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村晚”谈农村文化振兴新路径

2020-12-28刘迅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化振兴农村建设农村文化

刘迅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提升。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内容较为单一,文化活动表现形式也极为单调,无法与村民的文化需求相对应。如何“守正创新”已成为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以安徽省祁门县箬坑乡八一村的乡村春晚为例,从指导思想、活动组织、宣传效果三方面分析了“村晚”对农村文化建设创新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村晚;农村文化;文化振兴;文化活动;农村建设;活动组织

前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地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创新各类活动形式,电影、演出下乡、农村各项娱乐设施建设、乡村旅游文化建设、乡村书屋等都成为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项目。相应地,农村投资建设也越来越得到了政府的重視,资金投入不断加大,起到了良好效果。然而,当前村民对于政府组织的活动,主要还是被动地响应,即仅仅按照当地相关部门的安排来参与,很少有自己的想法与主见,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足,进而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当前,村民对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传统节日中。长期以来,民间活动形式主要有:扭秧歌、舞龙狮、放灯笼、猜灯谜、听戏曲、逛庙会、敲锣鼓等等,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村民的兴趣爱好也在发生着改变,一些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活动逐渐淡出村民的视野。加上表演的数量越来越少,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少,久而久之,村民们对于这些活动的兴趣也越来越低,从而选择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看电视、上网等现代化的娱乐活动中。尽管这些现代化的娱乐活动对人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毕竟在可持续上较传统的娱乐方式有所不足。本文认为,未来对村民文化娱乐活动的设计,应当是将传统的民间活动与现代的娱乐方式相结合,如广场舞、交谊舞、读书会、上网、下棋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村晚”为切入点,探讨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

一、“村晚”与农村文化的契合性

祁门县箬坑乡八一村的“村晚”是农村新时代文化凝聚力的文化载体。此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村民的参与度,使得每一位村民都能够从文体活动中获得体验感与满足感。本文认为,“村晚”和农村文化具有较强的契合性。

第一,“村晚”集中反映了村民对于传统田园生活的向往。众所周知,农村文化建设旨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其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随着农村文化的勃兴,传统村民性格中淳朴、善良、平实、勤劳的侧面得到了较好的展现和发扬。但是,随着农业的现代化,传统的田园生活已逐渐消失,我国传统农村文化中的优良部分需要新的载体。通过“村晚”这一形式,农村的纯正文化得以传递,在具体的节目中,村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怀念也得到了集中的表达。这对于年轻的村民而言,也是一个极好的文化哺育,通过这种形式,他们能够形成对父辈生活、劳作的感性认知,从而延续优良的传统。

第二,“村晚”能够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农村文化建设是乡土的,但也不能缺乏美学元素。也即,在建设新农村文化时,不仅要反映村民的日常生活,更要利用好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乡土资源,营造一个绿水青山的美好环境,尤其要加入历史文化遗产、传统风俗等因素,使得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得益彰。在此过程中,一些符号性的元素,比如,村前的老树、烟火的农家、院子里的鸡鸭、小溪的鱼虾等,都可以作为农村生活充满人情、体现温暖、舒适怡然特征的展现。而“村晚”正是集中展现这些元素的最好平台,通过这种形式,村民能够对自己日常生活、劳作的环境产生情感寄托,从而激发他们对农村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三,“村晚”是农村的最好名片。农村文化建设要加强乡土文化特色建设,从而增强农村的“软实力”。在“村晚”的活动过程中,一些具有特色的设计,如舞台打造、特色符号等,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例如,祁门县箬坑乡伦坑村八一自然村在“村晚”中加入了晒满了玉米的农家院子、农家的三轮车、村委的广播大喇叭、乡村开的小商店以及各家各户的鸡鸭猫狗在嬉戏的画面、一片片绿油油稻草的乡间小路、村民家里张张木制的桌椅,一捆捆被太阳亲吻过的稻草等,无不呈现出一种乡土文化的亲切感,对久居城市的观众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第四,“村晚”能够描绘农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变化。在农村文化建设当中,“村晚”是真实生活的一种微缩模型,短短两个小时的表演,却凝聚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相当一部分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甚至将户口迁入城市,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和农村的联系就此断绝。相当一部分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在功成名就后往往选择回乡创业,报答父老乡亲,从而打造了一幅来来往往、精彩纷呈、丰富多彩的景象。再加上大部分农村正在从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当中去探求一个平衡点,这些都给“村晚”的形式和内容创新提供了素材。当前,不少农村已开始探索通过舞台表演等手法,将农村生活的转变呈现出来,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节目具有较好的艺术价值。

