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唐代鱼纹

2020-12-26王小燕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26期
关键词:鱼纹金银器双鱼

王小燕 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鱼纹在唐代装饰中的盛行程度不及前代,概因唐代的流行纹样是花卉纹①。花卉纹以其绚烂的姿容、自由的姿态完美契合了唐人的精神气质,频繁出现在各类器物的装饰纹样中。鱼纹与花卉纹的生物属性相互冲突,除了水生的莲花外,鱼纹与其他的花卉纹的搭配不太常见。因此,唐代花卉纹及由此衍生的卷草纹、花鸟纹等一系列纹样大行其道,鱼纹显得相对默默无闻。但是,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的传承纹样之一②,鱼纹在唐代有独立的载体、价值与意义。

一、唐代鱼纹的载体

“纹样是装饰花纹的总称,……从其艺术本质来说,它必须依附于工艺品或工业品的本体上。”③因此,纹样的阐述,可以从载体切入。唐代的装饰纹样极其丰富,举凡石刻、金银器、陶瓷、壁画、铜镜、织绣、砖刻、瓦当、玉器、骨器注重器物上,都布满了题材、形式各异的纹样④。鱼纹在唐代不及花卉纹盛行,使用范围相对较窄。就载体而言,鱼纹在这一时期的载体包括金银器、陶器、瓷器、玉器、骨器五大类。

1.金银器。金银器在唐代器物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上层社会主要的饮食器、装饰物及陈设品。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为迎佛骨舍利专门制作的礼器中,金银器数量最多,达120余件。得益于金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唐代金银器表面的装饰花纹精美而繁密,并且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情。相较于其他载体,鱼纹在金银器装饰纹样中的出现频率是较高的。例如陕西西安出土的金杯杯底有摩羯戏珠纹(图一),江苏丹徒出土的鎏金银盆上有摩羯纹(图二),陕西耀县出土的银碟上有荷叶双鱼纹(图三),河南伊川出土的金盏和银壶上有双鱼纹(图四图五),江苏丹徒出土的菱形银盒上有四鱼纹(图六),河南伊川出土的鎏金银盏托上有双鱼双雁纹(图七),陕西西安和辽宁昭盟出土的银盘上有双鲤缠枝纹(图八)和摩羯纹(图九),还有唐代金钗上的鱼莲纹(图十)、唐代银碗内底的摩羯纹、鲶鱼纹(图十一)。

2.其他。除金银器外,在其他种类器物表面,也能见到鱼纹。在陶瓷器方面,河南洛阳出土了三彩双系鱼壶(图十二),河北井陉出土了双鱼纹瓷壶(图十三),安徽省六安市出土了三鱼纹擂钵(图十四),此外还有两片瓷器残片上留有鱼纹(图十五)。铜镜上,有双鲤戏波纹(图十六)。玉石饰物上,有摩羯纹(图十七),浙江临安出土的玉背角梳上,有飞鱼花卉纹(图十八)。

唐代鱼纹的载体虽不如时代流行纹样花卉纹普及,但是由上文可见,主要被应用在日常生活领域,既有装饰品如玉饰,也有日常生活用器如金银壶盆、瓷壶铜镜等,其中又以日常生活用器居多,织物与建筑用石刻、砖刻及瓦当等载体上少见。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有二:一是唐人在服饰上追求富丽绚烂,花鸟纹更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二是唐代留存下来的砖刻石刻及瓦当等建筑纹样主要来源于墓室、佛寺建筑,墓室彩绘多表现神仙人物或繁华的人世间生活,佛寺建筑彩绘具有超凡脱俗的特点,鱼纹鲜明的世俗气息并不适合这两种载体。

二、唐代鱼纹的构图特点

唐代鱼纹的构图继承了前代的一些特点,但也有新变化。

(一)基本形与组合形

从基本形上来讲,唐代鱼纹与前代不同,基本上没有几何形态的表现,上文所提到的一十八种鱼纹,皆是具象。例如图六的双鱼纹,头、尾、鳞、鳍俱是以写实的手法描绘,注重细节刻画,与前代例如汉画像砖上刻画的抽象或几何化的鱼纹有明显的差异。这也是唐代鱼纹与前代不同的特点之一。

在具体的纹样中,唐代具象的鱼纹极少以个体的形态存在,较为常见的是组合形。按照组合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第一,鱼纹与鱼纹组合。在唐代以前,鱼纹中复数的鱼已经常见,唐代鱼纹继承了前代,也出现了双鱼纹(图四图五)、三鱼纹、四鱼纹(图六),但是,表现手法上各有特点。其中,双鱼纹既有前代出现过的双鱼平行放置或首尾相连(图四图五),也出现了前代未见的双鱼相叠(图七),这唐代双鱼纹的特点;三鱼纹表现为三鱼共首,这种纹饰最早在东汉的画像石上便已出现雏形,较广泛的应用是在唐代及以后,因此也可以算作唐代鱼纹的特点。

