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社一体”合作社发展模式探索与思考
——基于贵州省毕节市“村社一体”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

2020-12-24王菊顾国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0年5期
关键词:村社毕节市一体

|王菊 顾国

自2017年来,贵州省毕节市推行学习践行“塘约经验”助推“大扶贫”战略,由村支部、村委会成员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将闲置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等入社,农民成为合作社成员,实现“村社一体,合股联营”。为摸清毕节市“村社一体”合作社发展情况,市农经站调研组于2019年10-12月深入全市10个县(区)实地考察,多次组织座谈,掌握了毕节市“村社一体”合作社发展的一些情况,形成了一些认识和建议。

一、基本现状

1.发展有起色。根据《毕节市农村“村社一体、合股联营”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合作社与村“两委”“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思路,建立“村社一体”合作社,全面推广“村社一体、合股联营”模式。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市共培育“村社一体”合作社1895家,其中1637家正常运行,258家沦为“空壳社”(已引导自愿注销)。如纳雍县昆寨乡新民村现代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本村440户农户以1208亩土地经营权折价265.76万元入社,成为合作社成员,入社的土地交由成员按合作社统一的技术标准种植管护,成员利益构成为“500+300+0.4+1.7+X”,即成员管护土地种植费500元/亩、管护费300元/亩,种植的鲜葛根采收费0.4元/斤、回收价1.7元/斤,合作社利润再按股分红(“X”)。这一做法有别于简单的“土地流转费+务工收入”模式,有效建立了“稳定就业+统一收购+按股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

2.示范有效果。合作社在村“两委”领导下,按照“最大程度让利于民”原则,结合长远发展需要、群众意愿等因素,合理设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收益比例。1637家“村社一体”合作社有成员11.61万户38.09万人,包括贫困户成员7.02万户24.62万人。其中,24家合作社建立有党组织,898家建于贫困村,127家建在500亩以上坝区(种植坡度小于6度、面积5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的耕地、园地)。2019年,“村社一体”合作社共带动非成员农户5.85万户,支付成员劳务报酬总额6.71亿元,培训成员10.69万人次。如赫章县六曲河镇家竹村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利用270万元“联村帮扶”资金,依托贵州优龙谷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把“可乐猪”仔猪发放给合作社成员养殖,出栏后公司负责收购。2019年底,该村“可乐猪”存栏量达1万余头,其中能繁母猪达700多头。建立了“119218”扶贫机制,即1个干部和1个能人,1年带动9户贫困户,每户贫困户养20头“可乐猪”,实现每户年均纯收入1.8万元以上。

3.合作有方式。“村社一体”合作社结合实际,制定资源资产折股量化办法,核定每股股金标准,引导农户将确权登记颁证后的资源资产入股,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1637家“村社一体”合作社中,1219家以“合作社+农户”模式经营,135家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经营,10家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经营,273家以其他模式经营。如七星关区团结乡安山村经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该镇其他4个村的“村社一体”合作社,统筹动员贫困户每户以100元资金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将成员入股资金统一入股政府引进的贵州省伊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经营,种植西瓜1000多亩,产生利益按公司50%、合作社50%分配,合作社所得分红再按“7:2:1”比例进行二次分配,即“入社贫困户成员分红70%,合作社其他成员分红20%,提取公积金10%”。

4.产业有选择。“村社一体”合作社坚持“外部有需求,内部有条件”的市场导向原则,结合本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因地制宜采取“打时间差”和“拉长产业链”等方式来确定产业、选择项目,发展规模化种养、乡村旅游、劳务输出等产业。1637家正常运行的“村社一体”合作社,按从事行业划分:畜牧业337家,服务业46家,林业32家,渔业22家,种植业1113家,其他行业87家。按经营服务内容划分:生产服务为主662家,产加销一体化服务647家,购买服务为主14家,运输服务11家,加工服务10家,仓储服务3家,其他服务290家。

5.生产有效益。截至2019年底,1637家“村社一体”合作社实有资产总额11.4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额5.96亿元。2019年,经营收入2.89亿元,其中企业订单收购收入6762.96万元;可分配盈余1.75亿元,其中按股分红总额1.5亿元,占可分配盈余的85.71%。赫章县六曲河镇永兴扬辉高效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永兴村致富能人杨伦领办的“村社一体”合作社,杨伦将自己20亩土地及流转的65亩土地修建了大棚蔬菜基地,种植无公害西瓜“彩虹”、西瓜“黄金”等市场稀有品种,2015年,合作社纯利润达60多万元,个人纯收益达14万元。近几年来,杨伦的合作社越办越大,农户看见合作社有效益,很多人将土地入股了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带动全村贫困户40户130人实现了持续增收脱贫。

二、主要问题

1.缺“能人”。绝大多数“村社一体”合作社理事长为村“两委”干部,少部分为致富能人,村干部以村里工作为主,抽不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经营管理合作社。

2.缺“资金”。“村社一体”合作社由村“两委”成员领办,主要目的是带动贫困户发展,成员出资额往往较低,主要靠政府帮扶资金发展产业,一旦政府帮扶资金不到位,产业发展将受阻。

3.缺“市场”。很多合作社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小、品种少、数量少、链条短,在进入县(区)外市场,实现“农超对接”“农校对接”方面难度较大。

4.缺“联结”。村“两委”干部对“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精髓认识不深、创新意识不强,不能有效整合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多数仅进行简单的土地流转和务工带动,导致成员不能持续增收。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补能人带动短板。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选出有能力、有道德、有公心、有担当的带头人,担任合作社理事长。把农民合作社、“塘约经验”等有关内容的培训与发展农民讲习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基层农户、田间地头,运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开展讲习,消除群众“等靠要”思想和“比穷不比富”观念,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和创业激情。

2.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补利益联结短板。以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工作为契机,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各类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加快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建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村集体、合作组织、农户等多方合股联营、联产联业、联股联心。

3.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补市场销售短板。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多渠道、多方位拓展农产品市场,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组织开展推介会、产销对接会,为合作社产品销售搭建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4.加大各项政策扶持,补资金短缺短板。鼓励政府贴息贷款项目向合作社倾斜,加大财政担保力度,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合作社贷款门槛,采取贷款额度授信、产品和销售合同抵押等形式,多渠道提供资金支持。整合农业、扶贫等各类涉农资金,支持财政扶持资金量化到村集体或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发展,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猜你喜欢

村社毕节市一体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规范村社财会代理应关注的四个问题
瑞雪兆丰年
夏日荷景
村社贸易的形成与社庙演剧的传承*——以济源市南姚汤帝庙为例
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同频同向
勇于改革 善于创新 全力打通村社巡察“最后一公里”
My Best Friend’s Lifestyle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雄浑豪迈于一体灵秀磅礴熔一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