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园审美意向下的中国式乡村度假研究

2020-12-23贾玎杨昀

美与时代·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国式田园

贾玎 杨昀

摘  要: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深入挖掘中國乡村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实现乡村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发展。从中国传统田园审美意向出发,剖析中国式乡村度假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动能,梳理中国乡村的独特文化内涵,提出中国式度假产品的设计思路和方向,能够为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田园;审美意向;中国式;乡村度假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旅游地发展过程中治理模式的分异路径与影响机制研究——基于阳朔的历时性解释”(41701148)研究成果之一。

在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而发展乡村旅游则成为了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2018年,我国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为实现我国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贡献[1]。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乡村休闲度假作为一种旅游的高端形式被各地政府及各旅游企业所看重,如何看待和推动中国乡村度假的发展,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乡村度假的内涵

度假是旅游的一种形态,是以休闲、健身、疗养及放松身心为目的的旅游活动,追求身心健康的休息和高质量的服务,与传统的观光旅游相比是更高层次的旅游行为。度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时间更长,同时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产品和服务要求更高[2]。

根据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属性,度假的形式有海滩度假、温泉度假、高山滑雪度假、乡村度假等。乡村度假是以乡村景观资源 (包括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为依托进行的一种休闲度假行为,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更高阶段。

中国乡村游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先民就有郊野踏青的习惯。《管子·小问》中就有“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的文字,记录了齐桓公到郊野乡村休闲放松、享受春光的情况。中国现代乡村旅游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一些乡村公社会组织乡村旅游活动接待外宾,具有政府接待的属性。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发端于民间的乡村旅游活动开始兴起。90年代后,越来越多地区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作为中国国内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快速增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发布的《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15.1亿,同比增加10.2%,约占国内游客的一半;乡村旅游就业总人数886万人,同比增加7.6%。同时,我国乡村旅游的形式也从初级的农家乐的方式向乡村休闲、乡村度假等高端形态演变。中国乡村度假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体现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在高强度工作节奏中渴望回归自然的的内心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传统田园审美意向的内在驱动。前者是全球乡村度假发展的共性驱动力,而后者则是中国漫长的农耕文化孕育出的民族特有的文化情感和审美取向。在中国乡村旅游高速发展之际,只有从中国传统田园审美意向的角度剖析中国乡村度假的内在文化驱动力,才能够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文化深度和审美品位的中国式优秀乡村度假产品。

二、田园审美意向下的

中国式乡村度假内在驱动分析

审美意向(aesthetic intention)中的“意向”是现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现象学的“意向性”概念指出,审美的主体有着自身的内在意向,这种统一的指向是历史和时间积累的存在,审美的过程是主客观统一的结果。因此,人类主体在哲学和美学中成了探讨问题的基础,审美意向成为审美活动的心理驱动力[3]。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审美实践活动。度假旅游的过程,也是审美体验的过程,通过审美从而达到身心的愉悦、美感的享受以及精神的放松和超脱。然而,审美不是单向的选择,而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过程。“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审美主体所处的文化背景会对其审美对象的取向与审美体验的程度产生深刻的影响。西方主流度假产品中,阳光指数对于欧洲人度假起到了重要作用。“3S”度假(阳光、沙滩、海滨)一向是西方主流度假产品。我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然而农耕文化的传统使得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着深厚的“耕读”情结。华夏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重农意识贯穿于华夏文明的发展中,农桑之事,为国之根本。在封建王朝,几乎历朝历代,皇家都要举行隆重的籍田礼,天子躬耕、皇后亲蚕,祈祷风调雨顺,农足国富。伴随着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是围绕着农耕生活方式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系列文化方式和文明成果,这不仅塑造了中国人对于乡村度假的偏好以及独特的东方式田园审美意向,也为中国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土壤,处处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天地人和”的理想追求。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乡土情结

农耕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宝贵的生产资料。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直接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情结,不仅指农村地区,而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即使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这种对土地的珍视依旧刻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

因此,在这样的田园审美意向中,土地不应是荒芜的。“满目黄云晓露晞,腰镰获稻喜晴晖。儿童处处收遗穗,村舍家家荷担归。”(康熙《御题耕织诗第十五图》),农耕的过程,丰收的喜悦,都是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象征。同时,这耕种的土地既是经过人工干预后的非自然产物,又受制于周围自然环境,有乡野之趣。这种土地状态,使得中国乡村度假产品的景观营造应建立在对乡野之趣的把控程度上,其景观既有别于原始自然景观,也不是都市园林式的公园绿化。

