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漠奇迹之国”竟然这么好逛

2020-12-23

中国科学探险 2020年2期
关键词:面纱大巴沙特

作为一名女性,我没想到自己可以独自去沙特阿拉伯旅行。

要知道,现代沙特自1932年建国以来,从不曾签发过旅游签证,是世界上最难造访的神秘国家之一。过去,哪怕是申请工作签证的外国女性,也必须在男性的陪同下,才能在沙特境内活动。

2019年9月27日,沙特正式对49个国家签发旅游签证,女性游客也可以在沙特境内独自旅行。今年1月初,趁着天气还算凉快,我经由海湾国家巴林抵达沙特阿拉伯,在新冠疫情大肆席卷全球之前,在沙特旅行了近一个月。

初见沙特:石油创造的沙漠奇迹

当时我从巴林首都麦纳麦(Manama)出发,坐大巴前往沙特石油工业的重要中心——达曼(Damman)。

车程只有不到100公里,但我还是不由得紧张,心里反复琢磨几个问题:沙特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我会被人民善待吗?作为女性,我独自进入沙特真的没问题吗?我会因为护照上有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入境记录而在入关时遭到盘问吗?

大巴的前半部分是女性和儿童区域,大部分女性都是标准的沙特着装——穿黑袍并蒙面、只露出眼睛。而我穿了一件灰色长款衬衫、戴了个彩色头巾,乍看有点惹眼,好在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年轻女子,连头巾都没有戴,让我多少安心了一点,她告诉我:“现在并不强制穿黑袍和戴头巾了。”

虽然大巴上男女分开,蒙面的女性们依然全程不摘面纱,只在偶尔需要吃东西时,撩起一点面纱,把食物快速塞进嘴里。

大巴驶上跨海公路大桥——法赫德国王大桥时,意味着到了巴林与沙特的边境。我向海关人员递上我的护照和电子签证,他看了看,问:“你是第一次来沙特吗?”我回答是。他用中文对我说了句“你好”,给我录指纹并拍照后,就在我的护照上盖了章。就这样,我非常顺利地入境了沙特阿拉伯。

此时沙特才刚开放旅游业半年,但同车的沙特人对我这个外国独行女性没有表现出一丁点儿好奇,倒是我,对出现在眼前的这个新世界好奇不已。

大巴沿着滨海公路一路向北,开往达曼。万里无云的午后,波斯湾海天一色。海岸边有一些供人休息的椅子和儿童的游乐设施。冬天的沙特并不像夏天那般酷暑难耐,虽然正值一天中最暴晒的中午,海边还是零星有几个人正在散步。

大约一个小时后,大巴进入了达曼市区。当道路和建筑出现在眼前,沙特那层神秘的面纱好像一下子就被揭开了——看上去,她与其他诸如阿联酋、巴林之类的海湾国家无异——同样宽阔的马路,同样普通到毫不起眼的建筑,同样的车水马龙。最大的不同在于,沙特的路上几乎看不到任何行人。

达曼没有什么旅游资源,但对沙特来说,这无疑是一座改变历史的重要城市。1938年3月,位于达曼南部的“七号井”钻探到1440米时,“黑色黄金”石油喷涌而出,那一刻,旧时代终结,新时代到来。沙特阿拉伯这个没有河流、多是沙漠的国家,一夜暴富,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大国。

我在酒店安顿完之后,打算出门兑换沙特货币。我本以为在这个沙特第二大海港城市,很轻易就能找到兑换货币的地方,但酒店前台对此却一头雾水。问了好几个同事后,她才在纸片上给我写了一家银行的名字。

正午的户外,虽称不上炎热,但暴晒之下,空无一人的街道看上去像晒蔫的花一样,让人打不起精神。

步行了约半小时后,我到达了酒店前台告诉我的银行。坐在柜台里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員全是女性,她们身着黑袍、戴着面纱;而另一边的开放式柜台里,工作人员全是身着白袍的男性。

我到柜台前对一位女性工作人员说:“我要兑换货币。”她告诉我这里不能兑换货币。由于她蒙着脸,我无法通过眼神判断她到底是冷漠、严肃、不耐烦还是友善、热情,但我还是硬着头皮继续问她:“哪里可以兑换?”

