》副刊规模最大、持续性最长、刊发文章最多的系统性选题是“四川百家姓”大型系列报道。2014年4月5日,该大型系列报道以4个整版的规模启动,此后,基本上以一周一个版的方式进行刊发,并固定为专题版面,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宽窄巷》副刊的品牌版面之一。

对此,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总编辑方埜说:“不少选题都成了网上的热点,文章成了网红,为互联网时代报纸如何突围,做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可以预见的是,选题系统化,将成为《宽窄巷》副刊今后继续保持下去的一个传统。

三、类型兼容化

2014年2月22日,《华西都市报》深化“大众化高级报纸”办报理念进行改版,时任总编辑李鹏给副刊的定位为:“办一份有文化品位的副刊”,并改名为《宽窄巷》。后来的实践证明,《宽窄巷》副刊的确在深耕文化方面做出了不俗的成绩,但又在思维上受到了禁锢,认为“文化副刊”就是做文史、人文、文学艺术方面的文章。

很显然,这样的思维模式将“文化”狭隘化了。如今,编辑部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带来的诸多弊端,并寻找新的突破口。笔者认为,突破的途径之一,是让以前报纸兴旺时期的经营性专刊回归副刊,让副刊类型兼容化。

回溯报纸副刊的发展历程,以往的副刊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文学、文史、艺术,更有涉及社会生活的汽车、房产、家电、通信、时尚、教育等方面的文化。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都市报经营业绩蒸蒸日上,1998年9月,《华西都市报》将房产剥离出来,设为经营性专刊,汽车、通信、家电、时尚、教育、美容等也逐步衍变为经营性专刊,刊发中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校园》版也改为带有经营性质的《教育专刊》,而副刊则从版面上消失了。

专刊取代副刊,是都市报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专刊既增加了报纸的信息量,提升了报纸的服务性、贴近性,又吸引了广告,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华西都市报》经营性专刊在最鼎盛时期,一天曾出版150多个版面,直接经济收入2 000多万元。

近年来,在经济转型大环境和新媒体崛起的影响下,专刊逐渐式微,版面急剧缩减,专刊的历史使命似乎已经结束。但专刊所承载的为读者提供文化“营养”的功能,并没有消失,也不能消失。

专刊回归副刊,在“文化副刊”的主旨下,不能走通过对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生活消费方面的报道为读者提供生活服务的路子。诸多都市报的实践证明,走“生活”路线的副刊,并没有让副刊闯出一条成功之路。那么,剥离服务社会生活这个元素,就应该大力发扬专刊的文化属性,使其融入“文化副刊”中,为副刊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更为强大的活力,扩展副刊的类型,让副刊包罗万象,内容更加丰富,吸引更多读者。

四、生產社会化

2016年5月4日正式上线的封面新闻,是与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并驾齐驱的网络官方媒体。在运行机制上,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实行的是“两个平台一班人马”的方式。

副刊稿件不同于新闻写作,“天天文化副刊”如果寄希望于记者采写稿件,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为继的。尤其是在智媒体时代,记者采写副刊稿件的弊端日益凸显:一是记者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新媒体上,如写作适应新媒体传播的稿件、采访制作视频等,对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采访、写作的副刊稿件,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确保稿件及时到位;二是副刊稿件类型大多属于专业领域,记者如要采写,需要对该专业领域有所了解甚至深入研究,才能采写出高质量的稿件,这对记者来说是一大难题;三是在绩效考核指挥棒的引导下,记者采写副刊稿件的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是副刊版面等米下锅,一方面是记者采写困难重重,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笔者认为,解决办法是社会化生产,即有针对性地向专业领域的学者、专家约稿。

专业的事情让受过专业化训练的人去做,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都市报副刊。在这方面,专业领域作者的优势明显:一是对其所在领域不仅熟悉,而且深入,非一般人所能及,因此其撰写出来的稿子,不仅有深度,也有厚度,更有专业度;二是不少专业领域的作者有强烈的写稿意愿,文章见报更多的是获得认同感和领域影响力,提高自身的领域话语权;三是专业领域的作者能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化产品,报纸副刊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同时也能以稿费的形式得到经济上的回报。

当然,社会化生产也存在弊端,如专业领域作者的文本表达难以达到都市报副刊通俗、浅显、直白的要求,他们更擅长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写作。为此,需要组稿编辑多与作者进行沟通,指导文本写作。

事实上,在《宽窄巷》副刊的社会作者中不乏佼佼者,他们既有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文本表达也能达到副刊文章的要求。如“二十四番·风信”系列主题策划报道的作者孙海,是植物科普作家,出版有多部关于植物科普方面的图书,微博拥有100多万粉丝,其文本写作细腻有趣,是用时光与草木温柔相待的文字作者。

五、小 结

在新媒体大行其道、都市报生存发展越发艰难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副刊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在这样的路径指导下,如何从构架、策略、方式等方面进行运营,笔者在编务实践中总结出的“四化”建设经验是否适用于其它都市报副刊,尚需时间来检验。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都市报副刊四化
省志所载报纸文艺副刊勘误及其考订
比主编还牛的副刊编辑们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副刊编辑:发挥文化传播作用
都市报读者调查与发展对策
报纸副刊的问题探析
喻华峰:《南方都市报》总经理二审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