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观察

2020-12-26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0孟萌王翔云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6期
关键词:石术导尿管清除率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0)孟萌 王翔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肾结石患者78例(2018年2月~2019年6月),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n=39)。研究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43~68岁,平均(56.31±5.61)岁。对照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44~67岁,平均年龄(57.21±4.59)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经C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及临床确诊为肾结石;结石直径≥0.6cm;存在恶心呕吐、腹胀等临床症状;拟行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不符合手术适应证者;急诊手术者;合并沟通障碍、认知障碍或患有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均行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加强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预期效果;术中合理安排各种手术器械位置,协助医师实施手术操作,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注意观察引流情况。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①饮食护理,嘱患者在肠蠕动恢复后每日饮水2500~3000ml,禁止饮用咖啡和茶,可增加新鲜果蔬摄入量,但禁止食用草莓、菠菜等高草酸盐或富含蛋白质、钠的食物。②导尿管护理,术后妥善固定导尿管,保障导尿管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或脱落,尿道口每日擦洗2次,引流袋每2~3d更换1次,并要注意导尿管位置低于耻骨联合。③引流管护理,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正常颜色为黄棕色、深绿色,若引流液颜色一直较浓,则代表机体可能出现了感染,应及时通知医师检查诊断,并遵医嘱对症处理。④排尿护理,在导尿管拔除后嘱患者禁止憋尿,若患者在有尿液却无法自行排出情况下,则为患者佩戴耳机,播放小溪流水等声音(40~50dB),诱导患者排尿。

1.3 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结石清除率、导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结石清除率及康复指标 研究组结石清除率(94.67±2.35)%较对照组(91.54±3.01)%高,导尿管拔除时间(4.67±0.74)d、住院时间(10.38±1.25)d较对照组(7.31±1.02)d、(12.96±1.58)d短(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感染2例;对照组感染6例,尿潴留2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13%(2/39)较对照组20.51%(8/39)低(χ2=4.129,P=0.042)。

3 讨论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输尿管软镜可到达肾盂处,结石清除率较高,但术后引流排石也是清除结石的一部分。积极采取护理干预,有效引流对进一步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置管及手术所引发的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极其重要。常规护理单一关注疾病和手术层面,对患者整体护理需求不够重视,护理效果不理想。综合护理涉及多方面护理内容,其具有全面性等特点[1][2]。本研究在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结石清除率较对照组高,导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加强饮食指导,保障患者每日水分摄入量能产生“自然冲洗”作用,保持导尿管、引流管通畅,充分有效引流,能降低肾盂内压和感染几率,并可保障碎石有效排出,提高临床结石清除效果,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位置低于耻骨联合,能避免逆行感染,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可尽早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潜在感染风险,及时予以有效干预有助于降低感染发生风险。此外,在导尿管拔除后患者无法自行排尿情况下,通过播放音乐诱导排尿可促使患者有效排尿,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本研究数据还表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13%较对照组20.51%低(P<0.05),综合护理应用于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及早恢复出院。

猜你喜欢

石术导尿管清除率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