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质量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

2020-12-27王晔煊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书商纸质图书

王晔煊

(鞍山师范学院 图书馆,辽宁 鞍山 114007)

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文献信息资源采访工作是图书馆的基础性、全局性、导向性的工作.图书采访质量不仅关乎图书馆藏书质量及馆藏结构,而且也决定着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含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建设两大类.随着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出版物、电子出版物急剧增多,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成为可能的同时,数字资源已成为馆藏资源建设的重点.面对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紧张和纸质图书借阅量逐年下滑的现实,部分高校图书馆存在对图书采访工作重视不够、对图书资源采购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这都不利于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全民阅读活动的有序开展,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培育.

1 纸质阅读的益处

随着方便、易携、无线联网的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的纸质阅读越来越疏远,对经典阅读方式越来越陌生,导致一些大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的4.66本基本持平.我国成年国民网上活动行为中,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倾向纸质阅读的读者比例下降[1].数字化阅读存在诸多优势的同时,这种碎片化的时间结合娱乐化快餐化的读屏方式,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弊端,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国家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高等教育要围绕着“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来办教育.

1.1 纸质阅读具有仪式感

阅读是人们最普遍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常说生活需要讲究仪式感.而当阅读成为另一种生活仪式之后,相比数字化阅读带来的短暂乐趣,书本阅读的生命力更厚重、更旺盛、更持久.书本阅读的这种“仪式感”不仅从书籍本身的装帧到排版、插图等都带给人愉悦感,而且阅读活动本身也与周围环境产生着内在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体验.这种体验已经深深地积淀于人的意识深处,成为一种文化基因.通过阅读文字的韵律、聆听翻书的妙音、呼吸油墨的芳香、触摸纸张的质感,充分调动五官的机能和人脑的思维活动,与作者、与文字进行一次深度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纸质阅读的这种仪式感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情趣的陶冶和认知的升华.

1.2 纸质阅读有利于身心健康

阅读是一项系统的思维活动.与纸质阅读相比较,数字化阅读显著的碎片化特征让人静不下心来、易于浮躁,同时随时跳出的页面信息使人分心,打断人的思考,扰乱人的情绪.纸质阅读能让人们聚精会神,全身心专注于书籍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有利于培养人们的书生气质;纸质材料在灯光漫反射作用下有利于缓解视觉疲劳,让眼睛更舒适;纸质阅读时的大脑活动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起到一定的催眠效果,帮助人更快入睡;纸质阅读能让人品味纸墨芳香,沉浸于读书的氛围,在阅读中享受快乐,有助于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开展经典纸质阅读活动,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对于正确“三观”的养成极其重要,有助于大学生品格锤炼、健康心态和求知欲的滋养,最终实现精神成长和自我完善[2].

1.3 纸质阅读有利于知识的学习

数字化阅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它的便利性和丰富性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阅读;另一方面,它的碎片化和娱乐化的特征客观上导致了人们快餐式的浅阅读习惯,让阅读变得简单随意,削弱了阅读的严肃性和仪式感.比较而言,纸质阅读能充分调动人的感官和大脑的机能,便于读者细思多想、便于读者分析评判、便于读者做笔记,有利于深阅读(精读)习惯的养成.阅读与思考和质疑相伴而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大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深阅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认识、理解、分析、记忆、创造等思维活动,需要不断更新和丰富原有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最终建构更高层级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相互促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深阅读的方式阅读经典著作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

2 图书资源采访质量影响因素

高校图书采访工作是信息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采访质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馆藏建设水准和信息咨询服务能力[3].当前,高校图书采访工作大多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招投标工作,确定2~3个图书供应商后,图书馆通过供应商选书和采购图书.然而购书经费紧张、读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阅读需求等内部因素,以及复杂的图书出版发行市场等外部环境,都给图书采访工作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2.1 图书采购经费不足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采购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行政事业费拨款.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兴起,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增多,图书馆有限经费的较大一部分用于购买数字资源,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博看、读秀等,导致图书采购经费明显不足,一些高校的图书采购经费降到历史最低点[4].同时,由于书籍单价的增长和数字资源的年年涨价,虽然购置经费每年有所增加,但跟不上资源上涨的幅度,致使图书资源实际购买力下降[5].

