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天水市大樱桃桑白蚧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措施

2020-12-25张丽君张志恩杨映红甘肃省天水市果树研究所甘肃天水741002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6期
关键词:虫体若虫大樱桃

●张丽君 张志恩 杨映红(甘肃省天水市果树研究所 甘肃 天水 741002)

桑白蚧又名桑盾蚧,是为害大樱桃的重要害虫之一[1]。近些年来,由于广大果农对桑白蚧认识和防治不到位,致使该害虫在天水地区大樱桃树上普遍发生,在一些树体郁闭、管理水平较差的盛果期果园发生尤为严重。据调查,天水市秦州区峪沟大樱桃基地等老果园被害株率达30.5%,个别果园被害株率甚至达到90%以上。被害枝条衰弱萎缩,生长势减弱,延迟开花,甚至出现枯枝死树现象,给大樱桃的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1 桑白蚧的生活史和习性、危害症状与传播途径

1.1 生活史和习性

桑白蚧在天水地区1 年发生2 代,以第2 代受精雌虫在枝干上越冬。早春3 月樱桃树萌动、树液流动后,桑白蚧开始吸食树体汁液为害,虫体迅速生长。4 月中旬开始产卵,4 月下旬开始孵化,5 月上旬为当年第1 代若虫孵化盛期。若虫5~7d后开始分泌棉毛状蜡粉,至6 月中旬开始羽化。7 月上旬产卵,7 月底8 月初为第2 代卵孵化盛期。第2 代若虫于8 月中下旬开始羽化,8 月末为羽化盛期。交尾后雌虫继续为害,至秋末开始于枝干上越冬。

1.2 为害症状

桑白蚧主要以雌虫和若虫群集在枝干上为害,它们将针状口器刺入果树皮层内吸食汁液[2]。若蚧在为害初期会分泌蜡质物,在枝干上堆积一层白色絮状物,进而形成棉毛状蜡丝覆盖于体背,逐渐形成蚧壳。被害枝条衰弱萎缩,生长势减弱,延迟开花,芽子尖瘦,叶小而黄,导致果实发育受阻,品质下降,果树减产。为害严重时,会造成枯枝及树体死亡。

1.3 传播途径

桑白蚧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人为传播和自然传播两种方式。人为传播主要通过枝条嫁接、种苗引进或各种农事操作造成桑白蚧在植株间及田块间传播,人为传播是桑白蚧的主要传播方式。自然传播主要是风传,桑白蚧刚孵化出的若虫虫体较小,大风往往能将其从一棵树上吹至另一棵树上,从而进行传播。

2 桑白蚧的综合防控措施术

2.1 植物检疫

桑白蚧多在枝条及树干上为害和越冬,因此要加强植物检疫,在引种或购买苗木时加强检查,防止虫体随枝条运输传播蔓延。

2.2 物理防治

桑白蚧有喜阴特性,因此可通过修剪措施,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增加树体内膛光照,恶化桑白蚧的生活环境,减缓桑白蚧的生长与繁殖。同时,剪除部分带虫枝,清理出园外集中销毁,可减少果园虫口数量。对有桑白蚧发生的枝干,可在落叶后用硬毛刷或细钢丝刷等刷掉虫体。

2.3 药剂防治

桑白蚧的蚧壳和蜡质较厚,一般药剂很难穿透蚧壳和溶解蜡质而达到杀死虫体的目的[3],防治时应准确把握防治关键期,抓住若虫孵化后蚧壳尚未完全形成的关键时期喷药,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根据桑白蚧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喷药防治桑白蚧的最佳时间为3 月底、4 月底和7 月下旬[4]。

2.3.1 可在果树萌芽前、花芽微露白但树叶未完全展开无枝叶遮蔽时用药,此时药剂容易接触虫体,可全树喷施波美5°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也可选用40%的杀扑磷1 500 倍液、25%的噻嗪酮2 000 倍液等药剂加入1 000 倍的农药增效剂害立平喷施防治。

2.3.2 4 月底5 月初是第1 代桑白蚧卵孵化期和若虫期,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是第2 代桑白蚧卵孵化期,这两个阶段,虫体蚧壳和蜡质层尚未形成,对药剂较为敏感,可在全园喷施1 次高效低毒、低残留、残效期较短的无公害药剂,如3.5%的甲维盐1 500 倍液、40%的杀扑磷1 500 倍液等,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喷药防治时要求细致周到,并在喷施药液中配合使用农药增效剂害立平1 000 倍液以提高防治效果。

2.4 保护天敌

桑白蚧的天敌较多,主要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寄生蜂和草蛉等,果园应采用种草或自然生草等方式,为天敌昆虫提供良好的庇护场所,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桑白蚧的虫口基数。

猜你喜欢

虫体若虫大樱桃
辽宁:大连大樱桃上市早品质优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大樱桃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GA3和6-BA处理对大樱桃枝条生长的影响
环斑猛猎蝽对烟蚜若虫的捕食作用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薇甘菊颈盲蝽基础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