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法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

2020-12-23刘贻石

西部论丛 2020年16期
关键词:保护措施民法典生态环境

刘贻石

摘 要: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课题,项目与数量都是相对较多,不同研究侧重的方向都有所区别,但是实际想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本文展开分析的核心在于,科学探讨《民法典》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使得有关专业人士获得参考。

关键词:民法典;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全面分析

《民法典》是我国社会极为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主要是因为,《民法典》关系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民法典》在内容中也给出了相应的回应。正因为《民法典》是我国发展以及人民生活中极为重要的法典。所以切实展开《民法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分析,往往也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民法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

民法典在相关内容中明确提出,民事立法工作应当要切实的注重绿色的原则,明确“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切实的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此条立法原则开宗明义,为公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民事行为,应当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具法理规范以及价值的引导,这样能够为司法部门界定和处理各类民事案例,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民法典》在相关内容当中指出,民事侵权责任当中出现的“生态破坏责任”,能够为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开展,提供较为良好的法治保障,所以从这一点也就能够明确的感受到,民法典在很大程度上作出了科学化的改变,这样也就能够有别于以往环境污染责任,生态破坏的有关责任,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

二、关于《民法典》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民法典是我国极为重要的一部法律典籍,它规定着日常工作开展的方方面面,所以切实注重对民法典展开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以往的环境污染责任当中,所救济的都是因为污染所受损害的个体,所以在救治方面所体现的范围较小,并且最终起到的作用也是较小的。然而,民法典中关于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却明显区别于以往的情况,因为它追究的是违法行为人,虽然追究的是违法行为人的本身,即便没有导致私人人身或者财产受到直接损害,但是导致生态环境公益受到损害的破坏行为,仍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与应对,这样也就更为有效的回应了当下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当前对环境污染受害者以司法补助以及补偿的方式,到不断加大环境破坏者的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更好的弥补了最近几年来,国内环境立法和司法当中较多不合理以及漏洞的地方,这样能够从本质上切实的解决环境违法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而从根本上大大提升民事主体环境违法的成本,给不法人员以严重的惩戒,最终使得生态治理走上法治化的轨道,进而提升了生态治理的效能。

在当前现实生活的过程当中,因为民事行为人破坏生态环境,所导致的一系列环境污染的问题,使得人们的身心以及心理健康都受到了较大的损害,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较大,并且常常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视野当中,正是因为这样,民法典也就在其中对损害公民健康权利,以及破坏生态自然环境的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采取措施予以严厉的打击,这样既顺应了民众生态权益诉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更好的彰显了民法修订完善中的与时俱进特点。民法典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从多个方面出发的,虽然惩罚的模式以及力度的确存在差异,但是其根本的目的仍然未变,也就是将生态环境的保障,作为根本来看待,这样一来也就能够为广大社会人士,提供更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够确保生态自然资源的经济效益,能够从个方面得以发挥,促进我国绿色社会构建的目的得以实现。

三、关于民法典保护生态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分析

(一)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展开分析

从这一角度来看,民法典的外延能够较好的依据国家的与欧冠政策提出“资源利用红线”展开初步界定,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资源节约,保障能源、水以及土地等主要资源,得到较为安全的利用和高效的利用,并且达到最高以及最低的要求。与此同时,在相关法律的资源立法过程中,也有节约利用的原则性规定,可以将其作为《民法总则》第9条“节约资源”所含有的单行法依据。从这一角度来看,因为生态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性以及广泛性,所以并不存在一个总体性的节约资源要求,而是需要通过结合特定的领域来展开明确。在内涵角度上,还必须要切实看到,因为资源利用与经济活动的紧密联系,“节约资源”并不是简单意味着“禁止或者限制利用资源”,而是主要通过提高利用效率、避免浪费来实现自然资源的高效以及合理化利用,这样还能够从能源的节约角度上,得到更加明显的彰显。总之,节约资源是民法典关于生态自然资源保护极为明显的一项内容。

(二)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

从环境保护这一层面来看,在有关内涵上,环境保护在民法典中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具有统一内涵的概念,而是单纯的要求保护环境,应当具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加以规定,并且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还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对。我们应当看到的是,因为环境污染形成机理的特殊性所在,所以不同環境要素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也是较为紧密的,在落实环境保护任务的时候,在不同领域之间常常会出现内在意义上的冲突,为了能够更好的避免这些方面的冲突,所以民法典也在其中拟定了合理的应对策略,即在一个统一化的理念指导下,切实按照有效的措施,来对不同情况作出不同层面上的解决,以使得整个解决工作的开展过程,都能够具有明显的效用。还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中针对环境的有关内容,所包含的内容是较多的,规定了各种各样的环境内容保护措施,环境保护工作部门的人员,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时,也就能够依照民法典中规定的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使得存在的问题,得到尽可能的解决。所以,在展开此项内容分析的时候,应当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确保这些方面的问题,真正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与应对,这样才能保障我国的自然环境生态平衡。

(三)从法律体系角度来看

民法典是一项极为系统的法律典范,尤其在生态环境保护内容上,所体现出来的法律内容,也存在极大程度上的包容性,切实有效的做好这些方面的内容分析,才能发挥相应的效用,所以注重展开这些方面的内容,往往也就具有较为明显的积极意义。在法律体系上,民法典从整体以及细节等多个方面展开入手分析,利用法律的包容性,使得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相应问题,都能够在法律条例中找到支撑,这位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注重这些方面的要点,必定能够确保生态环境的质量水平得到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民法典的法律条文当中,明确的表明,有关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论是何种程度,都会受到相应的惩处,并且惩处的对象,也会集中到个人上,所以这使得某些不法分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肆意破坏生态自然环境,所带来的问题,必定是较为严重,如果不能注重这些方面的管理与维护,那么最终必定会使得法律体系的构建完整性,受到较为明显的损害,所以需要在该环节的内容研究当中,投入足够的人力以及时间,力求使得整项法律体系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 本刊编辑部.民法典,绿色条款有哪些?——民法典关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30个条款[J].中国生态文明,2020(03):52-54.

[2] 单平基.“绿色原则”对《民法典》“物权编”的辐射效应[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6):85-96.

[3] 郝跃宁.法治视域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民法典》解读[J].法制博览,2020(30):42-43.

猜你喜欢

保护措施民法典生态环境
民法典与“小明”的故事
民法典,护航美好生活
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聚焦民法典
保护措施
诌议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