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基础 抓重点 立长远谋划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新篇章
——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2020-12-28河北省水利厅总规划师边文辉

河北水利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全会水利水资源

□河北省水利厅总规划师 边文辉

10 月26~29 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我国今后一个阶段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导。11 月7 日,省委召开九届十一次全会,对标国家规划《建议》、结合全省发展实际,审议通过了《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省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目标和推进举措,为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指明了努力方向。通过反复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理论收获颇丰,思想感悟颇深。

1.深入学习,提高站位,切实领会全会精神、规划《建议》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全会主题重大、内容丰富、意义深远。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和重要讲话,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全会通过的国家规划《建议》阐明了到2035 年的远景目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举措,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遵循、依据和路径。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是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描绘到2035 年发展蓝图、规划未来五年发展思路的动员令,全会审议通过的河北省规划《建议》明确了全省未来15 年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工作主基调及重大举措,符合全省实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贯彻好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推动我省规划《建议》落地见效,一是要深入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河北工作的一系列批示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全会对河北所处的历史方位、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上来,充分认清“十四五”时期河北仍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把握好国际、国内、省内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挑战,认清发展主要矛盾,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新趋势、新任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三是要时刻谨记到2035 年全面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坚持深入实施“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尤其要凝心聚力持续全力抓好“三件大事”落实落地。

2.抓住重点,明确目标,切实把握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水利改革发展重点

河北省规划《建议》对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提出要求、明确举措,涵盖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保护利用、防洪抗旱、水生态环境修复、河湖管理、引水调水等,为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其中,将推进华北地下水大漏斗综合治理单列一条,充分体现了我省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更体现了省委对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的高度重视和必胜决心。

地下水超采严重制约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直接关乎全省人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应有之义,是我省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对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高度重视,2014~2017 年在我省开展了治理试点工作且效果显著。从2018 年开始,国家计划利用5 年时间,在京津冀地区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明确了我省到2035 年的远期目标。今年,省委省政府从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治理华北大漏斗的高度出发,决定加快治理进程,到2022 年全部完成压采任务,提前13 年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水位止降回升。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协力推进超采治理工作,综合实施“节、引、调、补、蓄、管”治理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近期,根据省委常委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研究制定了今后3年攻坚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压采目标、明确治理举措、压实工作责任,全力确保任务如期完成。

3.理清思路,找准问题,切实提出我省水利“十四五”规划可行性建议

“十四五”是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中央和省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全社会对水利的认识和期待也逐步提升,另一方面,应该意识到,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村供水保障体系建设、河湖水生态环境修复等重点工作任务艰巨、亟待推进。针对我省“十四五”时期水利工作,提出几方面建议。

一是统筹考虑水资源现状和用水需求。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任务艰巨,应综合考虑我省水资源分布状况、承载能力、发展潜力以及超采治理目标任务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提出发展目标、安排项目建设。同时,也要统筹考虑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向我省产业转移的需要,结合京津冀三地的水资源现状,确保在不过度开发水资源的前提下,保障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着力强化水利行业监管。党的十九大以来,水利工作总基调由注重工程建设转到了统筹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结合近两年总基调的落实成效,强监管确实符合我省水利发展实际、确实有效促进了水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十四五”时期,应持续强化水利监管,对重点防洪工程、供水工程、水保工程、水文水资源监测设施等工程管理、管护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找出问题,提出对策,最大程度落实工程后期管护责任、管理机构、人员及经费;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采取飞检、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督查,指导协调解决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加强对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运用信用评价机制,倒逼市场主体自律,创造良好的水利建设环境。三是主动对接国家水网建设。国家规划《建议》指出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应主动对接国家水网建设的部署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全面摸排水利建设进度,找准短板弱项,明确建设目的,提出优化水资源布局的水利建设项目,切实提高水安全保障程度;研究推进水生态治理修复,实现人水和谐发展;研究解决防汛抗旱短板,推进风险隐患治理,有效防御自然灾害。四是推动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当前,单纯依靠财政资金实施水利工程的难度很大,今后一段时期,应把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作为重点之一,通过出台政策、财政资金引导、金融资金扶持等综合措施,鼓励和推动社会资本、资金投入水利项目建设,服务全省水利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全会水利水资源
水资源(部级优课)
走进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水文水资源管理
全会表情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