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种方式对红麻纤维产量的影响

2020-12-23肖本潮凌敬伟张丽霞郭晓彦史鹏飞潘兹亮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乙烯夏玉米药剂

肖本潮 凌敬伟 张丽霞 郭晓彦 史鹏飞 潘兹亮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品种潜力,在高产水平上再上新台阶,许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许昌市高肥水区采用最优品种,通过实施高产攻关试验研究、绿色提质增效集成技术示范等措施,建立夏玉米高肥水区“1221”( 一优二增二防一晚)技术体系,最终实现玉米稳定增产、高产高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对促进许昌市粮食连年丰收、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试验区域和方法

(一)试验区域

试验连续5年在许昌市夏玉米高肥水区进行,主要包括许昌市建安区陈曹乡、张潘镇、五女店镇,长葛市石象乡、南席镇、古桥乡、老城镇以及鄢陵县只乐乡、望田镇等9个乡镇。

(二)试验方法

试验在项目区开展品种比较、种肥异位同播、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化学调控、适时晚收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同时开展高产示范攻关竞赛。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选用优良品种,提高播种质量(一优)

项目区重点推广应用竖叶紧凑型高产玉米品种。为达到高产目的,项目区推广应用登海605、伟科702、郑单958、浚单20等优良品种。玉米田保证苗全、苗齐、苗匀是夏玉米高产的基础,要特别注意提高播种质量。麦茬直播玉米,播种期越早越好,可采取免耕直播方式,小麦收获后在麦垄中直接播种玉米。播种深度根据土壤墒情而定,一般以3~5 cm为宜。为了抢时间早播种,在干旱年份可以先播种后浇水。注意在播种后要进行适当镇压,把播种沟上的土块弄碎、地弄平,有利于苗全、苗齐。

(二)合理增加密度,增施肥料(二增)

1.合理增加密度。试验表明,玉米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构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单位面积上种植密度增加,有效穗数相应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下降。但高产田块土壤肥力较高,项目区推广的玉米品种伟科702、郑单958、登海605、浚单20等都是耐密型品种,在高产田块合理增加密度,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较稳定或下降幅度较小,由于穗数增加而使总粒数显著增加的补偿效果较大,最终提高产量。项目区推广的玉米品种伟科702,种植密度4000株;郑单958,每667 m2种植密度4500株;登海605,每667 m2种植密度5000株;浚单20,每667 m2种植密度4200株。为保证种植密度,播种时可以适当加大播种量,在4~5叶期进行间苗、定苗时,不要求等株距留苗,个别缺苗地块在定苗时就近留双株进行补偿。(见表1、表2、表3)

2.增施肥料。我们对许昌市夏玉米的“3414”试验分析得出,作物需氮量与产量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即在同一产量水平内,产量越高,需氮量越大。经过计算,许昌市夏玉米不同产量水平下对应的施肥量及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时的施肥量见表4、表5。由氮肥、磷肥、钾肥施肥推荐指标原理得出许昌市夏玉米的施肥指标体系。(见表6)

试验表明,玉米需要合理施用氮肥、补施钾肥、配施微肥,尤其在产量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更需要增施肥料、补充营养。施肥与灌溉紧密结合,在播种后35~45 d,每667 m2趁墒耧施尿素50 kg,或在播种后25 d、45 d,每667 m2各施尿素20 kg、30 kg。试验表明,玉米增施钾肥,增产作用明显,项目区高产田块,每667 m2增施氯化钾15 kg,底施或作種肥或作苗肥。玉米对锌比较敏感,可在拔节期叶面喷施0.1%~0.3%的硫酸锌或其他含锌叶面肥。

(三)防倒伏,防病虫害(二防)

随着玉米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选用耐密型玉米品种及高产田块,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倒伏等问题日趋严重。倒伏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密度种植下,要通过提高植株的抗倒能力,防止倒伏。主要方法:一是在保证亩株数的前提下通过缩小株距、加大行距或采用宽窄行种植增强田间的通风透光能力,有利于促进基部茎节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倒伏的风险。二是增施钾肥。钾肥具有提高茎秆强度的作用。目前在生产上大量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提倡增施钾肥,氮肥、钾肥配合施用,对于防止玉米植株倒伏具有重要意义。钾肥宜早施,在播种时作种肥或在出苗后作苗肥施用。施用量可根据土壤肥力等状况来确定,一般每667 m2施用硫酸钾或氯化钾10~20 kg。三是苗期蹲苗。对于密度较大、具有旺长趋势的地块,可在苗期进行蹲苗。蹲苗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基部茎节旺长,促进根系发育,从而减轻倒伏发生的概率。蹲苗应在苗期进行,拔节期开始时结束。四是适期追施氮肥。玉米生育期间追施氮肥可以促进植株或果穗发育,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但追施氮肥时间不当则容易引起倒伏。拔节期玉米基部茎节开始快速伸长,此时如果再追施大量氮肥,则会加速基部茎节的伸长,使倒伏的风险加大。五是采取化控措施。控制玉米植株的高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防止玉米倒伏。化控技术属于一种 “被动”措施,化控药剂的施用时期、施用浓度及喷施方式等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否则很容易出现药害。

试验表明,通过穗下第一节间粗度比较,喷施健壮素、乙烯利有增粗现象,以健壮素较为明显,健壮素处理的穗下第一节间粗度5.8 cm比清水处理(CK)5.5 cm粗了0.3 cm。通过穗下第一节间长度、株高比较,仅有健壮素处理与对照相比有较明显的缩短差异,健壮素处理的穗下第一节间长度17.6 cm比清水处理(CK)19 cm缩短了1.4 cm,株高243.1 cm比清水处理(CK)254.6 cm低了11.5 cm。通过穗位高比较,健壮素处理、乙烯利处理及健壮素+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乙烯利+