其次,中国式的田园审美意向中,土地的耕种是与自然呼应的过程。农事活动与自然息息相关,因农事生产而逐步总结出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中国文化中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感。这种和谐的取舍标准,贯穿于吃住行等田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建筑到饮食,从农事到节庆,普遍遵循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应时而为的行为取向,取法自然的传统智慧。当下,中国式乡村度假产品的设计和运营,如果脱离这一基本法则,那只能算是在乡间土地上建造出来的它类旅游产品。

(二)人与人的和谐:家园情结

人是漂泊的,土地是静止的,家园永远在那里。

自汉武帝后,独尊儒术,儒家的宗族意识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主流。宗族作为社会的基础,承担着维护地方秩序、家族救助、家族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在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古代中国,大家族都发端于乡村。人作为家族的一员,出生后写进族谱,每年在宗祠聚会、祭祀,飞黄腾达后一定要在家乡购置田地,年老后一定要叶落归根,埋进祖坟。这种根深蒂固的家园情结,使得乡村田园作为家园的意向,不断出现在各个文化层面,最终融进中国人的底层意识中。且不论“已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当代中国还保留着春节回乡团聚的习俗,大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依旧选择在家乡保留房屋和田地,坚持“常回家看看”,即使是城市长大的人,依旧会把乡村看成是原始意象中的精神家园,那田园牧歌承载着每一位中国人的“乡愁”。

在对理想家园的构想中,田园诗人陶渊明创作的《桃花源诗》及《桃花源记》最具代表性。“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这种自然生态优美,社会生态和美的世外之所,成为了农耕文明中对于理想家园的最佳描述。因此,可以说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乌托邦,是属于田园的。

(三)人与内心的和谐:归隐情结

中国文人作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发声者,自古就有浓厚的隐士情怀。所谓隐士文化, 其精髓即旧时代正直知识分子不畏强权、鄙弃功名、珍视自我、向往自由的人格理想与精神境界[4]。中国古代隐士颇多,以陶渊明为最。不同于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宁可饿死的孤绝,陶渊明式的隐居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种“人境”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绿树掩映、清凉幽静的自然环境,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样古朴自然的田园风情。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和心境中,感受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样超脱凡俗、返璞归真的境界,达到内心的和谐。自此,这种诗意化的田园生活,成为隐士生活的一种理想状态。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其一,“隐”是一种心灵自由的状态。儒教文化熏陶下,古代积极入世的知识分子,在面对功名俗务、职场困境时,又需要心灵的慰藉和解脱。于是陶渊明式的田园归隐生活通过一代代传颂,变成一种精神的隐喻。士大夫们不需要真正去归隐耕田,他们通过田园的郊游、通过诗词绘画描绘的田园生活,表达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人格独立的情怀,便达到心灵自由、放松的目的。这种心灵自由、放松的状态,对于高度紧张、节奏快速、生活压力较大的都市人来说,同样弥足珍贵,是调节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当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出的游客进行乡村度假时,他必然是带着“隐”的期待和需求的。

其二,“隐”所对应的田园是一种诗化的田园生活。在诗人眼中,“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这样一片田园牧歌的情调令人向往。在当下中国式乡村度假的设计中,田园生活的符号化提炼、诗意化的加工必不可少,也可以激发人们对田园及乡村的憧憬,积极开展乡村旅游。

三、基于田园审美意向的中国式乡村度假产品设计思路

从中国田园审美意向出发,乡土情结、家园情结、归隐情结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的追求,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以和为美”的理论特征,成为中国田园审美意向的核心驱动力,也为当代中国乡村度假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如图1)。因此,在中国乡村度假开发的过程中,紧扣中国田园审美意向,由表及里,从乡土情结、家园情结、归隐情结深刻挖掘中国乡村背后的文化意蕴,才能够设计出具有中式审美取向、承载华夏文化精神,兼具长久生命力和民族特色的世界级度假产品。具体来说,可以从意象化、社群化、综合化三个方向进行乡村旅游度假产品的设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一)詩意乡居的意象化设计

成功的度假产品,需要在特定的情境关系中,通过外部感官的感受而达致内心的体悟,由表及里,进入到意境、思绪和哲理的深层审美体验,从而使度假消费者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甚至进入“悦志悦神”的境界。为此,度假产品的设计者必须从度假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将外在鲜明生动的度假地形象和内外意味深长的文化意蕴相结合,从意象的高度,完成度假地形象的设计。具体到乡村度假产品的策划和设计上,要从中国田园审美意向的导向出发,以乡土情结、家园情结、归隐情结作为乡村度假的内在文化意蕴,构建出诗意乡居的意象。

