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角下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路径研究

2020-12-23胡晟妍

西部论丛 2020年16期
关键词:社区治理立德树人大学生

胡晟妍

摘 要: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对于高校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大有助益,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和社会支持力度较低等问题,因此应从上述问题着手,深入剖析,提升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的综合能力,从而在高校、社区层面上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生;社区治理;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它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措施和路径。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本质上是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精神实质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其精神实质与肓人功能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高度契合关系,志愿服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第一,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工作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第二,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青年的特点,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满足了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对于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具有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第三,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参与社区治理,能够使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将理论内化为思想、意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再生硬,也不脱离现实。

(二)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都希望自己所在的社区能够为自己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氛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社区的服务不断扩大,社区管理所包含的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公益活动、援助项目等方面开始面临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其所能提供的项目有限。具有专业背景和丰富知识的大学生可以在很多方面提供服务,如法律宣讲、医疗保健、教育教学、养老陪护、艺术展演等。

(三)推动建设和谐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服务中能够充分发挥高校智囊优势,为社区及相关管理部门献言献策,对于完善相关治理体系,弥补管理方式单一、服务水平低等方面的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助于促进社区管理科学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在服务意识上存在偏差且自身服务能力较低。多数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是由学校各层级团组织进行招募、组织、活动,以个人为单位参与的很少。很多学生在参与相关活动时,带着被动的思想参与,主动性不强。同时,志愿服务本身带有“服务他人、愉悦自己”的特征,而很多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往往将“服务他人”当作参与志愿活动的唯一目标,对于其参加活动可获得的锻炼、提升未能有所觉醒。

大学生一直处在“象牙塔”中,虽然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专业的高等教育,但对于社区治理所涉及到或繁琐或实际的问题,难免会表现出力不从心、理论脱离实际、涉世未深等问题。

(二)高校未能充分重视志愿服务教育并缺少激励机制。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但针对志愿服务的教育并不能尽如人意。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成绩、科研成果、竞赛名次等,缺乏对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的意识唤醒、志愿服务的技能提升、志愿服务的成果评价等方面的教育。同时,高校在教学计划中对于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也很不够,几乎少有体现。

高校缺乏恰当有效的激励机制。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的某项工作后,很少有人去对他们进行奖励,而多去关注志愿服务活动达到的效果、获得的利益等。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热情都会有所降低,从而影响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的持续性及深远性。

(三)政府及社会对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的支持力度不够。第一是法律政策支持不够。国家已经出台的关于社区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制度较少,因此学生在参与社区治理时遇到一些问题经常无章可循。同时,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学生很难维护个人利益,缺少保障,且相关责任主体模糊,对于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很大阻力。第二是资金支持力度不够。这是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划拨、社会募集、企业捐助等,另外学校的各层级共青团组织可获得一些学校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的获得目前来看仍然十分有限,对于学生长期、持久性地参与社区治理仍是杯水车薪。

三、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大学生不断提升个人志愿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参与社区治理,需要大学生付出个人的时间、精力、知识、技能等,大学生要注重自身服务意识的增强,奉献精神的加强。大学生要强化参与志愿活动的自觉性,力求在参与社会活动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相对浅薄,需要加强对社会的切身体验。当前,我国对于社区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大学生志愿者需要快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

(二)高校应注重全方位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并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第一,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优化课程设置,合理地在课程体系中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为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等内容的讲解,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从而在参与志愿活动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课堂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二,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不只为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也渴望得到一定的激励。行之有效的激励可以提升大学生参加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高校可以考虑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纳入奖评体系,从而让更多的大学生注重参与志愿服务,提升其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观能动性。

(三)政府和社会健全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保障机制。第一,健全志愿服务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大志愿服务法律法规的立法及修订力度,通过法律法规强化、监督志愿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大学生、社区管理者、居民、相关支持者等。健全的法律法规应该能够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等内容,同时可以确保大学生在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时更加顺利、畅通。第二,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该为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提供稳定的资金投入。通过广泛宣传,吸引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企业及个人捐助,大力支持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另外,还应设立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等活动的专用资金,由专人负责监督资金的流入、转出。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论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实现[J]. 社会科学家,2019,(2):152-155.

[2] 代恒猛.更好發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社会工作,2019,(34):8-9.

[3] 马晓君.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立德树人”路径探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4.

[4] 曹银忠,胡树祥.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冋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结构的创新机制研究》(L19BSH012)、2018年度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课程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社区治理立德树人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