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与对照相比有降低差异,以健壮素处理、乙烯利处理较为明显。通过穗长比较,仅乙烯利+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与对照比较有增长差异,其穗长16.9 cm较清水处理(CK)16.1 cm增加0.8 cm。通过秃尖长比较,喷施健壮素、乙烯利及缩节胺+复硝酚钠复配剂,秃尖较短,但从产量性状(穗粒数、千粒质量等)和每667 m2产量来看,所有控旺剂处理均低于清水处理(CK)。

试验表明,通过穗下第一节间粗度比较,除健壮素处理,其他处理都比清水处理(CK)有增粗效果,尤以缩节胺处理明显,缩节胺处理比清水处理(CK)粗0.5 cm。通过穗下第一节间长度比较,以健壮素处理、乙烯利处理及健壮素+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乙烯利+

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与对照比较有缩短差异。通过株高、穗位高比较,除缩节胺处理及缩节胺+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外,其余药剂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有降低作用,以健壮素处理、健壮素+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效果更为明显。通过穗长、秃尖长比较,以乙烯利处理、乙烯利+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缩节胺+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对穗长生长有利且秃尖短,其余处理不明显或有不利影响。

从产量性状和每667 m2产量来看,喷施乙烯利、乙烯利+复硝酚钠复配剂、缩节胺+复硝酚钠复配剂对穗粒数、粒质量影响不大,对最终产量形成有利,平均每667 m2產量高于对照,其余药剂处理均低于对照,尤以健壮素处理及健壮素+复硝酚钠处理减产较多。

试验表明,通过穗下第一节间粗度比较,各控旺药剂与对照相比均不增粗,以缩节胺处理、健壮素处理及其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降低差异较大。通过穗下第一节间长度比较,除缩节胺处理及其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外,其余药剂处理有缩短作用,以矮壮素处理较为显著,比清水处理(CK)19.4 cm低了1.2 cm。通过株高、穗位高比较,健壮素处理、乙烯利处理及健壮素+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对降低株高、穗位高有作用,其余药剂处理无效果,其中以健壮素+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最为显著,株高245.5 cm,比对照低了10.1 cm,比穗位高低了10 cm。通过穗长和秃尖长比较,喷施乙烯利及乙烯利+复硝酚钠复配剂最有利,穗长较对照有所增加或持平,秃尖长减少或持平。

从产量来看,喷施乙烯利、乙烯利+复硝酚钠复配剂及健壮素对穗粒数、粒质量无不利影响,对最终产量形成有利,每667 m2平均产量高于对照,其余药剂处理均低于对照,其中以喷施乙烯利+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最有利,该处理穗粒数506.8粒,比对照多65粒;每667 m2产量640.9 kg,比对照增加72.3 kg。

试验表明,通过穗下第一节间粗度比较,除健壮素+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其他处理都与对照持平或有所增加,以健壮素处理、乙烯利+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增粗稍明显。通过穗下第一节间长度比较,缩节胺处理及缩节胺+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对缩短节间长度无效果,其余药剂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有缩短作用,其中以健壮素处理及健壮素+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较为显著。通过株高、穗位高比较,除缩节胺处理、缩节胺+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对降低株高、穗位高无效果外,其余药剂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效果,但从降低株高角度来看,以健壮素最为明显,该处理比对照降低69.2 cm。从降低穗位高角度来看,以健壮素+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乙烯利+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较为显著,分别比对照低了28.3 cm、28.1 cm。

试验表明,通过穗长比较,只有缩节胺处理及缩节胺+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对穗长稍有增加,其余药剂处理与对照基本持平。通过秃尖长比较,缩节胺处理、缩节胺+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健壮素+复硝酚钠复配剂处理有减少效果,其余药剂处理与对照持平。从产量来看,所有药剂处理均比对照有增产效果,以乙烯利处理、缩节胺处理单产较高。

(四)玉米适时晚收技术(一晚)

由表7及图1可以看到,随着收获期的推迟,夏玉米的产量变化趋势与千粒质量基本吻合。玉米产量从苞叶发黄(9月20日)收获的651.70 kg/667 m2增加至玉米完熟(10月5日)收获的709.78 kg/667 m2,约增加58 kg/667 m2。收获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适宜的收获期是获得夏玉米高产优质的关键。玉米具有“假熟性”,玉米充分成熟在苞叶变白后10~11 d,随着收获期的推迟,夏玉米百粒质量和产量都有显著提高,可每667 m2增产50 kg以上。

通过对玉米收获期的试验得出,在许昌市气候条件下,综合考虑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夏玉米最佳收获期应比群众习惯收获晚10 d,此时玉米产量较高,又不影响小麦的播种。

三、结论与讨论

项目区通过“一优二增二防一晚”试验示范应用,对夏玉米增产作用明显,并容易为群众所掌握,极大地提升了项目区夏玉米的生产水平和科技水平,促进了许昌市夏玉米生产的发展,对许昌市夏玉米连年丰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乙烯夏玉米药剂
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高温干旱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分析
无题
聚氯乙烯多乙烯多胺合成研究
120万吨级乙烯压缩机打破国外垄断
不同化学药剂与喷药时期对春蚕豆赤斑病大田预防的效果
影响夏玉米产量的因素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