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胃癌患者术后体温控制对快速康复的影响

2020-12-24王燕敏叶灵晓张丽萍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充气式体温保温

王燕敏,叶灵晓,张丽萍

(1.温州医科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2.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手术室,浙江宁波 315000)

腹腔镜胃癌手术时,由于麻醉抑制、手术室低室温、室温液体输注、手术应激、气腹时气体交换及室温水冲洗等因素影响,患者易发生低体温现象。低体温易诱发机体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围手术期失血量及输血量增加,使术部切口愈合时间延长,增加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发生率,对患者术后恢复极为不利[1]。有研究[2-3]发现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约为60%,但进行体温监测的只占19.4%,对患者采取积极保暖措施的占38.5%。可见,无论是术中还是术后,对于患者体温的有效控制往往被忽略。有研究指出,胃部手术中的低体温使患者舒适度降低,延长住院天数,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者经济负担[4]。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重视术中的保温,然而对于手术后的保温却往往忽视。我科为减少患者术后低体温,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制定了术后的保温措施,通过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由同一位外科医师进行腹腔镜胃大部切除(包括近端及远端)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心肺功能良好,能够耐受全身麻醉和腹腔镜手术;②经过宣教能够完全配合护理工作;③术前耳温(ThermoScan PRO 4000,美国)为36.5~37.5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②术后死亡或因并发症需再次手术的。所有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进行入院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胃恶性肿瘤相关知识及手术期相关工作内容,充分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配合。术前不进行肠道准备,术前6 h禁食,于术前2 h口服10%葡萄糖500 mL,不置鼻胃管,术前静滴抗生素(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术中使用短效静脉麻醉剂,使用全身麻醉的方式,麻醉开始后即开始充气式保温毯的加温。使用5孔法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术中冲洗时使用预先加热的液体(在加温箱中加温至37 ℃)。若术中出现体温波动,不采取常规处理。术后吻合口放置腹腔引流管1根,麻醉恢复期在复苏室采用常规护理,即室温液体输液及不采用毛毯保温。

1.2.2 实验组:除了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外,我们采取的术中保温措施还有术中输液前或冲洗腹腔用的0.9%氯化钠溶液或者蒸馏水在加温箱中加温。在实施麻醉、手术开始后,每隔15 min测耳温1次,做好记录,并根据患者的体温变化随时调整措施,确保患者的体温在36 ℃以上,具体方法为:①提高腹腔冲洗时的冲洗液温度至37 ℃;②提高充气式保温毯的温度至37 ℃;③必要时建议外科医师暂停手术,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手术。同时观察患者的全身状况及肢体的皮肤温度,特别是四肢的末梢血运。手术结束后继续将充气式保温毯垫在转运床下,患者返回病房后,继续配合病房护士,使用加温过的液体对患者进行输液,确保将患者保温至术后8 h。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0.5、1、2、3、5、7 h的血压、心率、耳温及术后拔管时间、进食/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胃瘫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2组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组患者在年龄、BMI、性别构成、耳温、心率等人口学特征基本特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 2组术后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0.5、1、2、3 h的平均耳温与对照组比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5、1、2、3 h实验组心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实验组患者进食/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胃瘫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低体温使组织器官代谢率降低,可对组织起保护作用;但另一方面,低体温抑制免疫功能,导致凝血机制紊乱等,尤其是降低机体各系统功能,可使循环系统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血管阻力增高,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心脏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5]。术中、术后低体温现象已经逐渐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通过手术前和手术过程中控制体表和体腔散热,采取多种护理措施营造从体内到体外温暖舒适的内外环境,可有效防止患者术中低体温。有研究[6]指出,若室内温度较低,空气对流、热辐射增加及全麻后患者血管扩张,则导致热量快速再分布到周围从而诱发核心体温的下降,故室温是术中、术后低体温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学者指出[7-8],术后保温可有效降低应激反应,促使患者术后尽快苏醒,减少因低体温所造成的寒颤、躁动的发生,降低了氧耗,减少低血氧症的发生,使心率趋于稳定,减少心脏损害和心动过速的发生。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每组n=33)

表2 2组患者术后耳温及心率比较(每组n=33)

表3 2组患者手术后指标比较(每组n=33)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与对照组比,实验组患者术中血压升高、心率降低、进食时间提前、肛门排气时间提前、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现有研究表明术中患者的体温会明显下降[9],梁爱群等[10]指出,采取充气式暖风毯加水循环温毯仪保温措施能维持手术全过程体温、心率、血压相对平稳,有利于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虽然与我们的保温方法不尽相同,但结果与我们的研究是一致的。相对于其他保温措施,充气式保温毯更适合为患者提供保温保障[11]。胡梅等[12]研究发现,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患者采取术中保温措施,能够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她们的研究结果与我们的基本一致,另外我们发现,注重术后的保温可以降低腹腔镜胃癌术后的胃瘫发生率。

术中、术后低体温的防治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次研究从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出发,证实了术中、术后保温可以使患者总体预后得到受益,这也符合了当下快速康复外科的潮流。然而,此次研究只是局限于腹腔镜胃肿瘤手术,未来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进行大数据分析并使术后保温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猜你喜欢

充气式体温保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一种手外科充气式垫手架的设计
能“保温”的雪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保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便携充气救生衣
别开生面的充气式太空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