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城市道路与滨江公园衔接方案研究

2020-12-23曾红丹

西部交通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景观道路

曾红丹

摘要:文章结合某沿江城市道路工程实例,通过对该项目及沿线项目的研究,根据不同的边界条件,对桩号K0+000~K0+360范围右侧、K0+360~K0+870桩号范围右侧(B、C节点除外)、B、C节点广场衔接提出不同方案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合理的方案,使得该项目即满足道路使用功能又能与周边项目完美衔接,以实现项目的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道路;景观;衔接方案

中图分类号:U412.37A250904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城市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城市居民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逐年扩大,随之而来的则是城市交通总量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城市道路不断增加,沿江道路不仅需要满足交通需求,也需要结合道路周边情况,注重与所在区域风貌特色、历史、文化的融合。

1 工程方案设计

1.1 工程概况

工程规划线的南侧为已建滨江公园,该公园为邕江综合整治项目,北侧为保利领秀前城地块(部分地块已建成),西侧接现状青环路,东侧下穿现状三岸大桥桥梁结构。

道路为城市次干路,采用双向四车道规模,红线为30 m,设计时速为40 km/h,设计桩号范围为K0+000~K0+000~K1+080,路线长度为1 080 m。起点接顺青环路,终点接近三岸大桥附近。

邕江综合整治工程(北岸:邕江滨水公园东侧——三岸大桥),全长约9.5 km,位于国家4A级景区青秀山风景区南侧沿江地带,沿线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在当前新形势发展的格局下,邕江综合整治重点是要对绿化景观和节点景观进行深化和优化提升设计,融入当地历史及文化,发展城市亲水空间,打造具有生态、安全、历史、惠民、产业、文化特色的邕江。工程总面积637 885.7 m2,其中62~67 m水位线之间滩涂用地范围约14.5 hm2,按南宁市的要求,本项目包含62~67 m水位线之间的用地。根据每年汛期邕江泄洪要求,规划标高72 m江岸线以下均为防护绿地,标高72 m江岸线以上至50年一遇水位线80 m之间为带状公园绿化用地。在沿邕江的带状公园当中,本项目的地理位置独占紧邻风景名胜区的优势,且具有生态环境佳,旅游休闲活动密集频繁的特点,相应定位可充分利用其现状场地能设置成休闲活动空间的特点,建成以绿道骑行、休闲亲水活动为主的带状公园。

本项目紧邻青秀山风景区,与不遠处的市体育中心、民族博物馆相映衬,作为城市的标志,工程的建设应符合城市的发展,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主要载体之一。在结构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要注重细节设计,与区域的环境和谐统一,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1.2 工程方案设计

目前已建的邕江综合整治项目标高约74~77 m,滨江路设计标高约74~78.5 m。邕江综合整治项目边线与本工程人行道边线水平距离约为0~30 m,一部分邕江综合整治用地边线紧贴人行道边线,桩号范围约为K0+000~K0+360;另一部分人行道边线与邕江综合整治用地边线间有空白地,桩号范围约为K0+360~K0+870。K0+352~K0+382(长30 m)、K0+711~K0+870(长159 m)处各设置一处广场(B、C节点),广场规模较大,且滨江路比广场高约2 m。

1.2.1 桩号K0+000~K0+360范围右侧

该段邕江综合整治用地边线即为滨江路人行道外边线,但因滨江路标高高于邕江综合整治现状标高,滨江路的建设需要占用已建邕江综合整治地块用地,在该段范围内采用两个方案进行比较,方案一采用1:2的坡率进行放坡,方案二采用L型挡土墙,两个方案对比如图1、图2、表1所示。

方案一道路采用1:2坡率进行放坡,占用邕江综合整治用地宽度约2~3 m。道路修建时将边坡范围内植被移植。

方案二道路外侧采用L型挡土墙,挡土墙基础换填1.5 m,基础开挖需占用邕江综合整治用地宽度约5~6 m。挡墙修建时需将影响范围内植被先移植后恢复。

通过比较可知,方案一占用土地较少,工程造价低,对邕江综合整治影响较小,且与邕江综合整治景观协调性较好,故推荐采用方案一,即在滨江路采用1:2的坡率进行放坡,将影响范围内的乔木移植。该部分需占用邕江综合整治用地约200 m2,需迁移120株乔木。

