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与救赎

2020-12-25窦健茹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3期
关键词:成长小说伯纳德

摘  要:本文以成长小说这一视角对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短篇小说《魔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成长之旅的困境、成长之旅的引路人、成长中的顿悟,探讨犹太拉比利奥的成长历程,以此探索犹太人在多元文化、多种族的美国社会的自我身份的认同和精神独立的成长之路。通过描绘犹太人如何生存、成长和实现自我救赎,告诉我们如何克服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困难,从苦难中实现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伯纳德·马拉默德;《魔桶》;成长小说

作者简介:窦健茹(1995-),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3-0-03

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1914-1986)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犹太作家之一,其短篇小说《魔桶》被认为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读者的极大关注,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在许多国家发行。这部同名短篇小说集于1959年获得国家图书奖。小说《魔桶》讲述了即将成为犹太拉比的利奥·芬克尔专注研究犹太律法,在过去的6年里,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学习上,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毫不在意,但为了将来考虑,他必须先结婚。婚姻经纪人萨尔兹曼则在利奥的成长之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冲破萨尔兹曼设下的种种考验后,利奥陷最终决定选择萨尔兹曼的女儿斯特拉做他的妻子,并通过他的努力使她变得好起来。小说以利奥的相亲为契机引入,通过种种挑战最终顿悟,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与救赎。成长小说一般是描写人物心理或道德成长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青少年,通过描写个人的成长经历,反映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变化。而成长小说的主体部分是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和所见所经历的不幸事件,这些事件可能迫使他改变对生活或外部世界的态度,在成长的历程中寻求自己的独立身份。其结构的基本模式遵循以下过程:天真-诱惑-离家-困惑-折磨-失去纯真-顿悟-对生命和身份的认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主人公走向成熟的精神历程,所有的成长小说都遵循这一基本模式,尽管在细节上有一些小的变化。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魔桶》的研究发现,目前从美国成长小说的角度来分析利奥成长的作品很少。本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从美国成长小说角度,对短篇小说《魔桶》进行分析,探讨利奥·芬克尔的成长与救赎。此外,希望本文的分析也能够丰富小说的研究内容,扩大成长小说的研究领域。

一、成长之旅的困境——生存的痛苦

中国批评家芮玉萍认为,成长小说的典型情节模式是对最初的自然成长仪式的模仿,是对人类共同成长的共同模式的模仿。这些模式是受外界的诱惑或好奇,离家出游,迷茫或被考验,变得开悟,失去纯真或获得经验,获得人生知识,找到自我[1]。犹太民族是一个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灾难的民族,流离失所,漂泊不定是他们的常态[2]。在小说《魔桶》里,利奥住在一个狭小,简陋却堆满书籍的小房间里。经过六年的学习,他将于六月被授予圣职。利奥和所有犹太人一样,处在社会上的边缘位置,不被社会所认可,最终经过六载寒窗,通过自己的努力即将成为拉比。通过在与萨尔兹曼的谈话中,利奥认为婚姻经纪人的作用是古老而光荣的,而且,他自己的父母也是被媒人撮合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由此可见,利奥对自己的婚姻并没有自己的看法,而是遵循自己的家庭和传统。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由于生活流浪,犹太人正处于探索、奴役和种族压迫的阶段,家庭是被压迫人民唯一且最有力的支撑。在小说中,由于利奥犹太人的特殊身份和社会地位,他一个人住在简陋的房子里。没有人关心他,也没有人爱他。面对未来,他缺少父母的帮助指导和明确的方向,这让他困惑不解。他既不知道如何选择他的妻子,也不知道他的生存的意义何在。最后,他落入了萨尔兹曼的圈套,选择了萨尔兹曼的女儿斯特拉作为妻子,从她的身上得到救赎。利奥决心用爱拯救堕落的妓女,以完成对他人的救赎。同时,他也在自我救赎的过程中。对自己身份的新认识使利奥获得重生。而重生则是为了践行犹太人的救赎人生之旅,这也清楚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人与生俱来的罪恶,通过救赎实现最终的重生。利奥生活在一个没有爱和温暖的环境中,他感受到了一种缺席和孤独感,包括物质的缺乏、生活的困难以及精神上的孤独和痛苦等。寻找伴侣的过程对利奥来说是十分痛苦的,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过程。通过寻找伴侣,利奥实现了自我救赎,获得了拉比的意义。苦难不仅起到了救赎的作用,而且激起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通过完成对自己和他人的救赎,他开始完全相信上帝,并意识到仅仅通过长期的痛苦和自我救赎来维持自己的犹太教和自我意识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救赎来拯救别人。

