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2020-12-25河南省孟州市人民医院454750王占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9期
关键词:双侧单侧椎弓

河南省孟州市人民医院(454750) 王占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中老年人群常见骨折类型,传统保守治疗以药物抗骨质疏松进行治疗,止痛、卧床休息等配合治疗,容易出现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且不利于机体机能的恢复,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出现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通过将骨水泥在椎弓根建立注射通道注入压缩椎体内,使得骨水泥在椎体内呈现弥散硬化,重新恢复压缩椎体强度和刚度[1]。但是通过单侧椎弓根入路还是双侧椎弓根入路实施PKP效果更佳尚未有定论。故本研究就单侧、双侧椎弓根入路实施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

1 基线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收集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的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乱数表法均分成A组(n=35) 和B组(n=35),其中A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61~85岁,平均(65.73±6.19) 岁;B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62~83岁,平均(65.82±6.14) 岁,对比A组和B组的基线资料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 。

1.2 标准标准 ①纳入标准:所选取研究对象经影像学资料确定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且愿意配合研究。②排除标准:合并有凝血障碍、其他类型严重疾病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A组患者从单侧椎弓根入路实施PKP,患者俯卧位,在C臂引导下从单侧椎弓根进行穿刺,从椎体横突关节外皮肤做切口,棘突附近上关节椎弓根外侧侧壁经皮外展约30°穿刺,针尖沿横突上方经肋横突关节处,穿透椎体外侧壁,正位穿刺至棘突,侧位至椎体中线前1/3处,放置导针,拔去内芯,去掉穿刺针外管,沿导针置入工作管套,在侧位透视监测下将骨水泥注入受伤椎体,避免骨水泥渗漏,在骨水泥完全固化后取出骨水泥注射器、工作套管,结束手术。

B组患者从双侧椎弓根入路实施PKP,患者以受累椎体椎弓影正中上方作穿刺点,经双向透视确定穿刺方向,侧位针尖在椎体后壁约2cm处,放置导针,拔去内芯,沿导针置入工作管套,同A组相同方法做两侧穿刺注入骨水泥。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评价患者的脊柱功能恢复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算数据,X2检验计算计数资料(率),t检验计算计量资料(±s),两组数据差异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 治疗前,A、B两组VAS评分比较,(6.40±1.22) VS(6.34±1.25),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A组VAS评分为(1.86±0.42) 分,B组为(1.94±0.39) 分,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A组低于B组(P>0.05) 。

2.2 两组患者的O D I指数 治疗前,A、B两组O D I指数比较,(32.06±2.85) VS(31.94±2.89),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A组ODI指数为(24.67±2.34),B组为(25.48±2.51),两组的ODI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组低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双侧椎弓根入路PKP可以均匀分布骨水泥,但手术时间长,术中多次投照,骨水泥渗漏率较高,有一定放射损害;单侧椎弓根入路PKP虽没有将骨水泥均匀分布在椎体内,且术后伤椎两侧不对称,但骨水泥渗漏风险较小[2]。本研究结果表明,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患者的疼痛感及椎体功能恢复同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无差异,均能有较好效果。PKP手术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后,增加运动节段稳定性,其热效应使得周围骨组织及神经末梢坏死,缓解患者疼痛,通过单侧椎弓根入路实施PKP,在达到同双侧椎弓根入路相同效果的同时,对椎弓根内侧壁损伤更小。

综上所述,单侧椎弓根入路实施PKP能达到同双侧椎弓根入路相同效果,有利于减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恢复椎体功能。

猜你喜欢

双侧单侧椎弓
更正声明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3~6岁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在3D打印技术下的测量研究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