二、“村晚”案例分享

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专家评审,从各市推荐、遴选的乡村春晚演出中确定了30台优秀乡村春晚。其中,2020年1月8日在祁门县箬坑乡伦坑村八一自然村举办的安徽省乡村春晚黄山市首场演出拔得头筹,被评为2020年安徽省最美乡村春晚。

该场“村晚”舞台精心选定架设在村中汪氏宗祠的“敬敷堂”和“敬敷月池”之间,镂空设计的舞台背景,马头墙、红灯笼、青石板、沿着“敬敷月池”的护栏,用臂膀环绕出一个既喜庆又充满灵气的舞台空间,营造出“望得到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徽州古村落。

从祁门县箬坑乡伦坑村八一自然村举办的2020安徽省乡村春晚活动节目当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主义文明道路建设中的“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孝道、关爱”文化精神,从而更好指引农村青年家庭对未来生活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该场“村晚”的活动节目中,有一个关于《好媳妇展示》的节目。节目的主要目的就是教育如今的年轻人以及小孩子们要懂得孝敬老人、尊重老人,突出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的含义。《唱支山歌给党听》则表达了党与老百姓的鱼水情深,表达了村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体现了老百姓们对如今的美好生活的获得感,感谢党给人民带来的好政策,让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让青年村民及孩子们知道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把党的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承给下一代,让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可以得到源远流传。

而且,祁门县箬坑乡伦坑村八一自然村在进行乡村活动时,还会把这些精彩的节目通过信息技术设备给录制下来,把这种好的文化精神宣扬出去,让这些“村晚”活动的影像资料更好保存下来,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变迁的珍贵缩影。因此,有必要把这种指导思想一直传承下去。

三、“村晚”与农村文化建设创新

本文认为,“村晚”对农村文化建设创新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村晚”能够从指导思想和内容上践行和弘扬农村文化。帮助村民举办文化娱乐活动,是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联系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实施人民群众路线教育实际活动的一个鲜明案例。通过“村晚”这种形式,不但可以让村民更好地了解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可以让村民从各个寓教于乐的节目中,了解到各类知识和理念,从而对党的农村政策形成更加直观的把握。

其次,“村晚”能够从组织性质和形式上践行和弘扬农村文化。在举办“村晚”的过程中,村民们都是自己在操办着整个活动组织现场,整个活动过程都是通过村民自己的努力与团结去完成的。例如自告奋勇地捐物资、自己动手做道具等。没有花费任何公款,没有专业的演员、没有华丽的服装,有的是村民的参与性、全民性、平等性,这充分发扬了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村民,如回老家过年的大学生,在“村晚”中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专业知识,为乡土气息浓厚的村晚平添了一份青春活力,得到了父老乡亲的一致赞誉。通过“村晚”也有助于在村民中发掘具有文艺潜力的个体,从而进一步从组织上丰富农村日常的文化建设。

最后,“村晚”能够从传播效果上践行和弘扬农村文化。从“村晚”节目的内容来看,充分体现了文明、健康、和谐的精神;从传播效果上看,践行与弘扬农村文化精神,而且结合了新时代党与政府对村民采取的各项惠民政策,源于实际生活,充分体现了村民对党与政府的热爱之情。因此,“村晚”节目从传播的效果上来看完成了农村的移风易俗,促进了家庭和谐、社会文明与进步。通过“村晚”节目,传播了文化知识,提升了村民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强化了村民创业致富、团结友爱的精神力量,同时也给下一代树立了一个正确人生价值观,激励他们努力读书,长大后为自己的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举办晚会节目的这种行为是非常值得肯定与赞赏的,也值得更好地推动与发展。它反映了我国村民的文化意识提升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非常有助于农村文化建设。未来应当进一步探索创新“村晚”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丰富乡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黄丹丹.乡村文化振兴实践路径探析——基于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再认识[J].大连干部学刊,2020,36(8):22-27.

[2]李志,毛惠玉.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居民满意度及提升对策探讨--基于重庆市的调查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1):87-98.

[3]秦利文.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途径探析[J].文化产业,2020(4):140-141.

[4]黄晓怡,徐迎庆,刘汝乐,刘胡忆雯,曾洪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20(1):18-19.

[5]毛一敬.农村文化建设实践路径的类型化分析——基于对村民文化需求实践的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20(3):119-130.

[6]俞越东.文化馆展览服务融入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思路研究[J].视界观,2020(4):0052-0052.

[7]郭劲草.新时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青年与社会,2020(17):154-155.

[8]王培璐.浅析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路径——以探索J市基层文化建设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0):340-341.

作者簡介:刘 迅(1967.3—)男,籍贯:安庆,民族:汉,学历:大专,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文化振兴农村建设农村文化
弘扬德孝文化 助推文化振兴
浅谈如何加强乡村文化振兴
公证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助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