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媒生物防制综合管理与对策研究

2020-12-28河南省汝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71200尹小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2期
关键词:生物部门制度

河南省汝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71200)尹小丽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一种需长期、持续、反复的工作,从而提高城区卫生环境;主要的措施为环境防制为主,化学及其他防制工作为辅,从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除害防病管理,坚持用药防制的管理,增大监督力度,落实监督制度,把控病媒生物密度的控制力度,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环境。在国家建立卫生新城区的活动中,增加了病媒生物检查的范围,促使领导人员极为重视病媒生物监管及治理力度。自全国范围内的各类优秀城市评选开始,除“四害”工作在全国上下均得到有效的改善及控制,在我县近年不断巩固中,坚持持续性监管及突击检查,在工作开展中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我县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详情报告如下。

1 组织情况

病媒生物的防治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模式,在我县政府部门的全面支持下,成绩斐然。

1.1 组成结构 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县长担任总负责人(小组组长),各级职能部门分管领导担任成员,负责各社区、街道、单位的调控,从而积极团结、相互配合组成我县除“四害”的工作组织网络。

1.2 责任制工作模式 根据病媒生物工作的范围进行分配,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片到组、单位负责”的原则,从而积极开展工作。具体的分工单位为:城区政府部门、县卫计委、市政管理局、建设局、水利局、文化局旅游局、运输部门、食品监管部门等进行联合参与除“四害”的工作中。

1.3 时间规划 各县直单位、各社区、街道等部门均积极认真排查病媒生物滋生地区,并根据排查数据制定改善工作方案;并认真检查本工作区域中卫生防制的设施,对于损坏物品及时更新、补充、更换等。由本县创建办统一组织,并统一投放安全有效的防蚊、苍蝇、鼠、蟑螂的药物进行消杀,积极降低病媒生物的密度,并实时监测,为全县集体进行防治病媒生物提供科学依据。由县创建办集体进行验收,并将检查结果以数据、图表等形式进行全县通报,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其中,并对病媒生物防治不到位工作进行及时补救,消除漏洞。通过电视台、广播台、报纸、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病媒生物的防治知识宣传给广大民众,增加民众的病媒生物的防制意识;促进居民积极主动清扫自己房屋前后卫生,清理各处污水集聚地,铲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区,做好除“四害”工作。县创建办对各地区部门实施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全面、多次的督导,及时将各阶段工作上报政府部门。对工作不力、影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相关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建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档案,并将各单位实施的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防制方案、技术支持、药物器械使用、购买、消毒杀菌记录、病媒生物密度检测等进行严格统计,保证数据真实有效[1][2]。

2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系列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各辖区部门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部分问题严重影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进行,详情见下文。

2.1 各级领导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态度不同地区领导对本次防制工作的重视态度不同,甚至对于重点行业的监控力度均有不足,例如:餐饮、宾馆、客运、垃圾处理站等地区。经统计,领导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认知不足,重视度降低,因各种因素导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经费严重不足,导致组织人员积极主动性较差,组织制度不严谨,宣传力度不足,自我管理较差,甚至部分群众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无任何认知,从而导致病媒生物的防制工作开展缓慢,短期效果不佳,长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无任何成效,甚至环境卫生污染更为严重。

2.2 组织管理不足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及相关监管部门存在不一致的现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管理部门有办公室、后勤、设备部门、人事部等部门,各不相同,甚至部分单位存在找不到监管部门。同时除设立专门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人员外,未有其他专职人员,存在严重的兼职现象,导致病媒生物监管、治理人员不足,有时因工作的因素导致工作人员不到岗行为。管理制度脱节、管理人员业务不足,从而严重降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顺利实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出现断层,从而严重影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成效及顺利开展。

2.3 日常管理、制度建立不完善 大部分地区工作部门均积极响应国家建立卫生环境达标的城市计划,但因各地区情况不一而足,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管理制度、实施制度及监管考核制度均存在不足之处,部分制度仅为书面字据,无任何落实状况、监督考核数据,有检查、无数据记录;有活动,无资料反应,甚至部分部门未建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日常管理制度及记录表格等,严重妨碍我县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数据收集及对比工作成效。

2.4 设备资料管理不到位 地区部门对设备资料管理的重视度不同,监管力度不同,因此存在设备资料不规范,档案建立不全,制度不完善、工作计划不足、长期发展规划不完善、定期自查自纠无数据支持、除“四害”的药品记录不全,未设立专人专管制度,各种标识明显不足等。

2.5 现场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 各地区部门中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专职人员较少,多为兼职人员,病媒生物防制措施较为单一,偏重化学方法防制,物理、生物防制较少。多次重复使用同一种防制药物,从而导致病媒生物产生抗药性,数据显示除“四害”工作成效逐年降低,同时也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实施及开展。

3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开展保障措施

3.1 细化病媒生物的防制方案、积极在各级部门中落实 我县积极召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相关会议,并将各部门中的不足给予完善,分工细化,组织人员进行相互协调,按职能分工并将任务进行分解,说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要求数据,严格要求各职能部门按数据统计说话。分别制定有效可施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方案,既突出重点防制工作专项整治,又要全面推进、不可遗漏任何死角,集中力量联合广大群众,认真落实各项措施[3]。

3.2 查缺补漏、狠抓整改 根据评审指标,对各地区进行严格考核,对照标准,统计各项考核数据,促进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发现不符合标准的积极促进其整改,及时补救,确保各指标符合要求。

3.3 落实保障,加大投入 设置专项资金,用于领导小组的日常运行工作中,复审宣传教育中以及城区防制工作、资料制度编辑、专家检查等。

4 讨论

病媒生物有适应性强、繁殖过快等特点,因此,病媒生物的防制工作需要长时间持续的工作密度,一旦选的防制措施不严谨、方法不当常导致病媒生物的严重反弹,造成病媒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出现密度高峰期。因此针对各行各业中存在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单一、防制水平较低等现象,我县积极开展消杀专项讲座,积极增强人们对除“四害”的意识,促进各行各业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开展[4][5]。

根据各级领导及专家大量工作的统计,目前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制度以保证后续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进行,现总结如下:①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数据统计及研究,制定适应各级部门的相对成熟、满足社会需求的制度,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以提高我县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顺利开展。②加强对已经发布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的推行及开展,促进各级部门积极实施并实施严格的追踪评价,促进行业人员积极熟练掌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促进组织人员及民众用好制度,把书面文字实践至日常工作中。

猜你喜欢

生物部门制度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第12话 完美生物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某些单位的制度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