二、成长之旅的引路人——萨尔兹曼

成长中的引路人是美国成长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成长小说的角度看,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到一些人的影响,这些人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和社会认知。引导者一般可分为三类:正面引导者对主人公产生积极影响;消极引导者使主人公误入歧途;缺席引导者。正面引导者在知识和道德上接近于完美的引路人,另一种是伙伴式的人物,还有一种就像旅途中的过客[3]。小说中,有几个引路人都对利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他的父母,第一个相亲对象莉莉·赫肖恩,以及媒人萨尔兹曼。

父母对一个人的人生观和婚姻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利奥生长在一个传统的犹太家庭,与生俱来的犹太精神对他如何选择妻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即将成为拉比,在熟人的意见下,他选择先结婚。当媒人萨尔兹曼来到他家时,“他解释说,父母结婚相对较晚,而目前他孤身一人,形单影只。”[4]而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父母着想,他认为媒人是犹太人社会中一个古老而又受人尊重的职业,自己的父母就是经媒人撮合,也算是一桩美满的婚姻,随着故事的发展,利奥越来越觉得父母的选择是最好的,可见父母对利奥的影响则是深远持久的。利奥成长中的另一个引路人則是莉莉,她是利奥生活中的一个陌生人,或者是一个碰巧路过的人,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是莉莉询问关于他与上帝关系的问题,使利奥意识到除了父母,他从未爱过任何人,因为他不爱任何人,也不可能全力以赴地爱上帝。而莉莉的出现,正是引路人萨尔兹曼为其设下的陷阱。

在利奥的成长道路上,萨尔兹曼扮演了一个积极的启蒙向导的角色。关于萨尔兹曼这一人物,许多批评家也从未达成共识。有人认为,萨尔茨曼具有狡猾的犹太商人的特点,只追求利润是他的天性。但本论文认为他有一些优秀的品质,而非唯利是图,一心只想为堕落女儿寻求夫婿的自私鬼。一开始,利奥只是为了想找个女人结婚,于是他向媒人萨尔兹曼求助。尽管他不确定这种方法是否有效,他还是决定试试。然而,寻找婚姻伴侣的过程并不顺利。一个是只有中学学历24岁的寡妇,一个是比利奥大很多的外语教师,甚至还有一个身体残疾。这些人物的出现可能是上帝对利奥的考验,而萨尔兹曼则是上帝的使者。在萨尔兹曼的安排下,利奥和莉莉进行了第一次相亲,他突然意识到上帝和他之间的真正关系。因为利奥不能全心全意地爱上帝,他也不爱任何人,即将成为拉比,但自己却不是一个有天赋的虔诚信徒,皈依上帝而是因为自己根本不爱上帝。而媒人萨尔兹曼是利奥最终决心皈依上帝的关键,萨尔兹曼为了给女儿有个好家,设计了利奥和斯特拉的相见,在斯特拉的身上看到了她父亲的影子--无比的纯洁无瑕,身穿白衣服,红鞋子,在她的身上,利奥构思着自己的救赎,决心皈依上帝,全身心的爱上帝,让斯特拉实现她的仁慈。正是萨尔兹曼的有意安排使,利奥决定和斯特拉在一起,实现了他的救赎,实践了犹太人从罪恶到重生的人生历程。正是这些引导,使利奥的成长更贴近现实。

