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水稻田间主要病虫害试验研究

2020-12-24范刚强

生物灾害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氯虫粒剂甲酰胺

李 威,范刚强

(黔东南州植物保护技术服务站,贵州 凯里 556000)

【研究意义】水稻是黔东南州重要的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约 3480 万 hm 2 ,每年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约 6000 万 hm 2 ,其中为害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期(7—8月份)发生最重,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以 3~4 代(6—8月份)发生最重,病虫为害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和品质。

【前人研究进展】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水稻病虫害最常用的防治措施[1-5],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市场上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农药种类较多[6-13],但是防治效果参差不齐,无法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甚至还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存在不重视前期水稻种子的消毒处理工作,发现水稻出现病虫害之后再采取防治措施,往往不能快速、及时解决病虫所造成的危害;过分的依赖化学药物,出现病虫害后,不是进行科学系统制定防治方案,而是为了控制病虫害不断增加防治次数和防治药量;部分农户选择药剂不当,为了节约成本,选择价格低廉药剂,造成防效很差。

【本研究切入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科学系统防治黔东南州水稻病虫害,筛选出适合黔东南州的水稻病虫害防治药剂组合,2019年笔者根据当地水稻生育期及病虫害发生特点,开展了水稻药剂拌种、分蘖期、孕穗期喷施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田间试验研究,以期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水稻品种为滇屯 502,本研究选择的化学药剂分别是 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入田)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稳腾)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优福宽)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湖南新长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场购买。18%杀虫双水剂(广东省广州市益农生化有限公司生产)市场购买,40%稻瘟灵乳油(浙江宇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场购买。

1.2 防治对象

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等。

1.3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黔东南州凯里市三棵树镇小营村凯里市植保观测场内,土壤为深褐色,肥力中等、耕作制度为一季中稻,采用稻田养鱼模式,2019年整个生育期稻田内均保水养鱼。

1.4 试验设计

表1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 4个处理(表1),每个处理设 3个重复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 225 m 2 ,处理 1:24.1%肟菌⋅异噻胺+拜力膜+60%吡虫啉 (20 mL+2 mL+10 mL) 拌1 kg水稻种子,分蘖盛期喷施35%氯虫苯甲酰胺90 g/hm2,孕穗末期喷施 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600 mL+90 g)/hm2;处理 2:24.1%肟菌⋅异噻胺+拜力膜+60%吡虫啉(15 mL+2 mL+10 mL)拌 1 kg 水稻种子,分蘖盛期喷施 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90 g/hm2,孕穗末期喷施 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600 mL+90 g)/hm2;处理 3:常规对照 8 mL 25%噻虫⋅咯⋅霜灵拌种 1 kg 水稻种子,在分蘖期喷施 18%杀虫双水剂 3000 mL/hm 2 ,孕穗末期喷施 40%稻瘟灵乳油 1200 mL/hm 2 。处理 4:空白对照,种子拌等量清水,分蘖期、孕穗末期喷施等量清水。处理1、处理 2、处理 3,每个处理施药 3次,播种时拌种1次,分蘖期、孕穗末期各喷药防治 1次。

1.5 拌种

2019年4月16日拌种,先将药剂按要求剂量配制成拌种液,每千克干种子的拌种液为 40 mL。将配制好的拌种液与种子充分搅拌混合,使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彻底阴干后,2019年4月18日按常规方法进行浸种催芽,2019年4月21日播种秧床,盖膜育秧。

1.6 喷施药剂

2019年6月22日水稻分蘖盛期,喷施 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90 g/hm 2 ,2019年8月4日孕穗末期,喷施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600 mL+90 g)/ hm 2 ,使用3WBD-20L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针对水稻植株茎叶进行人工均匀喷雾,空白对照喷等量的清水。

1.7 调查时间和方法

1.7.1 秧苗素质调查在水稻移栽前 5月27日,调查各处理秧苗是否有药害,每个小区随机选取秧苗20 株,调查株高、总根数、白根数、根长、茎基宽、地上部分鲜质量、地下部分鲜质量等指标,并记录求加权平均值。

1.7.2 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调查在收获期前 2019年9月18日,对纹枯病、穗瘟、稻曲病防治效果进行调查,病情分级标准如表 2。