第二,鱼纹与其他纹样组合。鱼纹与其他纹样的组合在前代也已经出现,例如战国时期和汉代的鱼鸟纹。鱼纹与鸟纹的组合在唐代的表现方式更加复杂,例如图七的双鱼双雁纹,实际上是双鱼纹与鸟纹的组合。鱼鸟纹之外还有鱼纹与花卉纹的组合,这种组合也分两种,一种是单鱼与花卉纹,如图十的鱼莲纹,但是更多的是双鱼花卉纹,如图三的荷叶双鱼纹,以及图八的双鲤缠枝纹。这种唐代独有的组合是时代流行纹样与传承纹样的组合,既显示了流行纹样的流行程度,也表明了传承纹样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摩羯纹。摩羯是佛教中的形象,特点是龙首而鱼身。唐代深受佛教思想影响,很多纹样都带有佛教的色彩,例如花卉纹中的莲花纹,摩羯纹也属此类。摩羯纹可以看作是鱼纹的变形,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全新的纹样,但是都与鱼纹有密切联系。

(二)艺术特色

唐代纹样以富丽精致为主要特色,这是与前代不同的风格。唐代之后,宋代纹样清新雅致,与唐代纹样风格迥异;明清纹样同样是以富丽为主,但是,明清纹样有明显的图案化特点,其中以吉祥纹样为主要特色,因此明清纹样在富丽的同时,表意性是很强的。唐代纹样以花草纹为主,擅长以花草本身的绚烂呈现富丽之感,所以唐代纹样的富丽热烈带有更加明确的客观性,花草虽然以其灿烂的姿态合于唐人的精神,但表现于纹样中的花草本身的形态并没有被过多人化,与前代“比德”思想以及后代的“文必有意、图必吉祥”有明显区别。

唐代鱼纹的特点与同期的花草纹特点相同。前文已经提到,这一时期的鱼纹带有明显的具象化的特征,不仅头、尾、鳞、鳍俱是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对细节刻画尤为重视。例如图九的摩羯纹,龙首的眼、耳、口、鼻、角、腮都刻画的非常细致,神态武威;鱼鳞细密有序,极类真鱼。鱼鳍、鱼尾线条流畅,整个鱼身随构图微微弯曲,但弧度合理,与自然界中的鱼跃出水面时的身体弧度极为相似。整个纹样中,想象性的龙首的部分较之前代龙纹更加具体,鱼身的部分与现实中的鱼极为相似但细节上更有秩序感因而更加美观:这种精心刻画细节但尊重纹样原始形态的做法与花草纹极为类似,因此它们的审美风格也也趋向于一致。

图一 唐代金杯摩羯戏珠纹

图二 唐代鎏金银盆摩羯纹

图三 唐代银碟荷叶双鱼纹

图四 唐代金盏双鱼纹

图五 唐代银壶双鱼纹

图六 唐代银盒四鱼纹

图七 唐代银盏托双鱼双雁纹

图八 唐代银盘双鲤 缠枝花纹

图九 唐代鎏金银盘 摩羯纹

图十 唐代鱼莲纹钗

图十一 唐代银碗 摩羯、鲶鱼纹

图十二 唐三彩双系鱼壶

图十三 唐代双鱼纹瓷壶

图十四 唐代三鱼纹擂钵

图十五 唐代瓷器残片鱼纹

图十六 唐代铜镜双鲤戏波纹

图十七 唐代玉饰 摩羯纹

图十八 唐代玉背角梳 飞鱼花卉纹

除了具象以外,唐代鱼纹经常与花草纹组合在一起,例如上文提到的图三的荷叶双鱼纹,图八的双鲤缠枝纹,图十的鱼莲纹,图十八的飞鱼花卉纹等等。绚烂的花卉纹与精雕细琢的鱼纹组合在一起,更为鱼纹增加了华丽感。另外,没有与花卉纹组合的鱼纹,通常也会与各种重地纹组合,例如图十六的双鲤戏波纹、图四的双鱼纹均以波浪纹为地纹,图六的四鱼纹则是以中心延展的放射线为地纹。还有图十二的三彩双系鱼壶和图十三双鱼纹瓷壶,更是继承了从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的动物瓷器造型,以鱼造型,通体着色,活泼生动。

三、小结

得益于唐代多元而开放的文化,唐代鱼纹发展出了多样化的基本形及基本形的组合方式,艺术特色则继承了唐代的富丽之风,形象精致生动,憨态可掬,充满自然之趣。这些特点,是鱼纹发展史上的进步,明清之后鱼纹规矩完善的图案化风格的形成,与这一时期的探索是分不开的。

注释

① 吴山等.中国纹样全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1,53页:“商周、秦汉的纹样内容多以动物为主,至魏晋南北朝植物纹样逐渐增多,发展到唐代植物纹样上升为主流.”

② 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24:“在半坡人的原始文化中,……此后,鱼纹在我国装饰纹样的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为历代装饰所采用,并且不断丰富着他的文化意义和内涵。”

③ 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2

④ 吴山等.中国纹样全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1,目录页:图版

猜你喜欢

鱼纹金银器双鱼
星座邻居
「彩陶的随想」
双鱼“游”上天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金」风吹开一池莲 金银器中的池塘小景
基于传统鱼纹的中老年女装图案创新应用方法
吉庆有“鱼”——鱼纹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鱼纹瓷
福建省德化县 双鱼幼儿园优秀美术作品展(一)
唐代金银器对瓷器的影响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