近几年,随着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深入开展,依据评估指标,部分高校加大了图书采购经费的投入,需在短时间内突击购买一定数量的图书,虽满足了生均拥有图书经费和图书册数的指标,但图书采访质量难以保证.如何让捉襟见肘的资源购置经费用在刀刃上,兼顾各学科的发展,满足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提升的需求,考验着高校图书馆人的智慧和服务能力.

2.2 图书供应商服务能力

图书供应商是图书需求方与产出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保障能力是影响图书采访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图书馆大多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明确图书供应商.一方面,在制定招标文件时,经常把图书折扣率作为评标的重要指标,一些书商为了中标故意压低折扣,同时在服务保障能力上夸大其词;另一方面,书商的服务保障能力和信誉等重要的隐性指标评价滞后,不易量化,且在评标中需求方的体验和评价所占权重较小,得不到足够的重视[6].在不正当的竞争下,图书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为了追求利润一些书商采取投机取巧、以次充好的手段,把一些滞销图书、特价图书、甚至盗版图书掺入其中.由于招标过程周期较长,图书供应商一经明确后,即使提供的图书存在些问题,图书馆怕耽误供货时间,也只好委曲求全承担些损失,这些原因严重制约了文献采访质量的提高.

2.3 图书出版发行

图书出版发行现状也是决定图书采访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市场化运作带来出版业的空前繁荣,个体书商异军突起,打破了传统国营书店垄断的格局[3].2016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701亿,较2015年的624亿同比增长12.30%.出版业呈现出一派生机的同时,也给一些不法书商以可乘之机.繁杂、无序、失衡的图书出版发行市场导致出版物种类繁多,发行量剧增.为了占领市场、抢夺客户、争取利润最大化,有的出版单位采取买卖书号、一号多出、旧书新出等手段,扰乱了图书市场的秩序;有的书商进行虚假宣传,提供虚假书目信息,影响了图书采购人员的评判筛选;有的出版发行商为了提高图书的折扣,人为地降低图书成本,出版劣质书和盗版书,导致图书自身价值和印刷质量下降.图书数量庞大、质量难辨良莠、供需方的信息不对称和价格战等促销手段影响着图书采访质量.

2.4 采访人员素质

采访人员是图书采访工作的执行者,其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决定着采访工作的质量[7].随着社会的进步,读者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同时,步入大数据时代,用户可获取的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与选择信息能力局限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些都对图书采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图书馆的采访团队人员是相对稳定的,采访人员不仅政治素质过硬、责任心强,而且应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图书情报等方面的知识,要及时掌握学校学科专业的发展变化和图书出版发行情况,才能较好地胜任图书采访岗位.同时,加强图书采访工作管理和制度建设是做好采访工作的基础保证.通过制度和机制来规范、约束和监督采访行为,保障图书采访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3 图书采访工作的优化策略

图书采访质量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有限的图书采购经费下,高校图书馆应根据人才培养规律和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需求,不断优化图书采访工作策略,充分发挥图书的使用价值.

3.1 加强对采访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高校图书馆应吸纳多方面人员成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本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定位和馆藏结构、特色,制定中长期图书采访发展规划和年度图书采访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采访原则和标准,监督采购工作的执行情况,充分发挥其在学校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方面的指导、监督和咨询作用.图书馆应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采访理念,转变过去单一、封闭、被动、表层次的采访方式,将多种采访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图书采访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8].进一步完善采访工作制度,规范采访工作流程和方法,让采访人员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以避免人为因素对图书采访质量的不良影响.建立和完善图书采访质量评价体系,对图书内容的思想性与专业性、出版商和发行商的资质、采访周期和到馆率、图书复本量等指标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根据图书的借阅情况和读者的反馈意见等对图书采访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其评价考核结果作为采访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

