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诗如画,课本里的月光之美

2020-12-23张如意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月色节选自梨花

张如意

迷人的月亮,皎洁的月色,总能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月亮,不仅是诗歌中一个很重要的意象,也经常出现在现代文中。它不仅成为文章中的美景的点缀,为夜之美增添了无限魅力,更为文中的人物,渲染了一种心情。应该说,月亮,是景与情之间的媒介,因为它的存在,文章美了,人物也美了。本期,我们一起寻找课文中的月亮,去感受那些美的存在。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节选自张之路《羚羊木雕》)

声临其境:

节选的这个片段,写出了“我”对朋友的自责。带着自责和委屈,“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跃然纸上。这里的月亮,给“我”的感受是冷冷的,其实,月亮本身不是冷的,冷的是“我”的心情。月亮,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了“我”当时的悲伤:因为失去一个朋友而悲伤,因为言而无信而悲伤。月亮无语,“我”也无言,只有月亮相伴。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节选自鲁迅《故乡》)

声临其境:

节选的文字,如图画般美丽而神异: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能力超凡的少年,都是这幅图画的构成要素。这里的月亮,为我们展示了田野里空旷的美,为人物的出场渲染了温柔的气氛,也写出了作者沉浸在对童年伙伴的无限回忆中。月亮是安静的,但文中的少年是动作迅疾的,一静一动,让画面富有层次,充满了各种美感。月亮,是夜晚的眼睛,更是文中少年的伙伴。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节选自鲁迅《社戏》)

声临其境:

这段文字,为我们展示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美景:迎面扑来的是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水气朦胧,起伏的连山,如诗如画。月亮,如纱如雾,与朦胧的水气相互融合,如梦如幻。这里的月色,很好地衬托了作者沉醉在美景中的心情,当然,也与下文迅疾行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对社戏的迫不及待,让“我”不能在月色中遐思迩想太久,它只是“我”沿途中的一處景色而已。但就是因为这一处月色,很好地点缀了江南水乡这幅水墨画。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节选自彭荆风《驿路梨花》)

声临其境:

在这段文字中,月朦胧,花朦胧。月光和梨树相互映衬,明暗相间,给读者以诗情画意的感觉。淡淡的月光,幽暗的梨树林,如画般的景色,不仅给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诗意般的环境氛围,烘托了人物轻松、愉悦的心情,更为下文梨花姊妹的出场奠定了基础。月亮,一个清爽的形象,一如梨花姊妹。

猜你喜欢

月色节选自梨花
梨花(外一首)
月色
上学啦
桃花和梨花
万溪冲赏梨花
似水流年
十月
养一帘月色,等你缓缓归
名家写夏天
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