她和身边的女同事交流了一番,笑声从面纱下传来,我这才从她眯成了一条缝的眼睛中得知——她对我是善意的。她在一张纸片上写了一个货币兑换点的名字和地址,从窗口里塞给我。正当我在地图上核对地址时,她拿起手边的星巴克,把吸管塞到面纱下,喝了一口。

货币兑换点距离这里并不近,我只能用Uber打车前往。

沙特阿拉伯的城市里没有任何公共交通,所有人都开车出行。对于没车的游客来说,在沙特旅行时,最头痛的莫过于出行。

去近的地方,为了省钱,我会选择步行,但因为所有人都开车,这里的道路根本就不是为步行者设计的,有时,我为了过马路,不得不绕行很远;有时,我不得不穿梭于车流之中,只为去环岛的其他出口。

去远的地方,我除了打车外别无选择。但沙特的城市通常都很大,随便打个车就要几十元甚至上百元。有时,我看着计价器上的数字不断飙升,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偌大的北京全程打车旅游一般。

但打车无疑是比走路更有效率的快速浏览城市的方式。我把注意力从计价器上移开,专心看着这个如“沙漠奇迹”般的城市。

发现石油后的20年间,达曼从一个海边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了一个现代化城市,并与附近的宰赫兰(Dhahran)和胡拜尔(Al-Khobar)组成了以石油工业为核心的城市群。虽然这里的道路、建筑并不稀奇,但当从空中俯瞰这沙海上拔地而起的现代城市时,不得不感慨这是名副其实的“沙漠奇迹”。沙特东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区酷热、缺水,本是连当地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满足,如今却掌握着整个沙特的经济命脉,甚至影响着全球石油价格和经济形势。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Aramco)总部即位于达曼南部约15公里的宰赫兰市。

与沙特其他地区大不相同的是,在阿美石油公司,男女可以一起工作,这里有逊尼派穆斯林,也有什叶派穆斯林,公司注重学历、效率、生产力、经验、专业,尊重有才华的人。

这里就像是沙漠中的乌托邦,是沙特这个普遍保守的国家里,一个不折不扣的平行社会。也正因如此,达曼的开放程度仅次于西部海港城市吉达(Jeddah)。

但对于尚未去过其他更“保守”的城市、也无法进入阿美公司总部的我来说,骤然出现在眼前的这个城市,实在无法和“开放”联系到一起。但我确实在商场里见过只戴头巾、没有蒙面的女人,也见过不戴头巾的外国女性,或许这在沙特已经算得上独树一帜?

无论如何,我的旅程才刚刚开始,下什么结论都为时过早。

沙特虽然没有城市内的公共交通,但城市之间有Saptco公司的大巴车运行。沙特的高速公路不收费,路况很好。只是路边的景致实在单调,除了沙漠就是戈壁,只有偶尔出现在沙漠中的阿拉伯单峰骆驼,可以为旅途增添一点乐趣。

大约两个半小时后,椰枣树开始成片成片地出现在公路两旁。虽然午后的烈日似乎要榨干空气中的一切水分,但再次见到绿色总是令人欣喜。绿色意味着水,意味着食物,意味着无论在沙漠中被如何摧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滋养和重生。

这个被称为“哈萨”(Al Ahsa)的绿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绿洲之一,也是沙特最大的椰枣产地,拥有这一地区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2018年,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胡富夫(Hofuf)就像沙特的大部分城市一样,由于气候炎热、烈日暴晒,白天的路上几乎没有任何行人。但随着夜幕降临,古老的市场(Qaisariah Souq)渐渐热闹了起来。

这里曾是商队贸易的重要一站,也是早期阿拉伯朝觐者穿越沙漠去往圣城麦加的门户。

我借着夕阳余晖,欣赏这个古老而精致的建筑群。店铺的老板们正张罗着开业,有的还会指着他们的货物笑着对我说:“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天色渐暗,人们从四面八方开车前来,在这个已经持续使用了近2个世纪的传统市场里逛街、购物。

才来沙特两天,我就多少体会到了为什么T·E·劳伦斯把贝都因人的生活方式描述为“一种活着的死亡”。

纵然我去的是石油重城和沙漠綠洲,纵然现在是气候宜人的冬天,但大街上没有行人、大巴上没有音乐、建筑单调乏味……即使身处城市,我也仿佛被流放到了没有艺术、无人问津的荒岛。

我漫无目的地穿梭于鳞次栉比的店铺之间,倒并不好奇那些百货商品,而只是为了感受人气、感受繁荣,感受“荒岛”之外,平淡美好的生活。

曾经,商旅或朝觐团队,骑着骆驼穿越茫茫沙海、来到这个市场,除了添补必需品之外,应该也如我一样,被这人气和繁荣深深吸引吧?这不仅是货物的补给站,也是情绪的舒缓站。

人们互致问候,喝上一杯阿拉伯咖啡,吃上几颗椰枣,交换一些信息,畅谈一番,再继续走上各自的旅途。

猜你喜欢

面纱大巴沙特
Mosuo on the move
口罩时尚
东方的西湖 大巴飞瀑
撩开“漂亮”证明的面纱
在深色的面纱下她绞着双手
系列幽默漫画大巴来退位
沙特恫言抛售数千亿美债券
欧盟要对沙特禁售武器
开大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