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临床疗效观察

2020-12-26河南宏力医院453400冯南南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养儿布拉酵母菌

河南宏力医院(453400)冯南南

再发性腹痛(Recurrentabdominal pain,RAP)是儿科常见病,目前临床治疗以暂缓疼痛为主,但治疗后仍会反复发作。醒脾养儿颗粒具有润肠止泻、养血宁神的效用。布拉氏酵母菌有重建肠道黏膜微生态平衡的作用。本研究选取我院92例功能性RAP患儿,分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92例功能性RAP患儿,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研究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6.98±1.97)岁;对照组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32±2.03)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且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选取标准:均符合功能性RAP诊断标准[1]:腹痛持续3个月以上,每周至少1次;疼痛为非特异性间断发作;疼痛无固定范围,腹部检查为异常或有脐周压痛;血常规、便潜血、虫卵等检查均无异常;功能性疾病的家族史等;均为3~12岁患儿;家属知情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儿。

1.2 方法 两组腹痛发作时均予以解痉剂等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415)治疗,餐前温水服用,3~6岁患儿,4g/次,tid;6~12岁患儿,6g/次,bid。持续用药2周。研究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法国百科达制药厂,注册证号S20150051)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醒脾养儿颗粒用药方法同对照组,布拉氏酵母菌250mg/次,bid,餐后温水送服,持续用药2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内无复发为显效;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减轻,随访3个月内偶有腹痛发作为有效;腹痛、腹胀等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随访3个月内腹痛反复发作为无效。显效、有效计为总有效。

1.4 观察指标 疗效;统计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腹痛情况,包括腹痛持续时间、腹痛发作频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研究组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研究组总有效率95.65%(44/46)高于对照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5,P=0.004)。

2.2 腹痛情况 治疗前研究组腹痛持续时间为(12.78±9.04)min,腹痛发作频率为(5.27±1.43)次/周;对照组分别为(13.02±9.89)min、(5.31±1.52)次/周。治疗2周后研究组腹痛持续时间为(3.25±2.08)min,腹痛发作频率为(0.77±0.56)次/周;对照组分别为(6.42±5.82)min、(1.62±1.01)次/周。治疗前两组腹痛持续时间、腹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22,P1=0.904;t2=0.130,P2=0.897);治疗2周后研究组腹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腹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79,P1<0.001;t2=4.992,P2<0.001)。

3 讨论

目前西医无特效药治疗小儿功能性RAP,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药、解痉药暂时缓解病情为主。中医认为小儿功能性RAP属“腹痛”范畴,小儿素体脏腑娇嫩,易感湿邪,加之饮食不节、情志刺激,致气血不畅,脾胃运化失司,不通则痛。醒脾养儿颗粒是主要成分为一点红、蜘蛛香、毛大丁草、山栀茶的中成药,具有行气活血、解毒止痛、醒脾开胃、固肠止泻的作用[2]。布拉氏酵母菌口服吸收良好,能有效补充胃肠道益生菌,重建肠道平衡,提供肠道生物屏障,还可提高患儿肠黏膜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促进肠道蠕动,有效减轻胃肠胀气、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研究组腹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腹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能有效缓解患儿腹痛情况,治疗小儿功能性RAP疗效显著。

综上,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小儿功能性RAP,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儿腹痛。

猜你喜欢

养儿布拉酵母菌
长孢洛德酵母菌致腹腔感染1例
战斗机、导弹头和布拉嗝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不同剂量索利那新分别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没有国家的安定,何来小家的幸福
吉米问答秀
安安琪琪的故事16不拉肚就靠“布拉杜”
养儿四首 (外二首)
酵母菌感染,怎样才能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