表2 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的分级标准

(1)穗颈瘟:每个小区采取随机 5 点取样,每点调查 5 丛,共 25 丛;以穗为单位,记录总穗数、病穗数、病级数,统计病情指数,计算防效。

(2)纹枯病:每个小区采取随机 5 点取样,每点调查 5 丛,共 25 丛;以株为单位,记录总株数、病株数、病级数,统计病情指数,计算防效。

(3)稻曲病:每个小区采取 5 点取样,每点调查 5 丛,共 25 丛,以穗为单位,记录总穗数、病穗数、病级数,统计病情指数,计算防效。

1.7.3 产量调查每个小区随机 5 点取样,每点收割 1 m 2 ,计录有效穗数、平均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秕粒数,测量千粒质量,据此计算其产量。

1.7.4 计算公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秧苗长势观察

2019年5月27日,水稻移栽前对秧苗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各处理秧苗生长发育正常,无药害症状,观察秧苗发现,处理 1、处理 2 试验小区秧苗与空白对照和常规对照 (处理 3) 试验小区相比,植株更高,秧苗叶色浓绿,长势更健壮。

2.2 秧苗素质调查

由表 1 可知,3个处理的株高、根长、茎基宽、白根数、分蘖数、地下鲜质量、地上鲜质量都高于空白对照。处理 1、处理 2 试验小区秧苗与常规对照试验小区相比,处理 1 株高除外,根长、茎基宽、白根数、分蘖数、地下鲜质量、地上鲜质量有显著差异性。其中处理 2 秧苗素质最好,株高为 44.61 cm、根长 17.99 cm,茎基宽 6.43 cm,白根数为 21.65 根、分蘖数为 2.13个,地下鲜质量 15.20 g,地上鲜质量28.10 g,其次处理 1 秧苗素质,株高为 42.62 cm、根长 16.05 cm,茎基宽 6.40 cm,白根数为 21.20 根、分蘖数为 2.00个,地下鲜质量 10.60 g,地上鲜质量 23.20 g。

表3 水稻移栽前秧苗素质调查情况

2.3 对穗颈瘟、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 4 可知,3个处理试验小区与空白对照小区相比,纹枯病的病株率显著减少,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处理 1 和处理 2 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均达 90%以上。 3个处理试验小区稻瘟病与稻曲病的病 (株)穗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小区,处理 1 和处理 2 对这两个病害的防治效果均达 89%以上。

表4 水稻腊熟期病害调查情况

2.4 产量调查

由表 5 可知,3个处理试验小区与空白对照小区相比,产量明显增高,其中处理 1、处理 2 产量分别为 7581.9 kg/hm 2 ,7639.5 kg/hm2,增产率达 30%以上,处理 3 产量 6353.4 kg/hm 2 ,增产率达 10%以上。处理 1、处理 2 试验小区与常规对照相比,产量有显著差异性。

表5 不同处理水稻测产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研究表明,处理 1、处理 2 试验小区与空白对照相比,秧苗素质(处理 1 除株高)、对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防效、产量有显著差异性,与常规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显著。生产上推荐使用处理 1和处理 2 药剂组合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

该试验研究与其他水稻病虫防治试验相比,优点是该试验根据黔东南州水稻生育期及病虫害发生特点,选择整个生育期防治药剂组合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科学性、系统性;选择拜耳公司最新登记的高效、低毒拌种剂 24.1%肟菌⋅异噻胺(15~20 mL)拌种水稻种子,从源头上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减轻后期防控压力,分蘖盛期喷施 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90 g/hm 2 ,孕穗末期喷施 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600 mL+90 g)/hm 2 ,与空白对照相比,对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防效达 89%以上,产量增产达 30%以上。

由于该试验主要侧重研究拌种剂的防治效果,重点调查了该药剂组合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效及对产量的影响,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效需进一步详细研究,接下来笔者将进一步开展该药剂组合防治下,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及产量影响。

猜你喜欢

氯虫粒剂甲酰胺
水分散粒剂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
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氯虫苯甲酰胺对红火蚁的毒杀活性与行为影响
35%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插层条件对蒙脱土/偶氮二甲酰胺复合发泡剂的影响及应用
小麦粉中偶氮甲酰胺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
不同药剂防治玉米穗期害虫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