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西市:提质增效,联合壮大,助力扶贫促进合作社发展再上新阶

2020-12-25撰写徐名强徐合志董本礼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0年8期
关键词:莱西市联合社领办

撰写|徐名强 徐合志 董本礼

青岛莱西市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以来,通过不断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宣传培训、培育扶持和指导规范,全市农民合作社得到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合作社总量达3378家,示范社达22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1家、省级30家、青岛市级140家,成立了大美日庄联合社、院上镇党委领办合作社等,总结出“公司+农户+村集体+合作社”的马连庄模式、“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东石格庄模式和前我乐村模式等典型做法。

出台实施方案,全面统筹试点

2019年9月18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下发关于转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2019年11月4日,莱西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呈报莱西市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市推进试点实施方案的报告》(西政发〔2019〕57号),并上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2019年12月6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的批复》(农办经〔2019〕12号),确定莱西市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2019年12月26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出台《关于莱西市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市推进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近期,全市对实施方案进一步进行细化,新增试点工作配档表、奖补资金等措施,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镇(街)镇长(主任)为成员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市推进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同时将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建设工作纳入对相关部门和各镇(街)的考核,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定期调度检查。

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空壳社”清理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下发调查二维码,引导经营主体扫码上传相关经营信息,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全市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调查摸底,建立电子台账,以大数据的方式进行动态监管。同时,与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合作,探索建立简易注销程序,引导“空壳社”自愿注销,提高注销效率。目前,全市3378家农民合作社被列入清理排查范围,无农民成员实际参与的合作社142家,无实质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合作社483家,因经营不善需要规范的合作社344家(以上数据有重叠),目前全市已注销“空壳社”143家。

(二)积极引导创建联合社

通过打造区域型联合社、同业联合社、全产业链联合社、推进多主体联合等方式,引导推动农民合作社之间、农民合作社与各类经营主体之间多元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引导创建马连庄甜瓜、店埠胡萝卜等示范联合社12家,达到一个镇(街道)一个示范社的目标。

(三)开展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

在全市建立一支百人合作社辅导员队伍,通过加大强化培训力度,提高辅导员素质,增强指导服务能力,建设一支政策熟、业务精、有责任、爱“三农”的辅导员工作队伍。社会层面,组织青岛农业大学专家、会计师事务所专家10人;市级层面,组织果树、蔬菜等种植、养殖、财务、管理等方面专家30余人;镇级层面,组织60余人。

(四)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合作社发展

一是加强与青岛顺联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集分选、包装、软件系统、品牌、金融服务、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引进顺丰原产地智慧预处理中心项目,推动农业技术向产地延伸,标准化模式实现全程覆盖,通过项目辐射带动,实现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品质化生产销售。二是加强与布瑞克农信集团合作,打造布瑞克农业大数据平台,推动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应用,在农业大数据的采集、整合、分析、发布、应用等方面完善提高。三是依托山东农民合作社信息网,将示范社信息、新型经营主体信息、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信息等录入系统,将合作社纳入统一监管。四是依托青岛农担公司的政策担保,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其中2019年抵押贷款8000多万元,有效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五)探索创新性试点工作举措

一是全面开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鼓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党员创办合作社、与供销社联社开展合作,探索以镇或新村为单位,在更大范围内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实现股份制管理、企业化运营,推动镇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市推广通过党组织搭建平台流转土地,提供产销一体化服务,助力农户和村集体增收致富的沽河街道“前我乐模式”;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采取“土地+分红+工资”运营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增收的南墅镇“东石格庄模式”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示范引领的作用。计划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全覆盖。二是安排奖补资金。市财政安排工作经费和奖补资金共200万元,对具有示范带动效果的果蔬流通专业合作社、区域型联合社、同业联合社、全产业链联合社等典型合作社进行奖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服务、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等政策落实,营造农民合作社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将试点工作与相关项目有机结合。将莱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市推进试点工作与莱西市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项目、莱西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进行有机结合,引导资金、项目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联合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市推进试点工作倾斜,打造服务型、结合型、管理型示范合作社。

(六)发挥合作社作用助力产业扶贫

认真组织辖区内35个贫困村、58个经济薄弱村建立农民合作组织,93个村均成立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助力产业扶贫效果较好。合作社脱贫攻坚呈现出不同特点。日庄镇青岛富润海果蔬专业合作社、青岛双兴克瑞森葡萄专业合作社等,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果蔬产业,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又带领群众增收,带动效果非常明显;马连庄镇下洼子日旺花生合作社、文武振东果蔬专业合作社等,通过吸收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和有劳动力贫困户入社打工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开发区青岛小河崖花生专业合作社、青岛泥湾头果蔬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技术交流和销售信息等服务。

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全市合作社整体规模不大,生产设备简单,深加工能力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高附加值产品不多,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二是受知识水平、管理理念等因素影响,大多数合作社理事长缺乏经营管理经验,高素质管理技术人才普遍缺乏,制约合作社扩大经营规模和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农产品信息市场发展滞后,信息咨询、信息服务等还不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需要。四是经营主体数量较多,但往往重盈利轻服务,重技术轻市场,只关注自我发展,与农户联结不紧密,产销衔接跟不上。

农民合作社发展建议

一是推广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公司+农户+村集体+合作社”的马连庄模式、“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东石格庄模式、前我乐村模式等典型做法。二是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高素质农民。充分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训平台,培养一批有文化、善经营、懂管理的现代农业带头人,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制度建设和财务管理,扩大经营规模,拓宽经营领域;探讨引进职业经理人和相关专业人才,从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和经营工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增添活力。三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深化“三权分置”,进一步强化涉农信贷支持。积极与青岛农担公司和金融部门合作,以土地经营权抵押为农业经营主体办理贷款,破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难题。

猜你喜欢

莱西市联合社领办
浅析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①
土地适度规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见成效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乔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做好粮食种植“大文章”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品牌创建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权变理论的视角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绩效评价*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法
莱西市重点水库水质污染现状评价及生态化改善对策研究
组织印记、生态位与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
“围绕”在百姓四周——黄陵“代办领办”拓展为民服务
县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研究
莱西市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