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群建设的高职《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0-12-26杨荫苏淑贤谢珊艳涂腊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基础康复

杨荫 苏淑贤 谢珊艳 涂腊根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1]。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专业建设到专业群建设的转变已势在必行,专业群建设是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专业群,追根溯源,是来自于经济学范畴的产业集群理论,它是经济学中产业集群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应用[2]。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部署,人们的康复养生保健意识逐年增强,我国康复养生保健需求表现日益突出。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健康服务”[3]。这就标志着我国康复养生保健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根据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趋势,培养康复保健类专业人才势在必行。但目前康复服务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专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较低等;这一现象也就说明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有所滞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群的建设,正是寻求特色化发展之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顺应时代和现阶段健康理念的需求。在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是校企合作,院校与企业开展协同育人合作方式,专业群的建设要以企业岗位需求为目标,培养具有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高职医学教育旨在为我国医疗卫生行业输送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目前我国的医学基础课程教育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中心,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创新能力较弱[4]。为满足岗位需求、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医学类高职院校应该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人才准确定位的基础[5,6]。在此种环境下,医学基础课程内容可进行整合,强调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7,8]。

基础医学概论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设置,为高职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它是综合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内容而建立的课程。目前,该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方式及考核目标等均由基础医学部的教师独立完成,这势必会造成“重知识、轻技能”的局面;此外,各章节学时分配主要由授课教师凭经验而定,缺乏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使得部分专业课所需的知识单元学时分配过少;另一方面,该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为传统开发教材,缺乏行业领域新理论、新技术的贯通,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联系也较少,只是单纯的基础课知识点传授,这势必会造成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脱节。因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开展促进专业群建设的课程教学改革,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势在必行,也是增强专业群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基于此,我们从教学理念、课程标准、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及教学资源等五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

1 教学理念更新

教师教学理念要从传统的“各专业一视同仁”思想转变为“为专业群建设服务”;确立“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理论和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根据企业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开展教育教学调研,制作医学基础知识点对专业课程的支撑作用调查表,调查每一个知识点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及行业技术的重要程度,知识点内容要尽量细化。调查对象包括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群、专业教师及企业一线人员、专家等。

2 课程标准改革

在调查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康复治疗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基础,以专业技能型人才知识能力培养需求为依据,有效对接执业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组织授课教师、专业教师及企业一线专家联合开发一套符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群建设标准的课程标准。

3 课程教材改革

组织授课教师、专业教师及企业一线专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讨,根据行业领域新技术及企业技能要求,结合执业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校企“三方”合作开发一套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

4 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为面授,在医学基础课程不断被削减学时的形势下,面授学时根本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在这种环境下,可针对专业群特色,建设智慧课堂,优化课程模块,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依托现有的职教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线下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不定时听课的方式,随时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可适时适度采取专业基础教师与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共同授课的方式,采用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游戏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将专业技能切实融入到基础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 教学资源改革

校企联合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可采用以专业基础课教师为主,专业教师及企业专家指导的方式,建设一批形式多样、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教学资源,包括微课、动画、教学录像、题库等,教学资源除了涵盖医学基础知识点,还应注重与学生专业技能的结合,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知识点可适当扩展,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做准备。

总之,教学团队要充分挖掘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及行业领域新技术之间的共通点,并将其融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着重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群的综合实力。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基础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信息化教学资源老化问题及对策分析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