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维与文化意识的培养

2020-12-23马兰

西部论丛 2020年16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维能力意识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承载着语言和语用,而且承载着思维与文化。大学英语思维和文化教学关系着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跨文化意识的提升。本文主要从培养语篇意识、提供实践机会和坚定文化自信等三个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大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

导 言

我国教育部于2011年提出英语学科需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基础英语素养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这需要在教师进行英语教学时,全面提高对学生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就需要针对英语课程中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展开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从根本上寻找出更加有效的培养方式,从而实现对学生思维与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大学英语课程中思维及文化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及现状

Albert Einstein曾说过:“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one learned in school.”(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而这种看似矛盾的教育价值理论,已然成为了全球化的现代教学理念。英语学科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其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语言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思维文化等负载价值追求。

目前,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更加重视学生的记忆、理解与知识的应用。而对语言使用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对思维品质学习过程中发展分析性、反思性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重视不够。 在英语课程中融合进思维品质教学及文化意識培养时,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待人待事,同时也引导了学生更加理性的看待不同背景的国家、文化、民族。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思维,文化与语言的差异,具备开放性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这对于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而言,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维及文化的有效培养办法

1.注重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语篇意识培养

大学英语的教材课文往往涉及大量中西文化的元素,应该如何进行文化教学,关系着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首先,教师需要树立学生的语篇意识,接着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和概括,逐步加强深层次理解的教学。教师在分析课文的时候应解析段落中隐射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归纳大意,进而领会语篇含义,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作者的思考以及对自身产生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  提出能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结构深度思考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会将自己的想法和作者想法、 教师想法及学生同伴想法进行对比、分析、批判。这样学生不但学会梳理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还将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把自己的思想引向深入和辩证,最后形成自己的意见和设想。

2.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思维能力实践机会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如听、说、读、写等学习来了解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比如看录像和电影、阅读文学作品和或外教交往等。视听媒介是学生间接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视听媒体能提供最佳语言习得环境和原始的语言文化信息,以生动的影像、同步的音响及文字内容,展示言语交流在人际、组织交流沟通各种场合的实际应用,促成语言与文化的有机对接,确保语言文化信息的大量输入。视听材料的选择应涉及他们因时空所限而不易接触到的英语实际应用环境中社会状况、历史地理、文化教育、民族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所输入的语言文化信息必须是可理解的(comprehensible)、自然的口语。

视听媒介为口语的掌握提供示范,听到情声并茂的言语交流,看到伴随言语交流时非言语行为如姿势、动作、眼神、空间距离等,可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文化思维能力和语用能力。学生通过写作文更能体会中外文化的差异,因为学生最容易从母语习惯出发,写出让人啼笑皆非的句子。如学生在“My Three Wishes作文中会写出“ want to become white(想变白)”的错误表达。中国民俗以白为美,“一白遮百”;西方文化则崇尚健康的自然美,皮肤过白则疑为皮肤病态。教师还可布置课外任务,让学生到课堂作presentation,讲述相关感兴趣的文化知识,教师和其他同学作出点评和补充。

3.增强母语文化自信,搭建思维与文化沟通的桥梁

语言学家梅德明认为,教师在帮助学生习得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让他们学会比较中外文化异同,提高他们的文化鉴别和评判能力,要引导学生具有多元文化意识。

引导学生理解异域文化,前提是要对母语文化有深刻的掌握,这样才能培养对两种文化间优劣异同的鉴别能力,而不是在了解了异国文化之后,产生膜拜心理,一味地对本国文化加以排斥和批判。对此,我们的大学英语课程应以以此为目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显然,语言的育人功能决定了在学生学习英语、形成文化品格的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作用意义重大。

三、总结

总之,思维文化的培养和学习与语言学习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加强文化知识的渗透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也是多样化的,以上仅仅是笔者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个人经验谈了一点关于思维和文化教学的想法。只有当学生深刻认识了西方社会和文化以后,方能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使他们懂得语言使用中的文化规约,缩小“文化误解”(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我们的外语教师不仅要有较深的目的语功底,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修养,才能提高目的语及文化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晓颖。基于过程—结果教学法培养高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J].英语教师,2018,18(18):125-130。

[2] 钦志清,邹萍。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课堂教学研究——以“The Million Pond Bank Note”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18,No.276(22):36-37。

[3] 姚忠友,英语课程中的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Innovation;2020年03期。

[4] 李天欣,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2014年8月。

作者简介:马兰,1984年8月生,西安欧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语言学,外语教学等。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维能力意识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