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

2020-12-26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3郑夏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7期
关键词:牙髓牙周我院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3)郑夏夏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Periodontalendodontic combined lesions,PECL)为常见口腔疾病,牙周破坏、牙髓炎症极大影响患者口腔健康。鉴于口腔疾病发生与疾病知识知晓度、相关健康行为密切相关,积极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行为,改善口腔健康状态[1]。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68例PEC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知信行(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PECL患者68例,将2018年2月~2018年11月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2月~2019年11月的3 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43.57±5.13)岁。研究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4.09±5.72)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向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健康知识手册》,向患者讲解发病机制等相关疾病知识;详细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或存在的疑虑。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KAP理论的护理干预,①知:通过漫画、趣味视频等方式向患者讲解牙齿结构、牙结石和牙菌斑与疾病关系等知识;在讲解后采用提问方式明确患者掌握情况。②信:开展座谈会,邀请既往恢复良好者讲解生活卫生习惯对疾病的影响,告知患者不健康行为可能引发的潜在并发症,并通过分享心得使患者明确改变行为的积极意义。③行:定期评估患者日常健康行为情况,包括刷牙方法、口腔定期检查时间等,对表现良好者所做出的行为改变予以肯定,并再次强调健康行为对口腔及身体整体健康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①口腔健康行为依从性,完全依从:无不依从行为;部分依从:不依从行为<4次;不依从:不依从行为≥4次。完全依从、部分依从计入口腔健康行为依从率。②采用我院《疾病知识知晓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知识知晓度,包括疾病诱因、疾病机制、疾病危害、口腔清洁4个方面,总分100分,评分越高,疾病知识知晓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口腔健康行为依从性 研究组完全依从19例,部分依从15例;不依从1例;对照组完全依从11例,部分依从15例;不依从7例。研究组口腔健康行为依从率97.14%(34/35)较对照组78.79%(26/33)高(P<0.05)。

2.2 疾病知识知晓度 干预前,两组疾病知识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 5);干预后,研究组疾病知识知晓度评分(87.94±5.91)分较对照组(79.31±5.26)分高(P<0.05)。

3 讨论

KAP理论的护理干预为新型健康教育方案,在心理学基础上形成,对促使个体形成健康行为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针对PECL患者采用KAP理论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口腔健康行为依从率97.14%较对照组78.79%高(P<0.05),与马丛丛[2]研究结果一致,充分证实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口腔健康行为依从性。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将行为改变划分为知、信、行3个阶段,通过漫画、趣味视频进行基础健康知识教育,能提高患者获取知识效率,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提问方式可强化患者记忆,并可促使其对相关知识进行积极思考,形成信念;邀请既往恢复良好者现身说教,可进一步促使患者树立积极态度,调动主观能动性,促进行为改善。同时,定期评估患者健康行为,肯定患者付出的努力,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积极性和依从性,强化健康行为维持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疾病知识知晓度较对照组高(P<0.05),表明该护理方案能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度。

综上所述,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于PECL患者,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度和口腔健康行为依从性。

猜你喜欢

牙髓牙周我院
牙髓可以再生吗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牙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透析患者牙周疾病治疗评估研究进展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研究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