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疫病防控建议

2020-12-28刘文奇

饲料博览 2020年8期
关键词:疫病养殖场仔猪

刘文奇

(兰西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黑龙江 兰西 151500)

在疫病防控过程中,除了要对传染源进行有效控制以外,还要对其传播途径进行有效控制,单一的防控措施难以取得理想的预防与控制效果,应从病原体的控制、加强免疫以及强化饲养管理等多个层面开展综合防疫工作。

1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中的疫病流行情况分析

1.1 新老疫病同时存在

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过程中,新型生猪疫病不断出现,常见疫病也不断发生,不仅对生猪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也会增加养殖场的损失。其中,伪狂犬病的发生,不仅会导致母猪出现流产现象,还会引发新生仔猪的死亡。由于饲料中存在大量的霉菌毒素,猪食用后会导致母猪中毒,会使其生产的仔猪出现腹泻现象,进而会导致仔猪出现大量死亡。

1.2 免疫抑制病的威胁日益提升

现阶段,蓝耳病等免疫抑制类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一旦患病会对生猪的免疫系统产生严重破坏,致使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大大减弱,进而导致生猪疫病频繁出现。

1.3 多种疾病联合发病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难以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疫病的联合发病,通常都是两种以上病原体共同作用,且发病症状不明显,进而难以准确判断具体的病因。然而实验室诊断费用较高,过程也较为繁琐,这会显著提升生猪养殖成本,同时由于混合疾病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也会导致生猪大面积死亡。

1.4 过于依赖药物治疗

养殖场通常会采用药物治疗措施进行疫病的控制,这会使生猪体内的细菌对疾病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一旦发生疫病,规模化养殖场会对所有猪群进行青霉素等药物的全面注射,并且所注射的药物剂量不断增加,然而所取得的效果却不断降低。过于注重治疗,忽略疾病的预防,是疫病难以得到有效防控的直接原因。

1.5 猪场疫病综合防治措施设计不合理

在疫病综合防治过程中,未能合理进行免疫程序的设计,疫病的控制也未以当地的流行性情况以及猪场的实际状况为依据,同时也未能将生物安全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问题都是导致疫病发生率不断提高的原因。

2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疫病防治对策

2.1 制定严谨的养殖环境清洁消毒规划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应不断进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其养殖相关专业知识的储备,并建立严谨的养殖环境清洁消毒规划,使所有工作人员认识到清洁消毒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制度规划执行清洁消毒工作。可在养殖场内建立消毒池,并定期补充消毒液,每周至少消毒1次,每月要全面消毒1 次,如在疫病流行期间,可将每日的消毒次数增至2~3 次。任何车辆或人员进行养殖场前都要在消毒池进行消毒,也可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车辆的全面消毒。工作人员进出养殖场时,应及时进行操作服的更换,并采用紫外线照射等各种有效的消毒方式进行操作服的定期消毒。

2.2 加强生猪饲养免疫管理

在日常饲养中,要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式进行猪体内寄生虫的检测,并对其免疫能力进行判断,并对生猪的免疫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此防控疫病的出现。日常饲养过程中,养殖场应合理进行饲料的搭配,以保证生猪可获得充足的营养,确保水源的清洁卫生,提高饲养的科学性,以此提升生猪的免疫能力。同时,养殖场还要根据养殖阶段的不同合理进行保健预防,确保科学使用预防类药物,且定时进行药物的投喂,以此提升生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此外,还要加强生猪的免疫接种工作。在当地疫病流行时,根据疫病种类从正规厂家进行对应疫苗的引进,并规范进行接种。及时淘汰病猪,并采用无公害的方式进行病死猪的处理,以免疫情大面积扩散。

2.3 严格控制生产引种

养殖场应从正规渠道进行种猪的引进,尽量做到自繁自养,也可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配种,以此减少疫病的发生与传播,减少养殖户的养殖投入,进而实现养殖收益的最大化。如引进的仔猪携带病原,必须及时对其进行隔离饲养,在隔离期满后再将之与健康猪进行混养。

3 小 结

综上所述,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养殖过程更加专业,有利于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收益,然而规模化养殖也为疫病的大面积感染带来了可能。因此,规模化养殖场面临着严竣的疫病防治压力,基于此,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治体系,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疫病的预防与控制,以此推动养殖行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疫病养殖场仔猪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粪污第三方治理意愿研究
——基于江西省调查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