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跳绳班突然火了

2020-12-26

家长 2020年34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跳绳教育部

这两年,“跳绳班”一跃成为不少家长趋之若鹜的新晋热门培训班。近日有学校的家长群里出现了“跳绳班招生”的微信后,不一会儿,10人的跳绳班就满员了。“没赶上这拨的别急,咱们再‘团’一个新的班。”因为按照学校的要求,学生跳绳算成绩,于是,家长们的见面语就变成了:“你家孩子学跳绳了吗?”孩子会跳绳的家长沾沾自喜,而孩子没学过跳绳的家长焦虑万分,“报班”就成了“落后”家长们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之一。

点评:如果这新闻放在二三十年前,会被认为是假的。跳个绳也要报班?这新闻肯定是瞎编的吧。那时候,哪个小孩在跳绳这项运动上不是无师自通?现在,家长们对跳绳班趋之若鹜,并不能说明家长们开始重视孩子的体育运动了,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些家长的运动能力和教育心态都出了问题。当孩子把跳绳当成“玩”时,一会儿工夫就学会了;当家长把跳绳当成“必考科目”时,焦虑心态爆发了。“报班”是应对所有“必考科目”的拿手戏,所以家长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只有报班。让孩子非得报班学跳绳,这是一些家长把体育运动的目的和方法都“异化”了。

(摘自搜狐网)

2博物馆资源进中小学

日前,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对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效果。《意见》要求创新博物馆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点评: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教育教学工作,值得鼓掌、点赞。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在文化传承与文明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教育部出台政策,开发利用此载体,是对教育的有益和有力的补充。不过,我们也可以反思一下:这样的做法非得等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政策才能实行吗?难道让博物馆这类教育资源在孩子成长中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不正是家长们应该做的吗?可是,当我们的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班”的时候,有多少人想到要带孩子参观各类博物馆吗?

(摘自教育部官网)

3体育老师当班主任遭家长投诉

近日,山东青岛一所中学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结果遭到家长反对和投诉,引发社会关注。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对此事作出回应称,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美术老师、科技老师都可以做班主任。每一名教师都有教师资格证,都是符合教师要求的,他们只是教的科目不同。这位负责人还特别强调:“未来起码要保障体育老师的课时,不要经常‘被生病’。希望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不再是问题,能成为一个时髦。”

点评:体育老师不能当班主任,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很多家长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因为在“传统认知”中,体育课不仅不是主课,而且根本就不是“课”,这门课学得如何、学不学都不重要。所以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没作用”。不仅是体育,音乐、美术等“闲课”都是如此。这样的老旧思维真的该改一改了。音体美等一些被“边缘化”的课程,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在核心素养培养中,具有语数英等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但愿,以后真的可以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成为一个时髦”。

(摘自腾讯网)

4太原全市小学“每周一日无作业”

山西太原市日前出台新规,明确今后中小学要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全市小学实行“每周一日无作业”制度。据了解,这一制度之前在一些小学已经实行。太原市新建路小学校长冯荷霞介绍,学校每周三都不布置作业,学生在校内托管时间内,可以去上形式多样的兴趣课程,如创意画、面塑、剪纸、戏曲、游泳等。“不仅减轻了负担,更丰富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提升了综合素质。”冯荷霞说。

点评:现在一些中小学生作业仍是不少,是事实。但是我们也要想一想,如果学校真的不留作业或作业留得很少了,家长们会“善罢甘休”吗?难道不会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给孩子课外加码吗?说到减负,有时会片面地把矛头指向学校和学校留的作业。其实减负,不是仅仅减了作业量就完事的。减负最重要的,是减去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头脑当中的“应试教育思维”。而减去这种思维,必须从根本上依靠深化教育改革才能实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条漫长且艰难的路,要坚持,再坚持。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跳绳教育部
教育部:脱贫家庭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体育老师在电影院上语文课
有些唐突
学跳绳
跳绳
教育部发布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NO.10 跳绳
四百秒的体育课
姜还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