1.基于舞台真实性的诗意乡居

随着城市休闲公园的兴起,仅有青山绿水显然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诗意化的田园山水才是中国人灵魂的归养之处。以中国田园审美的取向进行诗意乡居的情境设计,不妨借鉴舞台真实性的方式,部分地舍弃当下农村中“金碧辉煌”的砖瓦别墅等现代化、人工化场景,基于当地的地脉和文脉,从乡野之趣、诗画之趣的审美高度来重塑乡村的景观。

2.基于审美多元化的诗意乡居

过去的乡村度假设计,往往是开发者按照自身的审美标准聘请人员设计和打造乡村的度假空间,游客则带着猎奇的心态前来。然而,随着新鲜感的降低,当有更新奇、更舒适、性价比更高的度假产品出现时,游客往往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事实上,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是基于同样的文化基因,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群对于诗意乡居的评判也会有不同。陶渊明热爱的田园与董其昌心中的山水田园是不同风格的;热爱流行音乐的人群,他们的诗意生活肯定有别于热爱昆曲的人群。因此,诗意是每个圈层的诗意,要共建广受市场接纳的诗意乡居,就要运用共建的理念,积极吸引各个圈层,共建一个健康和谐的圈层旅游生态。因而诗意乡居的策划和设计一定要考虑到目标全体的审美需求,甚至在度假地的开发中加入一部分外来游客的投资。这些投资,以圈层和社群的方式进入,不同社群,按照不同审美标准,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去,从而使乡村度假产品的审美主体更为明确,与度假消费者的粘性更牢。

(二)精神家园的社群化运营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中国田园审美意向下,乡村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不仅体现在物化的外在形象,更体现在人与地、人与人的情感互动中。在中国式乡村度假的运营中,要通过各种手段强化度假消费者与乡村建设的情感纽带,可以通过社群化的运营方式,使乡村度假地成为真正的精神家园。比如,可以借助公共网络平台的推广,以网络的形式吸收新村民的加入。这些新村民既可以为区域发展出谋划策,也可以是当地农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还可以是假日乡居客的主要构成群体。这样,除了在乡居期间人与人的实际接触外,还增加了网络的社群纽带。

(三)多维度的综合化发展

以英国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欧美乡村度假产品以零星农场观光为发端,20世纪60年代以后,观光休闲慢慢发展为体验乡村生活的度假行为。在欧美乡村旅游度假的发展中,家庭农场是乡村度假的主要承载体,游客的乡村度假生活主要为体驗采收农产品、喂养牛羊等乡村生活乐趣。

在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农村是整个中国的生产基地,乡土性是旧时代中国社会基层的特性。安土重迁的家园情结和人多地少的小农经济,使得依托于血缘的家族聚集于广袤的农村,并由此产生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保留较完好的古村落中,大家族的祠堂、戏台、子弟们衣锦还乡后的私宅往往都是极具价值的建筑文物。同时,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不同区域的乡村所处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出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中国乡村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为中国乡村度假的多种形式和业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设计素材,辽阔多样的疆域和深厚的农耕文化能够支持中国乡村度假产品在观光、休闲、度假、特种旅游的多维度综合发展,形成全域式、沉浸化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乡村度假产品。

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流入到乡村,各项政策也积极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各地政府的引导下,专家把脉、规划先行,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中国乡村度假地多维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此机遇下,相关乡村度假的设计者和运营者们应紧扣中国田园审美意象,深挖中国农耕文化、民俗乡风、乡村祠堂文化特色,理清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推动中国式乡村度假成为世界级特色度假产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s://www.mct.gov.cn/whzx/zcjd/201812/t20181211_836476.htm.

[2]杨振之,郭凌,蔡克信.度假研究引论——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借鉴[J].旅游学刊,2010(9):12-19.

[3]陶水平.审美意向的动机功能[J].九江师专学报,1989(2):96-104.

[4]董朝刚.解读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中国古代隐士文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1-12.

[5]钟湘鸿.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J].华夏文化,1998(3):47-48.

作者简介:贾玎,硕士,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美学与休闲文化。

杨昀,博士,苏州科技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地理与文化地理。

猜你喜欢

中国式田园
中国式民主
追肥
纳凉之乡村田园美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中国式”的语文意味
田园美景
另类行为
吐槽“中国式”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