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溴索双途径给药在脑卒中伴坠积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2020-12-25河南省长垣市中医医院453400杨震林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9期
关键词:性肺炎动脉血雾化

河南省长垣市中医医院(453400) 杨震林

坠积性肺炎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残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多采用抗生素抗菌治疗,但近年来耐药性增加,导致病情迁延难愈,影响预后效果[1]。氨溴索能稀释呼吸道内痰液,促进呼吸道纤毛运动,提升清洁功能,且采用静脉推注+雾化吸入双途径给药,能增强治疗效果[2]。本研究选取我院脑卒中伴坠积性肺炎患者84例,旨在探讨氨溴索双途径给药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脑卒中伴坠积性肺炎患者84例(2018年8月~2019年8月),按照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61~82岁,平均(73.65±3.95) 岁;病程6~14d,平均(8.79±1.32) d。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62~83岁,平均(73.87±4.01) 岁;病程5~13d,平均(8.58±1.51) d。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 均衡可比(P>0.05)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溶栓、抗血小板、神经保护等脑卒中常规治疗,并采用抗生素、吸痰、降温等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氨溴索双途径给药,静脉推注20ml生理盐水+90mg氨溴索,雾化吸入4ml生理盐水+30mg氨溴索,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d。

1.3 疗效评估标准 肺部湿啰音、发热等症状消失,胸部X光片或CT检查肺部阴影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为显效;症状明显改善,肺部阴影基本消失,血常规趋于正常为有效;症状、肺部阴影、血常规均未有明显改善为无效。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4 观察指标 ①疗效。②治疗前、治疗10d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疗效) 以n(%)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动脉血气指标) 以(±s) 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25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19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40/42) 高于对照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 动脉血气指标 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0d后观察组PaO2(65.89±6.56) mmHg、SaO2(94.74±5.08) %均高于对照组的(58.68±6.27) mmHg、(83.98±5.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长期昏迷,导致吞咽功能障碍,鼻饲过程中出现误吸,淤积于肺底部,最终引起坠积性肺炎,临床常采用抗感染、吸痰、降温等对症治疗[3]。

氨溴索能有效溶解分泌物,加强呼吸道纤毛运动,促进黏液及时排出,能有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本研究采用氨溴索静脉推注+雾化吸入双途径给药,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3.81%(P<0.05) 。

氨溴索静脉推注能促进黏液分泌,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痰液排出,且能抑制组胺、白三烯等炎症因子的分泌与释放,从而改善肺部感染状态;氨溴索雾化吸入能保证气道内部与药物直接接触,显著提高病灶处药物浓度,促进分泌物与病原菌排出,有效恢复气道黏液保护层,从而隔离外界刺激,充分发挥氨溴索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10d后观察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0.05) 。氨溴索两种给药途径联合应用,能充分发挥清除痰液、改善炎症反应,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提高PaO2、SaO2,改善动脉血气指标。

综上所述,氨溴索双途径给药治疗脑卒中伴坠积性肺炎效果显著,能改善动脉血气指标。

猜你喜欢

性肺炎动脉血雾化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勘误声明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