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循神话教学原则培养小学生想象力

2020-12-23徐晓风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原则想象力小学生

徐晓风

【摘 要】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而创造力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之一。上古神话文本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蕴含着先民对天地最为单纯的想象力,成为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在语文教学中,神话教学应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发挥出神话文本的这一特性,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 神话文本;教学原则;小学生;想象力

上古神话是中国先民根据天地之间的自然现象展开的天马行空又“合情合理”的想象,因此,上古神话本身就拥有着天然的想象基础。在部编版教材的引领下,教师需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理念,充分利用神话的想象和文本特点,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并在培养过程中落实审美教育,体现“课程思政”的理念。

神话文本作为小学阶段语文教材内容组成的一部分,也肩负着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的责任。教师在安排教学环节时可以利用汉字的造字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识字激趣。例如,在祝禧老师《开天辟地》课堂启动环节,他利用了母语的文字特征,从“人”“大”这些象形字和会意字开始,请学生表演“大”字,并引导学生想象“天”与“地”,从而引出课文的题目“开天辟地”。

一、神话文本教学路径:从想象力到创造力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决定着这个民族未来的路能走多远。因此,如何提高创造力成为一个民族教育领域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因此,提升想象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想象力都帮助着我们感受生活的乐趣,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在古代就想象着有能上天入地的“神”,如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能通晓过去与未来的“如来佛”,下雨是因为有“雨神”,打雷是因为有“雷神”,这些神话人物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先民的想象世界,也为如今科学的创造提供了方向。如今,人类根据这些想象创造出了飞机、轮船、潜水艇等一系列现代先进科技,甚至以上古神话人物来命名,纪念先民的想象力。

纵观部编版教材中的课文,最有利于用来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便是上古神话,文本全文想象,又无说教成分,既符合学生天马行空的本性,又未失想象也需要有现实依据的条件。因此,利用上古神话文本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环境及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想象类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扩展想象力,并且在想象力得到充分施展时,提出重新构造一个新的神话人物或者创编一个新的同主题的神话故事。例如,可以根据《开天辟地》提出如下问题:上古神话中的创世神是“盘古”,试着想象出自己认为的创世神是什么模样?是如何创造天地万物的?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在想象中开展审美教育,从审美体验中丰富想象力

上古神话的传承千年仍在,在于它容許人们在其基础上自由发挥想象,从不同角度去扩充或重构神话中的世界与人物,提出千变万化的解释,在扩充与重构中体会想象力的威力,在想象中体会审美带来的乐趣,获得情感的愉悦与眼界的扩展,并在理解内容和作者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与想象空间。中国文学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这其中上古神话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影响着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中华民族在神话中体会着先民的朴质审美与优秀品格。上古神话文本中的 “美”,需要师生一起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挖掘与分析,在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并在享受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授《开天辟地》时,针对盘古身体各个部分在其去世后变成世间万物的过程,进行想象与审美设计。首先,请学生找出对应的课文段落,并通过画线来完成对应变化。其次,将盘古死后身体各个部分变化的结果填写成表格,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给学生。在呈现时,教师可以适时进行语言审美教学,盘古的“骨头”变成了“石头”,如同现今公园里常见的“石头”;他的“骨髓”就如同石头里耀眼的“美玉”。通过教师语言的启发,将神话中的形象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紧相连,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找到神话事物与身边事物的联系,从审视中得到美的享受,扩充学生的想象空间,并结合想象寻找现实依据。除此,还可以对盘古的精神进行审美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现今社会中有没有如同盘古一般的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你希望成为这样的人吗?应该如何从现在开始做起呢?通过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盘古精神的内涵,在联想与想象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在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中涵养想象力,从想象中体现“课程思政”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直接学习“根”所呈现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阅读中体会和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帮助学生在提升想象力基础上,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坚守本心。这正契合了现今“课程思政”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外国文化对中国青少年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逐步从“显而易见”过渡到了“难得一见”,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追求需要提高。因此“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要求。利用上古神话先天优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文化内涵,达到“课程思政”的要求,十分重要。例如,在教授《夸父追日》时,可以充分利用文本重点分析夸父的形象。夸父这一形象的想象代表着中国千百年来文人志士为理想永不放弃,“死在追求的路上”的执着精神。这一精神不仅激励着古代人民奋发向上,也鼓舞着现今中国人民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奋发图强。

再如,在教授《女娲补天》时,可以在课堂展开环节通过对文本进行“补白”,对文中的白描之处,进行文本扩充,启发学生想象,感受女娲补天的不易,体会女娲坚持不懈的努力与舍己为人的精神。当学生读到文中“这几天几夜忙碌”一句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女娲在“这几天几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和磨难,她会“忙碌”到什么状态。读到女娲“找啊找啊”这一情节时,可以启发学生就“找”这一个动词进行合理想象,女娲找了多久,都去过哪些地方,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等。读到“五天五夜”这一句时,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将女娲这“五天五夜”的生活生动仔细地描绘出来,还以用插图等形式来呈现。随着学生想象达到共情程度,教师便可以顺势而问:“你想对女娲说什么?”“你是女娲的同伴,你会怎么做?”再次启发学生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女娲的品格与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的女娲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善良勇敢、坚韧不拔的性格,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多次想象与语言启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抽象精神文化通过上古神话文本注入到学生的心中,利用想象构图、联想启发、补白扩展等多种形式,使得学生在想象中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魅力,并将这股魅力融于血液之中。

上古神话有着强大的想象力,小学生畅游在先民和自己的想象世界中,将先民的想象与自己的想象相结合,在文本中体会着互通的乐趣。神话教学应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想象力到创造力。在提升想象力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遵循“课程思政”,继承传统中华文化美德,提升精神涵养。

【参考文献】

[1]祝禧.《开天辟地》课堂实录[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09(05):15.

[2]蒋军晶.《开天辟地》教学实录及思考[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1(07):32.

[3]杨竟发.《盘古开天地》教学导引[J].语文教学通讯,1993(10):08.

[4]谢艳,梁涛.课堂因简约而精彩——《女娲补天》教学案例与评析[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7(08):21-22.

【备注:本文系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年专项“小学语文上古神话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号:HNYZ16Q02)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时间201612。】

猜你喜欢

教学原则想象力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想象力
浅谈现代中职英语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小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非常小学生