1.2.2 K0+360~K0+870桩号范围右侧(B、C节点除外)

该段邕江综合整治用地边线与滨江路人行道外边线之间有空白地,面积约4 200 m2,如图3所示。

建议滨江路外侧人行道仅做放坡处理,人行道采用1:2的坡率进行放坡,并采用植草防护,待滨江路路基实施后,人行道外侧用地结合道路放坡及邕江综合整治一并统筹考虑景观设计,将人行道外侧空白用地纳入本项目的景观绿化设计范围。

1.2.3 B、C节点广场衔接

邕江综合整治项目在桩号K0+352~K0+382(长30 m、简称B节点广场)、K0+711~K0+870(长159 m、建成C节点广场)处各设置一处广场(如图上图所示B、C节点),广场规模较大,且滨江路比广场高约2 m。

(1)B节点广场衔接

该处现状广场距离滨江路人行道边线约1.3~3.1 m,现状地面标高约75.1~75.4 m;滨江路设计标高77.1~77.37 m,滨江路比B节点广场高约2 m,如图4所示。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次采用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如图5、图6和表2所示,方案一道路采用1:2坡率设置台阶,行人可通过台阶上下邕江综合整治B节点广场。该方案占用邕江综合整治用地宽度约0.8~2.2 m,邕江综合整治B节点广场外圈人行道宽度为4 m,该方案占用布设台阶后广场人行道仅剩1.8~3.2 m宽度。

方案二道路外侧采用L型挡土墙,挡土墙基础换填1.5 m,基础开挖需占用邕江综合整治用地宽度约2.4~4.2 m。挡墙修建时需将影響范围内的广场破除后进行恢复。该方案不影响广场的使用功能,且行人与广场之间可通过设置人行梯道与坡道和小广场衔接。

通过比较分析可知,方案一采用台阶可供行人上下邕江综合整治B节点广场,造价低,但该方案需占用广场人行道,广场人行道仅剩1.8~3.2 m宽度,对广场使用功能影响较大;方案二对广场使用功能无影响,行人可通过设计人行梯道和坡道上下B节点广场,因此建议采用方案二。

(2)C节点广场衔接

该处现状广场红线距离滨江路人行道边线约8~10 m,现状地面标高约74.6~75.0 m;滨江路设计标高77.4~76.6 m,滨江路比C节点广场高约2 m,如图7、图8所示。

考虑C节点广场与滨江路人行道距离较远,道路放坡后坡脚线距离邕江综合整治用地边线仍有约5 m的水平距离,该广场长度约150 m,可通过设计人行梯道与C节点广场衔接。

2 结语

本文通过对沿线边界条件的分析,分段提出不同的城市道路与滨江公园衔接方案对比,根据不同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桩号K0+000~K0+360范围右侧,道路与邕江综合整治工程以人行道外边线为分界线,高差较小,采用放坡方案占用土地较少,工程造价低,对邕江综合整治影响较小,且与邕江综合整治景观协调性较好,故推荐采用放坡方案。

(2)K0+360~K0+870桩号范围右侧(B、C节点除外),该段邕江综合整治用地边线与滨江路人行道外边线之间有空白地,建议滨江路外侧人行道仅做放坡处理,人行采用1:2的坡率进行放坡,并采用植草防护,待滨江路路基实施后,人行道外侧用地结合道路放坡及邕江综合整治一并统筹考虑景观设计。

(3)B、C节点广场衔接

①B节点广场衔接

该处现状广场距离滨江路人行道边线约1.3~3.1 m,滨江路比B节点广场高约2 m。挡墙方案对广场使用功能无影响,行人可通过设计人行梯道和坡道上下B节点广场,因此建议采用挡墙方案。

②C节点广场衔接

该处现状广场红线距离滨江路人行道边线约8~10 m,滨江路比C节点广场高约2 m。考虑C节点广场与滨江路人行道距离较远,道路放坡后坡脚线距离邕江综合整治用地边线仍有约5 m的水平距离,该广场长度约150 m,可通过设计人行梯道与C节点广场衔接,因此建议采用放坡方案。

参考文献:

[1]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2]CJJ194-201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S].

[3]GBT51328-2018,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S].

收稿日期:2020-04-17

猜你喜欢

景观道路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道听途说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小小的道路,大大的勇气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各种各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