3.2 提高采访人员素质

图书采访人员的思想品德、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馆藏文献的质量.图书馆除了遴选德才兼备的馆员从事这一工作外,还应加强对采访人员的在职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其文化修养和业务素质,对参与采访工作的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从文化知识层面提升采访人员的学历层次、优化采访团队的知识结构是提高采访质量的关键.采访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本学科和相近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专业学习背景,而且应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和熟练的信息处理技能;采访人员既要掌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和馆藏范围,又应了解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和办学定位,知晓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采访人员还应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既要勤于善于与书商交往,及时了解图书信息和供货情况,又要经常与学科带头人、授课教师和大学生读者交流,了解读者阅读行为和需求规律,跟踪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随着新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采访人员知识边界的局限性也影响着图书采访质量,这就要求一方面采访人员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虚心向专家学者请教,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另一方面采访人员能够使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新技术收集和处理供需信息.采访人员只有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不断完善自我、准确把握采访方向,才能使采访工作做得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实效.

3.3 构建多渠道多层面采访体系

目前,高校图书馆多采用书目预定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采购图书.书目预定是采访人员依据各种书目征订信息和读者的需求信息等提出采购书目,然后通过招标确定的图书供应商进行采购的一种采访模式;现场采访是采访人员直接到出版社、书店、图书供应商或大型书市等图书市场,对已经出版的图书进行当场采访,然后通过图书供应商供货的采访模式[9].这两种采访模式各有优缺点,现场采访模式因直接接触到图书,具有提高购书的针对性、且到书率高等优点,在经费和时间等充裕的条件下应多采用.图书馆应拓宽采访数据来源渠道,采用多种方式收集书目信息,一方面通过中标书商、核心出版社及有影响力的大学和专业出版社提供的新书书目;另一方面通过大型图书博览会书展现采数据、新华书店的图书销售排行榜、以及一些重要的图书销售网站等获取图书信息.同时,应建立多层面的选书体系,让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和大学生参与采访工作,以弥补采访人员知识的局限性.图书馆应建立图书馆员与各类读者的交流机制,鼓励学科馆员深入到各二级学院,让有专业背景的任课教师参与图书采访工作;通过图书借阅系统、微信、电话和书面等渠道,及时掌握图书的馆藏情况和流通借阅情况,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使采访工作更贴近读者.

3.4 加强对中标书商的管理

选择优秀的图书供应商是保证图书采访质量的有效途径.由于高校图书采访为团购,具有采购量大、副本量多、退货率低、书款回收周期短等优势,高校图书采购市场自然成为众多图书经销商竞相争夺的阵地[10].这就要求采访人员事先必须做好图书市场摸底调研工作,了解图书投标商的资质、供货能力、供货渠道、数据服务质量和业内信誉等.

在招标过程中,既要规范图书馆的采购招标行为,也要规范供货商的投标行为,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图书采购质量放在首位,根据本校的学科专业特点,遵循综合评估法原则,慎重遴选2~3个图书供应商.

图书馆应加强对中标书商的沟通和管理,采访人员沟通书商及时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书商也通过采访人员获得图书馆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建立和完善图书供应商准入制度和动态管理原则,对资质较低、规模较小的投标商采取一票否决,对在图书采购中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图书供应商及时调整出局;加强对书商服务质量进行监控与管理,重点考核供应商所提供采访书目的数量和质量、购置图书的到书率、到货速度、退换货、补缺和采访数据等方面内容.同时,图书馆须建立图书采访质量评价体系,依据本馆藏书定位和目标、图书出版质量、图书到货情况、图书借阅率和读者反馈意见等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图书供应商的采访过程及采访结果进行公正、客观、全面的评价.

图书采访工作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地协调各影响因素,不断优化采访策略,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保障文献资源建设质量.

猜你喜欢

书商纸质图书
图书推荐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书商的广告
关于某些书商的坏话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总统与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