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对学生叛逆心理的转化与疏导

2020-12-24向文彬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7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向文彬

【摘要】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叛逆心理也逐渐变得严重。而语文学科无论从教师对学生的教导,还是教材本身,都具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将教材内容进行延伸拓展,以此疏导学生的叛逆心理,同时更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将塑造学生的健康人生观视为己任。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叛逆  转化疏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7-0020-02

前言

所说的叛逆心理,是指人们对他人的一切建议、意见都进行反驳的一种心理状态,目的是在于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但是,通常叛逆者对自身的这种行为并不自知。因此,语文教师应做好导向引导工作,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叛逆心理进行转化与疏导,以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利用教材疏导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由于其心理发育的完善性还有所欠缺,此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对权威性存在强烈的质疑,对自由十分向往,也因此对约束十分反感。但是此阶段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关键阶段,升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直接影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会对学生施加压力,而这种压力在学生看来是没有必要的,学生还不会处理好自己内心的情绪又不愿意与他人诉说。因此对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的压力还较难自行排解,因此积压在心底日久便形成了叛逆心理。如果长时间不重视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势必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对学生的生活学习造成影响。

所以说,对叛逆期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语文学科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对疏导学生的叛逆心理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好多都是名人轶事、励志故事等,而这些极具正能量的课文,都是语文教研员费尽心血为学生精选的内容,旨在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是非观。而且,通常对这类课文进行阅读后,学生大都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一篇优秀的、正能量的课文,以及课文中正能量人物,甚至足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学生既可以从课文中汲取养分,同时又可以将课文中的人物树立为心目中的偶像,并以此作为人生的导航,使自己有一个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试想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还何来逆反心理。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本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进行植树造林活动,凭一己之力终于将荒芜的沙漠变成了一片绿洲。植树的过程是异常艰辛的,而牧羊人可以一个人坚持几十年,即便脊背累弯了也仍旧不改种树初衷。而相比于植树的牧羊人,当前的学生生活在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社会里,国家保证社会、家庭的衣食无忧,难道还要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去与最疼爱自己的学校、家人作对吗?教师应通过课文,引导学生明白,叛逆永远也伤害不到别人,只能伤害到最爱的人。应学习课文中牧羊人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即便暂时做不成他那样平凡又伟大的人,但却可以从自身学习处立足,做好学生本职,摆脱负能量,努力成为一名学习能力强的人。教师也可以将课本的内容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若是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在公园或者校园进行种树活动。若是条件不允许可以给学生一些鲜花种子,让学生回家种花,要求学生自己照顾种子,可以通过微信的方式每隔一段时间就检查开花情况,采用这种种树种花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牧羊人的不容易,也能够给予学生一个情绪的宣泄口,让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其它的事情可做,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新方向。

二、经典阅读拓展思维

阅读可以塑造人的世界观,尤其是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名著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除了其蕴含的文学性之外,还在于其思想的先进性,让人读之,在思想层面上能够有所收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拓展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有效拓展,使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均被打开。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看问题,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会迎刃而解、不攻自破。同时,经典名著的最大作用也在于,使学生形成乐观、豁达的处事态度,学生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更深刻的对人生有了理解,并突破了传统的认知局限,使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发生了质的改变,也可以接受自己不认可事情的存在。

对于阅读经典名著来说,教师为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树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读一本好书就像与许多高尚的人进行对话,同时应也使学生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摒弃一些没有价值的琐事,将自身的眼界提升,为人处世多从他人角度出发,多为他人考虑,这样就会发现,人生的患得患失皆来自于私心过重以及自我意识过强。

教師为学生推荐名著可以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原则。首先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前提下,同时也要了解,目前初中生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与家庭之间的矛盾、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及与自己的矛盾。教师在选择推荐书籍之前,自己也要利用互联网去学习初中生出现矛盾的解决办法,然后结合这些办法去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像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教师就可以推荐冰心写的文章,让学生明白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从而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正面看待矛盾。其次,为学生推荐内容较为浅显易懂,贴近生活的书籍。

比如一些名人励志小故事,包括陈景润学习数学的过程,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牛顿被苹果砸到的故事等等。然后逐渐再为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包括《简·爱》《呼啸山庄》《茶花女》《小王子》《少年维特的烦恼》《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这些名著大体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主人公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与命运作斗争,最终战胜命运,或者与命运握手言和,并从中找到人生意义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故事中的主人公作为榜样,学习其顽强不懈的精神。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的主人公,已经双目失明了,整日生活在黑暗之中,但即便如此也从未阻碍主人公追求美好的脚步。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阅读的内容,除了要让学生简要讲述一下故事情节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写出本书的读后感,并在学习小组内对读后感进行交流、学习、分享。通过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对自己、对名著中的人物有更深的认识。此时,教师也要明确不是非要与主人公做同样的事情就是正确的选择,人的性格决定选择,不同的选择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只要你做了选择肯认真为之努力,那么这对于学生而言就是正确的选择。

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学习生活中也许会遇到不同挫折,但是同故事的主人公比起来,当今的学生又幸福不知多少倍。所以说,与书中主人公比起来,因为一些生活中小小不言的琐事而与教师和家长作对是多么不值得;而自己的逆反心理,与书中人物的积极乐观又是多么格格不入,甚至非常可笑。當然教师在进行比较时,也不要过于强调学生逆反心理的不好,要站在理解学生的角度上去疏导学生。

三、利用写作抒发情感

在学生的生长发育阶段,要说遇不到困难与挫折也是不现实的,但挫折和困难也不见得完全对人生造成不良影响。相反,如果对挫折和困难进行正确利用,反而会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学生将逆反心理转化为学习动力。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方式来作为情感宣泄口,促使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可以要求学生采取每日写日记的方式,也可以在班级的角落里放置一个留言信箱的举措,让学生将自己的困惑写出来,以匿名的方式投入到信箱之中,然后教师可以定期将信箱中的内容拿出来,根据信中的内容选择帮助学生的方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自习课时将学生的问题读出来然后让全班学生帮助其解惑,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的总结应结合客观事实,以入情入理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直面自己的问题。而对于那些指向性明显的信件,教师则可以自己阅读,然后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耐心沟通,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此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除了将自己定位成一名教师之外也要当自己是学生的朋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问题。在处理问题时,注意自己的措辞以及态度,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给予学生正向指导。并且,还应时常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给予悉心指导,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在意,从而更加信任教师,听从教师的意见与指导,以此来解决学生叛逆的问题。

具体来说,如果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并由此产生了一定的不良情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写作文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排解不良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舒缓了心情,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譬如,学生小明一贯学习能力较强,每次班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评都可以达到前三名,但是由于家庭变故,使小明的学习成绩受到了一定影响。教师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对小明的学习态度产生了误解,这使小明感到很痛苦,并由此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而学习成绩更是有所下滑。

后来,教师找到小明谈心,并了解到了小明学习成绩下滑是因为家庭变故引起的。教师鼓励小明将家中的事情写下日记,当然也可以将作文内容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在同学之间共享这篇作文,同学们在得知小明的遭遇后,都十分理解小明,而小明的情感也得以抒发,并通过这种方式从痛苦中走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小明的逆反心理通过写作得到了转移,从而使学生有效将压力转化为了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语文好比人生道路上的引航灯塔,为学生的前进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了疏通,使学生在和谐、快乐、宽泛、健康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姜海燕.语文教学对学生叛逆心理的转化与疏导刍探[J].成才之路,2020(02):16-17.

[2]宋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9(07):7-8.

[3]闪电阔.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叛逆心理转化的引导[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51-52.

[4]王婷婷.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研究[D]. 鲁东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