三、成长中的顿悟

成长小说的叙事结构通常比较稳定。一般遵循以下模式:天真-诱惑-离家出走-困惑和困惑-折磨-失去纯真-顿悟-对生命和自我认同的认同。成长小说遵循这一基本模式。在结构上,成长小说通常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以主人公成长的完成作为其完成的标志,一个是成长向导同伴,另一个是顿悟。“顿悟”是一个宗教术语[5]。它指的是上帝出现在地球上的问题,以宣告他自己的真实存在。这个词被詹姆斯乔伊斯用来指日常生活中不虔诚和世俗的启示。乔伊斯认为,顿悟是一种精神现象。通过这一过程,主人公对自己或他人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当一个事件或现象触发了一种以前没有得到的认知,顿悟就产生了。有两种顿悟:日常生活中的顿悟和偶然事件中的顿悟,顿悟对成长小说至关重要,对主人公的成长也至关重要。在乔伊斯使用文学术语“顿悟”之后,它被作家和学者们广泛采用。虽然这个词的使用比成长小说的繁荣要晚得多,但在几乎所有的经典成长小说中都能找到顿悟。

在小说中,利奥成长中的顿悟也是发上在偶然事件中,通他和莉莉之间的对话,得知他与上帝的关系的真正本质便是由此而来的,他告诉莉莉“一个有天赋的虔诚信徒,我皈依上帝,并不是因为我爱他,而是因为我并不爱他。”除了他的父母,他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他没有像他所爱的那样爱上帝。作为一个研究犹太教律法六年并即将成为一名拉比的犹太高知识分子,这种出乎意料的洞察力让利奥紧张而失眠。接下来的一周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日子。他不爱别人,也不被别人爱,更糟糕的是,他觉得自己根本不了解自己。在读了这么多摩西五书之后,他没有办法寻求帮助,在一片孤寂之中心无所依。虽然他将成为一名拉比,但他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深刻而全面的看法。作为一名神职人员,他对上帝和他一生中所宣扬的犹太教没有透彻的了解。这样的顿悟让他在各个层面上都心碎了,也让他非常后悔。然后他一直在反思自己。他陷入沉思,质疑自己的身份。他开始回顾自己的自我价值观和职业生涯,对自己以前的自我产生了怀疑。最后,他意识到“他是一个犹太人,而犹太人生来就是受苦难的。”

莉莉的约会唤起了利奥的顿悟。通过顿悟,利奥被接受为理想的拉比和忠诚的犹太人。他欣然接受了救赎,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自己。经过漫长而可怕的一周后,他终于恢复了从前的平靜,利奥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新的人生目标,那就是一切按原计划去做。利奥决定继续找老婆,但这次他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可能会比以前更成功。只有有了爱,你才能找到爱你的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往往需要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自我理解。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主动面对他发现的现实,而不是被动地回避,学会面对现实,保持自我是成长的体现。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爱情、信仰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个体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所必须面对的,而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却各不相同。这也是符合成长小说的故事结局,主人公对生活、社会和自己的身份有了新的认识,只有这样,主人公才能真正成长起来。换言之,一个充满活力的主人公在失去了原有的纯真后,重新认识了生活,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社会身份。

总结:

在短篇小说《魔桶》中,作者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年轻的犹太拉比利奥寻爱之旅和寻求自我认知之路。它反映了马拉默德对犹太传统的关注,也包含了他对身处困境和困境中的同胞的同情。小说的中心内容集中在主人公对生命的顿悟和自我认同的获得上。作为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这部小说很好地利用了成长小说这一文学体裁来展示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此外,马拉默德生动地描绘了犹太人如何生存、成长和实现自我救赎,并告诉我们如何克服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困难,从苦难中实现生命的意义。这部作品的伟大和经久不衰的流行,在于作者能够以其细腻的写作技巧和机智处理成长与救赎的主题。通过以上的分析可得出结论,《魔桶》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探索了犹太人在多元文化、多种族的美国社会的自我身份的认同和精神独立的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刘洪一. 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Malamud, Bernard. The Magic Barrel[M].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3.

[4]伯纳德· 马拉默德 .马拉默德短篇小说集[M]. 吕俊,侯向群,译. 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5]傅勇. 在父辈的世界里--对马拉默得小说中“父与子”母体的文化解读[J]. 当代外国文学,2008(2):62-71.

[7]薛丽. 魔桶的成长主题分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2):120-121.

猜你喜欢

成长小说伯纳德
勇气
勇气
难以捉摸的老虎
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生存教育探析
《伯纳德小姐说》:你们人类啊
皮尔?托马斯和《卑劣街区》
写作主体人格视野下的曹文轩的成长小说
谢丽尔的生日是哪天?
《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墨裔女性的成长历程
难以捉摸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